张方梅 洪枫 刘红敏 陈俊华
摘 要:围绕植物保护专业核心课普通昆虫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对该课程专业知识思政元素进行了探索。该文从文化自信、探索精神、辩证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等切入点进行了阐述,以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行,达到全面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普通昆虫学;课程思政;核心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10-0191-03
Exploration of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General Entomology
ZHANG Fangmei HONG Feng LIU Hongmin CHEN Junhua
(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general entomology, major course of plant protection, is exported and integrated. The entry points are introduced from cultural confidence, exploration spirit,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realizing knowledge imparting and value-leading, which achieve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Key words: General entom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jor course; Teaching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明确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2]。对于高校而言,把思政工作全方位融入课程教学是当前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所有教师所有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3-4]。为此,信阳农林学院积极响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加强课程思政工作建设,设立了一批本科专业“课程思政”样板课立项建设项目。
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是检验和评价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如何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达给学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行,在培养学生关注和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是当下该课程专业教师需要认真完成的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本文旨在对该课程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与融入,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思想境界协同提升,也为本学科其他课程的思政元素的挖掘提供参考。
1 思政元素在理论教学中的融入与探索
1.1 昆虫外部形态学
1.1.1 探索精神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先生在编写《昆虫记》时,付出了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记载了昆虫生活笔记。在观察过程中的严谨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科学精神”的内涵,并启发学生求真求实,培养其对科學研究的探索精神。
1.1.2 辩证思维 通过举蝗虫取食作物,又能提供高蛋白含量变成餐桌上的美食,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引导学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
1.1.3 社会责任感 区别有益昆虫和有害昆虫,能了解并观察到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的抑制现象,了解到目前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滥用对生物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
1.1.4 理论联系实际 在讲述学习昆虫口器类型的意义时,可根据害虫危害特征指导害虫的防治。引导同学们在对待科学问题时,加强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准确地理解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1.2 昆虫生物学
1.2.1 弘扬传统美德 昆虫的产卵方式有很多,有的为了保护后代,在其外层会有一些毛、蜡质、卵囊等。联系到现在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也是无私伟大、倾尽所有、辛勤养育的,号召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能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弘扬尊老爱幼的中华优良传统美德,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1.2.2 集体主义精神 社会性昆虫蚂蚁、白蚁和蜂类都是营社会性群体生活,并且成员分化成若干类型和级别,各司其职,从而形成一个高度秩序化、分工明确的社会。由此联想到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人民组成的一个大家族,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都需要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勇担祖国建设的重任。
1.2.3 艰苦奋斗精神 以蝴蝶的全变态发育过程为例,讲述丑陋毛毛虫如何变成美丽的蝴蝶。其实蝴蝶在幼虫到成虫阶段要经历一个蛹期,在这个时期要经历非常复杂的变化包括旧组织的解离,新组织的组建才实现了“破茧成蝶”。引导同学们工作后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要想实现像毛毛虫那样的蜕变,必须要通过不懈的努力,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新的知识,摒弃旧的观念,树立艰苦奋斗的价值观,才能实现人生蜕变。3ECDFFAE-BCCE-4958-9B40-24EA55CB4BDC
1.3 昆虫行为学
1.3.1 科学探索精神 在讲到仿生昆虫学时,介绍以昆虫为灵感的仿生技术,如蝴蝶翅与节能显示器、沙漠甲虫与干旱区集水储水设备,跳蚤节肢弹性蛋白与超级橡胶等的研究与应用,启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1.3.2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哲学思想 在讲到昆虫的食性与取食行为时,会首先提问大家是否见过苍蝇停在某处时经常搓动前足的现象,结合内容引导同学们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苍蝇搓足实际上是昆虫取食行为中的清洁环节,普遍见于昆虫取食过程中,其清洁的顺序具有规律性。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也缓解了学生们在理解科学知识时产生的疲劳。
1.4 昆虫内部结构与生理学
1.4.1 专业使命感 1992年,我国北方地区棉铃虫大暴发,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了抗虫效果显著并有生产应用潜力的转基因棉花株系,这一研究结果阻止了美国孟山都公司企图占领我国植棉市场的阴谋,从而引导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勇担专业责任感。
1.4.2 农业绿色发展理念 在讲述昆虫生殖系统时,引入利用昆虫不育方法破坏昆虫的生殖器官,使其失去繁衍后代能力,这是一项应用于农作物虫害防治的绿色防控技术,可以避免在害虫防治中长期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引导同学们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促进我国农业持续高效绿色发展。
1.5 昆虫系统学
1.5.1 辩证思维能力 在讲述蝉科的过程中,介绍其有益及有害,涉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应用。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引导同学们看待事物或者科学问题,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辩证思维能力。
1.5.2 职业使命和担当 在讲述到螟蛾科的时候,图片展示了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场馆草地螟的发生情况、北京周边及以北草地贪夜蛾严重发生的情况,使同学们感受到当时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最后在植保防控专家的精准布控下,阻挡了草地螟的大发生,保障了奥运会的顺利开展,让学生有专业认同感和职业使命和担当[5]。
1.5.3 民族自豪感 昆虫能提供破案证据,早在800多年前,宋朝的法医就利用双翅目昆虫的特性,为侦破各种命案提供线索。根据昆虫学知识可以对尸体的死亡时间、死亡地点、死亡原因及其他事实真相进行分析判断,提升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学科自豪感。
1.6 昆虫生态学 在讲述昆虫生态学中,应充分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如在讲到生态学概念的时候,以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为纲要,为学生解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蕴含的生态发展理念。同时鼓励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生态文明建设者,美丽中国梦的实现者。在讲述到生物多样性保护时,引入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转变,从而保证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2 思政元素在实践教学中的融入与探索
普通昆虫学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实验、实习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本环节中主要通过以下2个方面进行思政元素融入与探索:
2.1 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指通过团队完成某项制定的事件时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本课程在日常教学和实践中将“团队协作”精神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思政内容。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小组式”教学方法,每组3~5人,共同完成某项目任务。如在采集昆虫标本时,需要通力协作,标本捕捉、标本分类、标本制作等均需要分工,才能高效完成小组任务。这种分工方式加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让每位同学在组内都有存在感,自然树立团队意识,感知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2 美学修养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本课程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定期利用第二课堂为本专业社团成员开展昆虫摄影比赛、昆虫艺术品制作、昆虫微景观制作等项目的教学,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美学修养和创造性思维,为本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6]。
3 普通昆虫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可将各案例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采用启发讲授式、讨论式、探究式及学生课堂展示等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显性和隐性的思政教育。采用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个人能力拓展与团队协作精神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依靠现代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主要的教学方法如下:
3.1 启发式讲授法 教师在讲授知识点后通过展示案例,用启发式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讲述深层次原因,以达到思政育人的目标。如在讲述昆虫信息素时,介绍昆虫信息素在目前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实例,引导同学们在对待科学问题时,加强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联系。
3.2 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可使学生就某一问题充分发表观点并与其他学生进行思想碰撞,在此过程中形成统一认识。通过预先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3 任務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景和感悟问题的情景,围绕任务展开探究。如在讲述到夜蛾科中的重要农业害虫,通过图片展示害虫的发生、危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害虫危害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模拟制定防控方案,解决实践问题。
3.4 学生课堂展示法 通过布置课程任务,课前邀请学生进行3~5min的PPT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该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锻炼学生公共场合表达自己的能力,可由学生从学生角度谈感受,也能更好地引起学生共鸣。
4 结语
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信阳农林学院以课程组为单位,实施思政元素“五入”,入大纲、入教案、入课件、入课堂、入试卷。各课程组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探讨,并不断地融入教学及实践过程中。本文从教学顶层设计出发,深入挖掘普通昆虫学各知识点相关思政元素及案例,找准思政育人目标融入点,努力培养具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研态度,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人才,从而达成思政育人的目的。同时,该课程的思政教育仍需要紧跟时代需求和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思政元素的探索和挖掘,丰富专业课程教学素材,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刘超杰,郝敬虹.《设施园艺研究进展》课程思政建设[J].高教学刊,2020(33):106-109.
[4]马亮,顾晓英,李伟.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125-128.
[5]蒋春先,李庆,王海建.普通昆虫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17:136-137.
[6]王海荣,侯慧峰.昆虫工艺品制作项目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探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6):33-34.
(责编:张宏民)3ECDFFAE-BCCE-4958-9B40-24EA55CB4B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