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
资源教室作为普通学校汇集特殊教育资源的专业教室,既是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也是普通学校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提升资源教室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资源教室为残疾学生开展个别辅导、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等特殊教育专业服务”。系列政策的出台都指向优先发展融合教育,充分发挥资源教室的功能,使特殊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
近年来,在普通学校就读的自闭症学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常伴随着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注意力持续性弱、动作发展迟缓等特质,有的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行为问题,在班级中面临课程学不会、进度跟不上、小组融不进、集体边缘化等困难。一成不变的普通班级课程、“一刀切”式的授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自闭症学生的特殊需要,而个别化的资源教室课程有利于提升他们在认知、言语沟通、情绪行为管理、社会交往、生活自理、运动与健康等方面的能力[1-3],对于促进自闭症学生的基础技能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然而,研究发现,一些学校缺乏专业人员和配套资源教室课程,导致资源教室整体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低[4]。为破解这一现实难题,进一步提升自闭症学生的融合教育质量,学校亟需建构满足自闭症学生需求的资源教室课程体系,并探索资源教室课程的实施模式。
学校以认知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参照《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 年版)》,坚持“科学评估”“个性选择”和“开放创编”的原则,建构了自闭症学生资源教室课程体系。该体系包括动作发展、生活自理、认知发展、语言交往、社会适应和艺术发展六大领域的内容,涵盖17 个主题(如图1),每一门课程都包括详细的知识技能体系和若干配套的教学活动资源,旨在促进自闭症学生提高动作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具备情绪行为管理能力,增强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逐步适应并融入集体环境,发挥优势潜能,拥有成功的体验与精彩的生活。
图1
动作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基本能力[5],而自闭症学生动作发展缓慢、肌力差,在身体灵活性与手眼协调方面弱于普通学生。基于这样的现实,动作发展领域的课程设置了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两大方面的内容。学校开设了诸如体育游戏课程、运动训练、户外拓展、手部精细训练等课程,旨在增强自闭症学生的体质和身体协调能力,为其认知发展、情绪稳定、社会技能提升等奠定基础。
自闭症学生存在行为刻板的问题,表现为不愿意在学校大小便、不会自己处理大小便、不知道远离危险场所等情况,导致他们很难在校园、家庭或社区里独立生活学习。学校在资源教室开设了生活自理领域课程,通过卫生清洁、图书整理、一日生活指导、健康安全指导等活动,采用家校协同配合的策略,提升自闭症学生在自我照顾、居家生活和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课程能够帮助自闭症学生进行简单的家务劳动,获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和安全知识,为将来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部分自闭症学生伴有智力障碍,注意力难以维持,思维水平较低,未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业水平显著落后于同龄人。对此,学校在资源教室开设认知发展领域课程,内容涵盖感知觉训练、思维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多个方面,旨在为自闭症学生创设丰富的认知环境,提供个性化的教学素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其认知发展能力。此外,资源教师依据普通班级的课程,开展学科补救教学,对自闭症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业辅导,帮助其提前掌握或巩固在语文、数学等学科学习中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好知识储备。
语言是学生在学校里进行沟通和开展社会交往的基础,而社交困难和突发行为问题是自闭症学生在普通学校融合过程中最大的困扰。在资源教室开设的语言交往领域课程包括沟通表达、绘本阅读、情绪和行为管理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表达素材,掌握沟通与表达的恰当方式,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他人、表达自我、增强自信,进一步融入集体和社会。
社会适应领域课程涵盖设施应用指导、社会体验活动等,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家庭、学校、社区并学会正确使用常见的设施设备,能够独立地玩耍,在自然情境中理解人际交往、感受丰富生活,体验社会中常见的职业活动,为学生将来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做铺垫。且这类课程常通过户外活动的方式进行,能够增强亲子关系,加强家校共育的效果。
部分自闭症学生具有视觉优势和机械记忆优势,善于记忆复杂的符号、数字或音符。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艺术领域对自闭症学生进行潜能开发,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资源教室艺术发展领域课程主要包括音乐律动、创意美术等活动,旨在让自闭症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开发自闭症学生的艺术潜能,帮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与人格塑造。
经过实践探索与调整,学校逐步形成了“学生能力评估—制订个性化方案—安排课程计划—创编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组织个案研讨”的“六步循环”资源教室课程实施模式。
全面了解自闭症学生的发展水平是资源教室课程实施的起点。为此,学校和教师需要对自闭症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筛查评估。通过《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等评估工具对自闭症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估,能够较为科学地研判他们的综合水平。此外,通过对自闭症学生日常行为的观察,以及对其家长、教师进行访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的学业水平、社会交往和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为支持方案的制订提供关键信息和可靠依据。
个性化方案针对自闭症学生的特殊需求,由学校教师团队与家长共同制订,涵盖班级课程和资源教室课程,既是特殊儿童教育身心全面发展的总体构想,又是针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性文件[6],还是资源教室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方案包括资源教室课程的学年(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相关课程与教学调整策略、效果评价等,这为资源教室的课程实施提供了实践指导。
资源教室课程的实施采用“模块式”的选课模式,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等,选择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课程内容。教师根据自闭症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最需要开发的潜能和亟需补偿的能力,选择2~3个学习领域,对学期资源教室课程计划进行细化,确保单元和主题之间的衔接,并根据学生的需求程度确定周课时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保证课程实施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教师依据资源教室课程计划选编、改编、创编、设计适合的课程资源,这一过程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例如,教师需要设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有针对性的导学案、目标明确的任务单等,还要借助信息技术,综合呈现所需要的图片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等,充分激发自闭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资源教室课程的参与程度。
资源教室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个别教学和小组教学两种形式。个别教学是由一名教师对一名自闭症学生进行授课,这有利于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小组教学是由一名教师对多名学生进行授课,对象可以是由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组成的小组,也可以是由自闭症学生与普通学生组成的小组,这一方式更有利于发展同伴关系。
当阶段性课程结束后,自闭症学生的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家长定期召开个案研讨会,分析自闭症学生在资源教室课程实施前后的表现,着重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分析下一阶段的目标与课程实施建议。个案研讨会中的评价内容为下一阶段资源教室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由此,闭环式的“六步循环”资源教室课程实施模式初步形成(如图2)。
图2
自闭症学生资源教室课程实施以来,产生了一定的成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通过培训讲座、跟岗学习、课程资源云平台等方式向全区资源教师及自闭症学生家长展示资源教室课程的实践成果,覆盖全区150多所普通学校。平均每年有500余名学生接受筛查评估,资源教室课程实施近60000个课时,该成果也被其他障碍类型的学生所应用。资源教室课程作为普通班级课程的补充,进一步帮助自闭症学生控制情绪和行为,使其提升了基础认知能力,建立了基本学习习惯。自闭症学生在学业表现、注意力、情绪行为、听从指令、遵守常规、沟通交流等方面都有了显著进步,为顺利融入普通班级打下了基础。且资源教室课程帮助自闭症学生从普通学校的空间融合,走向了普通教育的课程融合。
通过资源教室课程培训,资源教师熟练掌握了个案评估、个性化方案制订与实施、资源教室课程编排、课程资源设计、教学组织实施等技能,最终能够独立胜任资源教室课程的实施。此外,资源教师还为其他学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在融合教育领域开展跨校指导服务。实践中,资源教师积极设计课程资源,创设了一系列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教室课程,如七彩融合课程、幸福课程、瑜伽课程、烘焙课程、购物课程等,进一步完善了资源教室课程体系。融合教育成了学校的品牌与特色,多元优质的资源教室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学校教师全员参与,让自闭症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助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资源教室课程实施的专业指导,提升资源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家校共育;继续完善资源教室课程资源的智慧平台建设,通过网络直播、云平台、电子书、微课等方式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着力打造精品课程资源库,细化不同程度、不同学段的自闭症学生在各类课程领域的学习目标,并深度挖掘课程内容;将资源教室课程向学前与高中两头延伸,研发适合更多障碍类型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探究适合特殊学生的作业与考试设计,关注全学段、全类型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质量。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一生一案”工作,通过个性化方案将资源教室课程与普通学校课程有机结合,做好“双减”背景下自闭症学生的课后服务工作,有效提升其学习质量,由此使资源教室课程更加无痕地融入学校课程,实现处处皆课程、处处皆融合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