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园本研修:指向专业发展的幼儿园教研新样态*

2022-06-29 06:34□丁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园本研修辩论

□丁 健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幼儿园发展的动力之源,园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抓手。目前,幼儿园园本研修的问题表现为:内容统一,缺乏个性;泛泛而谈,缺乏指向性;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对此,幼儿园提出了差异化园本研修的思路。

差异化园本研修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与传统的园本研修相比,其在内容选择、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特点,既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又助推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差异化园本研修的基本思路如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差异性需求进行采集和整理,并以此确定研修主题,再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协同型”“碰撞型”“引领型”研修,并通过“植、导、辩、赛、领、悟”等实践方式不断改善教育行为,形成视频案例、作品故事、培训反馈等资源,从而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满足不同水平教师的发展需求,具体如图1。

一、明确主题,提升研修的针对性

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自主提出问题,确定研修主题,开展组合性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使研修更有针对性。

(一)把脉问诊,找对自己的问题

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热点问题或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提出具有差异性的教研主题,能够体现园本研修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一般分为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为找问题,即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教师的想法和需要,充分挖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差异性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汇总到问题库;第二步为定主题,即对问题库中的热点问题、共性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将具有同一类问题的教师分为一组,组成差异化园本研修主题小组,便于共同学习和讨论。

(二)专长带动,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差异化园本研修中,每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专长,并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这些专长带动他人的专业发展。由此,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可以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探讨,从多角度审视和思考问题。一般分两步进行:一是意向选择,即让教师梳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需求和专长;二是抱团组合,即让有共同研究方向和需求的教师组合成团,强化研究力量和研究的针对性。

二、丰富形式,增强研修的活力

丰富的教研形式能提升教师参与的兴趣,使研修活动更有活力,由此提升研修的实效性。

(一)协同型研修,以理论学习稳固自身基础

协同型研修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教师开展分组合作和互助研修,内容以理论学习为主,旨在帮助教师稳固基础,实现协同发展。教师根据自身的差异,有选择性地参与研修活动,主要策略是“植”和“导”。

1.“植”:与书籍对话,夯实理论素养

“植”即知识的植入。教师阅读书籍,而后通过描述、讨论等方式开展读后活动。该方式适合小规模的小组阅读。

一是选读“漂流书”,实现观点分享。“漂流书”指的是教师自主选择书籍进行阅读,并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在便利贴上,贴在文章旁。当图书“漂流”到下一名教师手上时,该教师同样地将自己的观点写下来并进行张贴。如此反复,教师不仅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还能对观点进行传递和分享。

二是共享“阅读修炼厅”,拓展知识视野。“阅读修炼厅”指的是每月的线上阅读沙龙。教师根据自身的差异自由选择书籍,并将阅读收获运用于教学实践,由此形成自己的观点、策略,在沙龙活动中进行分享。该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交流书籍内容,更在于促进教师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以“游戏是否需要教师的介入指导”的“阅读修炼厅”为例,活动过程如图2。

图2

2.“导”:打破瓶颈,指导理论运用

根据表2,计算出项目年平均收益308 863元,项目初始投资额为2 840 000元,按照式(2)计算得出项目的投资年收益率为10.8%,低于三甲医院平均基准收益率15%,说明该设备经济运行一般。

“导”指的是专家的介入指导与同行的切磋交流,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开展。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灵活参与,在双重指导下学习运用理论。

一是支持式的园本研修,主要方式是听课学习。网络视频、公众号等媒介形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符合教师的学习需求。以“如何细致深入地观察、了解幼儿”为例,研修团队开设了网络课程“‘微格分析’解读幼儿游戏”,围绕“何为‘微格分析’”和“如何运用‘微格分析’解读幼儿游戏”两个主题展开。

二是体验式的园本研修,主要方式是现场实践。该研修以现场专家为引领,是一种与专家近距离对话的形式。通过现场答卷、现场剖析等方式,教师逐步明晰自己的问题,之后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活动中,教师积极参与现场互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问题,专家用生动典型的案例拓展教师的视野,引发激烈的讨论。

(二)碰撞型研修,以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动力

碰撞型研修是在讨论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研修方式,教师通过讨论两难问题而形成不同观点,或对同一问题产生对立观点,由此形成观点“碰撞”。这种研修的主要方式是“辩”和“赛”。

1.“辩”:观点碰撞,激发园本研修的活力

“辩”即辩论式研修,指的是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教学中遇到的两难问题,一般的流程为“发布任务(确定辩论主题)→选择任务(确定正反方)→辩论任务一(理论陈述,阐明观点)→辩论任务二(自由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辩论任务三(攻击辩论,对对方观点进行反驳)→辩论任四(总结陈词,强调观点)→总结辩论的收获与反思”。

辩论式研修让园本研修活动更具张力。教师在辩论中重塑个人经验,得出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实现差异化成长。

2.“赛”:竞技献艺,提升园本研修的趣味性

“赛”即游戏式研修,指的是教师以同台献艺、同台竞技等方式体验游戏,体验游戏化的情境和过程,解决问题,形成策略。该方式将游戏和互动融入研修过程,一改严肃、单一的研修模式,让教研更具趣味性。游戏式研修由游戏目的、游戏准备、游戏过程三个部分组成,主体是教师。他们按游戏要求,将教研目的分解到游戏过程中,从而获得更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

(三)引领型研修,以反思促进自我成长

1.“领”:“专家”示范,引领方向

“领”即示范引领,此处的“专家”即“草根专家”,他们对特定教学行为进行展示和示范,直接影响其他教师发展。其主要形式有“教学示范”“游戏示范”“项目活动示范”等,一般包括“任务发布→过程分析→反思收获”三个步骤。它能为教师提供感性的直观经验,启迪教师潜在的教育智慧,从而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悟”:反思感悟,促进提升

“悟”即自我感悟,是教师在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的深度剖析和自我审视。教师经历“发现、分析问题→计划、实施行动→思考、评估结果”等环节,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自我反思的方式深入总结教学问题,并通过分享反思感悟,推广有益经验,获得共同提高和进步。

三、展示教研成果,共建园本研修资源库

教师将差异化园本研修的过程及收获记录下来,形成教研成果进行分享,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一般有视频案例分享、作品故事分享、培训反馈分享等形式。

(一)视频案例分享,提升教师的分析能力

视频案例分享指的是教师向其他研修者提供自己拍摄的观察案例视频,帮助其他教师提升对幼儿行为的解读能力,同时也为自己提供多维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视角。它主要分为“观看视频(确定观察视角)→根据任务单记录(分析视频中幼儿的行为并进行解释)→反思研讨(提出指导策略)。视频案例的分享能使教师在观察、表达、分析等方面都得到锻炼。

(二)作品故事分享,提升教师的解读能力

作品故事分享指的是教师根据任务要求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从而形成合适的教学策略。一般分为“分析→建议→梳理”三个过程。通过作品故事分享,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作品,科学地解读作品背后的价值,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提升自身的解读能力。

(三)培训反馈分享,提升教师的梳理能力

培训反馈分享指的是外派教师参与培训后,将培训中的优质资源内化为自己的收获,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分享,使资源能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因培训内容和参与者存在差异,培训反馈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一般以“现场答疑”“案例再现”“抱团研讨”三种形式展开。通过这些方式,参训教师在与其他教师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内化、共享自身的经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差异化园本研修的实践使幼儿园初步形成了园本教研新样态。该研训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本园教师在培训中的参与度、主动性,满足了不同层级教师的发展需求,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每位教师都能以自己的节奏参与教研,在轻松、有效、系统的培训中进行思考、表达,共同解决问题和困惑。

猜你喜欢
园本研修辩论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