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羽
摘要:每个教育阶段对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育人要求各不相同,部分小学会从三年级开始进行英语学科方面的实际教学。因此对于初步认识英语学科的学生而言,其核心素养多是以形成英语学科学习能力,集体协作以及个性展示为基础建立的。为此当学生进行新语种学习时,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有教师要想良好培育学生在英语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就要懂得从教学细节入手,渐趋渗入核心素养概念。
关键词:教学细节;核心素养;英语教学;高年级教学
简单来说,教学细节为教学期间的细小片段。虽然细小,但是在英语学科课堂之中能否良好进行细节处理,是教师在英语学科方面教学观念、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的重要体现。为此教师要想推动学生在语言方面的综合运用水平,就要注重教学细节,培育核心素养,以此提高英语学科方面的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能够合理化、精确化和科学化。
一、把握细节构建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期间的细节能够体现师生互动状态,并且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表情和言行等细节,都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信息。良好的情感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科方面的喜爱程度,激发学生想要说英语的欲望。为此在英语学科方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懂得抓住细节,挖掘细节,使得细节能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之处。
例如:在进行接力出版社(三年级起点)英语五年级上册Lesson 2 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的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现阶段学习心理特点,引入较为轻松、有趣的引导类细节,使得学生能够对英语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为此教师可以在每节英语课Warming up期间,和学生即兴展开日常英语交流,如:Good morning, class. I am very happy today. I met some lucky little things. I want to share it with you. 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通过进行这样的引导性交流,学生在英语学科方面学习的注意力能够被快速聚集,并且通过互动对话,也能够增加师生互动的情感,增强英语学科方面课堂教学的愉悦气氛[1]。
二、关注细节形成优质学习习惯
我国十分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表示:不管是好态度或是好方法,只有它们成为习惯,才能够随时表现和随时应用,就像自身本能一样,能够受用不尽。因此教师在英语学科方面课堂教学期间,就要关注细节,并帮助学生形成优质学习习惯。在英语学科方面读、写是学生最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也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学习习惯。为此要想帮助学生形成优质朗读习惯,教师可以采取录音机跟读,为学生进行示范与指导,以此帮助学生纠正并掌握正确语音语调。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使得学生能够自然同扮演的角色产生共情感,并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在朗读中融入情感意识,深入性理解英语表达内涵。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朗读配上节奏,增强英文的韵律感,让学生对朗读英文能够产生更强烈的趣味性,从而有助于学生后续形成主动朗读英文的习惯,提高学生在英语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优质书写习惯时,要重视引导学生按照书写规范进行书写,改正错误字母书写笔顺,帮助学生分清印刷体与书写体英文,明确句首字母要大写。
三、抓住细节提升教学智慧
Sumlinski是前苏联十分著名的教育家,他曾说过:教育技巧不是在于对所有教学细节的预见,而是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在学生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做出相关教学调整。因为在英语学科方面实际教学期间,会出现很多没有办法预见的情况,所有教师要懂得抓住突发性细节,并学会巧妙应用,以此在激发学生在英语学科方面发散性思维的同时,带动学生在英语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2]。
例如:在进行接力出版社(三年级起点)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 6 Is there a bookshop near here?的实际教学时,突然有一只蜻蜓进入了教室,此时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注意力会被蜻蜓所吸引,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回归注意力,并不打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结合本课内容,带上蜻蜓飞舞的手势询问学生Dragonfly, dragonfly, Is there a dragonfly near here?此时學生便能够立即反应过来回复到Yes.It's on the desk.这样一来,英语学科方面的课堂气氛不仅能够被迅速点燃,还能够提高学生在英语学科方面学习的积极性,并在真实语境中锻炼了学生在口语方面的能力,良好的助推了学生在英语学科方面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细节之处见精彩,只有教师关注细节,抓住细节,重视英语学科课堂中的点滴,才能够切实将学生带进英语世界,并在学生全面综合能力渐趋提升时,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孙桂霞. 探索构建小学高年级英语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 学周刊,2022,14(14):35-37.
[2] 张玉珠. 小学高年级英语的教学策略[J]. 新课程,2021(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