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懿,蓝 岚
(1.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2.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2002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召开的座谈会中讲道:“畲族自治县全国只有一个,是景宁最大的特色,也是丽水很重要的特色。”[1]畲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其民间工艺在畲族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7年,浙江省文联出台《文艺助力景宁畲乡特色小镇全面小康建设实施方案》,“畲族民间绘画”是此次文艺助力项目之一。同年4月,“浙江省首届畲族民间绘画”活动在景宁举行,这也是全国首次使用“畲族民间绘画”这一名称。畲画汲取畲族民间文化元素,以畲族民间风俗为内容,将畲族的符号、图腾、传统习俗用绘画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充分展现淳朴的畲族农民形象和浓郁的畲乡风情,有专属于“畲家人”独特的艺术风格,涵盖畲乡人民生活、城市发展等各方面,是反映畲民生活、劳作等场景的农民画。畲画融入地方高校的课程,丰富了美术教学资源,不仅能彰显地方特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以丽水学院为例,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相关课程共有8门,计384学时,13学分,占总学时的10.29%,占总学分的8.33%。从占比看,丽水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对美术课程较为重视。在这些课程中,有小部分涉及传统艺术及民族文化,但与本地区相关的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教学内容较少,民间美术精湛的技法未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示,课程教学对本地区的民间美术和非遗文化的弘扬力度不够,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较为薄弱。作为丽水唯一一所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丽水学院将优秀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艺术融入教学,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也是建设“一流课堂”的渠道之一,更是迈向“双一流”目标的必经之路。
畲画是畲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写照,不仅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畲画作品的造型思维方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畲画的内容包括畲族民间美食、民族服装、字符图腾以及畲民生产劳动场景,这些内容取材于畲族人民的生活和劳动,独具畲族风情。图1畲画《畲恋·大喜日子》表现了畲族人民婚嫁场景,画面生动地描绘了举礼、借镬、对歌、对盏、留箸、行嫁等仪式环节[2]。这些包罗万象的民间风俗为畲画提供着不竭的源泉,无论是待客、婚礼、节日、祭祀,还是日常生活和劳动,能都用画笔描绘下来,人们在画中述世事、展志趣、寄遐思、叙衷肠、载时令、谏耕织、论睿智、调俳谐,甚至以画鉴亲疏、辨优劣、正民心[3]。由此可见,畲画体现了一种和畲民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造型观,是畲族文化的图像载体。
图1 张海娟《畲恋·大喜日子》(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原始的阴阳五行哲学在民间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五行也成为民间艺术造型和色彩运用的基本准则。由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衍生出的五色“白、青、黑、赤、黄”[4]142,形成了民间美术的基本色彩观念,兼具装饰效果和文化内涵。畲族妇女服装袖口及两襟饰以红、黄、青、黑、白五色花线绣成各式花边,对应五行之色。畲族刺绣颜色鲜亮明快,对比强烈。红色是常用的色彩基调,再配以黄、白、青等色彩,也会加金色勾勒增其华丽。大部分畲画作品采用了对比强烈的红、黄、青三原色再辅以黑与白,各色与五行之色都有相对应的象征意义。图2畲画《勤劳致富畲族人民》描绘了畲族人民劳动的场景,画作大面积使用蓝、白、红三色,对应五行之色中的青、白、赤,色彩配置清晰,雅致中蕴含富丽。图3畲画《畲茶飘香》中妇女穿着的畲族服饰,服饰颜色对应了五行之色中的赤色和青色,极具精神力量和装饰效果。阴阳五行的对立统一给畲画造型带来了丰富的风格,同时也形成了畲画绚丽灿烂、独具一格的哲学造型观。
图2 吴苏苏《勤劳致富畲族人民》(图片来源:网络)
图3 钟晓杰《畲茶飘香》(图片来源:网络)
西方的绘画遵循科学透视原则,畲画在创作时并不采用西方透视法那种定点定位的理性方式,而是以民间特有的时空观念为主,在二维的画面上呈现多维的感受。在畲画创作的过程中,大众文化和民族文化对于画家的造型观念有深远的影响。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形成了往而复返的时空观念,这种观念在艺术上的重要表现特征就是“崇尚完美”[4]205。因此,畲画作品大多遵守圆满完整、对称偶数、动静结合、黑白相守等原则,这些原则关联着造型思维的展开和造型形态的创作。图4畲画《畲乡人民欢乐多》中的人物都为正面脸、现全身,在造型上既求全,也求美,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体现畲画和谐统一的美学张力。
图4 张立美《畲乡人民欢乐多》(图片来源:网络)
1.鉴赏类课程案例
以丽水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前美术课程中的“图案欣赏”为例,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由概述、中外经典图案设计欣赏、图案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图案设计项目实例欣赏等几个板块组成,而将畲画融入课堂教学可将教学活动进行如图5的改革设计。
图5 “图案欣赏”教学设计课例
2.课程案例分析
将畲画应用于鉴赏类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畲族人民的生活和劳动,还使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拓展了创作思维,为之后的绘画课程和手工课程奠定美学基础。合理利用浙西南的少数民族资源优势,将畲画的造型观念引入课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等方式,让学生对当地民族文化形成更丰富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唤醒学生的乡土情怀,有利于地方情感的培养和传承[5]。将民族文化与课程内容整合,使艺术鉴赏类课程与畲画中隐含的民俗文化知识点有机融合,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在课例实施后,学生对畲画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并对畲族文化也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1.绘画类课程案例
以丽水学院为例,学前教育专业的绘画类美术课程使用的主要教材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装饰色彩》《手工》《美术鉴赏》《素描》《人物》《动物》共6册。《装饰色彩》主要运用于大二秋季开设的课程学前美术(二),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主要有造型基础、色彩基础、装饰画等板块。课程前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造型的基本掌握、了解色彩的概念与形成以及色彩的基本属性;后期包括装饰画的构图、造型、色彩等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法,装饰画的各种形式等。教学内容能够和畲画相互融合。
以吹塑纸版画①版画类型之一,以吹塑纸为媒介,相较于一般的木版画更简单易学,适用于儿童美术教学。教学内容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吹塑纸版画的作画方式,以便今后在幼儿园中运用吹塑纸进行多元的教学活动。将畲画应用于该类课程,让学生在欣赏和了解畲画造型特点后进行二次创作,图6为学生绘制的彩色吹塑纸版画作品《报晓鸡》,图7为学生绘制的单色吹塑纸版画作品《锦绣小康》。
图6 学生绘制的吹塑纸版画《报晓鸡》
图7 学生绘制的吹塑纸版画《锦绣小康》
畲画也可应用于沥粉画②一种传统工艺装饰画,源于我国古代建筑上的漆艺之一。教学。沥粉画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也是传统工艺和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图8是学生的沥粉丙烯画作品《冷水茭白丰收季》。
图8 学生绘制的沥粉画《冷水茭白丰收季》
2.课程案例分析
图6学生作品《报晓鸡》对色彩的运用很好地反映了畲画中的“哲学造型观”,作品不拘于公鸡的原色,以红、蓝、白为主色,对应了五行之色中的赤、青、白,呈现热烈奔放的画面效果。图7学生作品《锦绣小康》在构图上别出心裁,采用“S”形平衡布局,将最具代表性的浙西南畲民姓氏“钟”“蓝”“雷”刻画在丰收的米袋上,每个人物的服装都有所不同,充分展现了畲族服饰及刺绣的精巧程度。在人物的发型上也有所设计,发际所系不同的绒线环束代表了老、中、青不同的年龄段,用巧妙的方式将欣欣向荣的民族文化和蒸蒸日上的畲民生活共同展现。
图8学生作品《冷水茭白丰收季》,从人物的服饰和发型可判断出是两名畲族男子正在收割茭白。画面中间“畲”字样的竹编篮筐展现的是畲族传统手工工艺,画面清晰地描绘了精致轻巧的竹篾工艺。作品主旨与畲民生活紧密相连,是畲画“生活造型观”的体现。这种形式的教学,能留下空间去启发学生观察畲画的内容与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是对畲族传统工艺的再现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弘扬。
1.手工类课程案例
丽水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大三秋季开设的课程学前美术(四),主要涉及手工板块的教学,在课程的设计中分为纸艺、泥工、民间工艺制作、粘贴画、幼儿园教玩具制作五个单元。在泥工这一单元中,教学目标是学习超轻黏土的基础知识及造型方式,并能在练习中运用。在教学应用中,此类材料也能和畲画有机结合,衍生出精彩的作品。图9畲画作品《畲乡彩带》,一条彩带环绕着整个画面,展现了畲族彩带的制作过程。课堂上,教师先对图9进行作品赏析和畲族彩带欣赏,而后让学生以畲族彩带为主题,制作手工作品。图10为学生制作的超轻黏土杯垫。
图9 吴苏苏《畲乡彩带》及局部放大图(图片来源:网络)
图10 学生制作的畲画元素杯垫
除此之外,畲画作品还可以和课程教学中的纸艺板块相互融合,形成剪纸、纸浮雕等作品。图11畲画《喜气洋洋》描绘的是畲族人民丰收的喜悦场景,该作品对畲族男子传统服饰的还原度极高,画中男子身着蓝色的大襟布衫,对襟、无领,用蓝布镶领口,两肩上衬有棉布“搭肩”,其襟、胸前绣花纹饰,脚穿圆口黑面布底鞋,是典型的畲族男子着装。以此为蓝本,学生在查阅不同的畲画作品及文献后,创作了与其相对应的畲族女子丰收的剪纸作品,见图12。
图11 吴耀波《喜气洋洋》(图片来源:网络)
图12 学生剪纸作品《喜悦》
2.课程案例分析
创作图10杯垫作品的学生在创作感想中提到,因其观察到图9畲画中的彩带是以“二方连续纹样”绘制,所以将彩带上的图案进行二次创作。杯垫采用“适形造型”方法,图案对称,形状圆满完整,是畲画“完整造型观”的体现。图12的剪纸作品,畲族妇女的头冠剪刻精致,该凤冠寓意民族团结,家庭和睦,人才两旺。学生细致地剪刻了畲族妇女特有的“凤凰装”,还原了畲族服饰和围裙上刺绣的各种花纹。与此同时,也对畲民劳动时打绑腿的习惯进行了还原,符合丰收劳作场景。该作品不仅对畲族服饰进行细致剪刻,同时兼顾剪纸的“刀味”与“纸感”。此类手工课程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归纳、提炼与观察的能力,将畲画应用于此类课程,必将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带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
畲画是畲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了解畲族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将畲画融入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学生通过作品欣赏、创作后,深入了解畲族服饰、编织、彩带等民族工艺,有效传承畲族资源蕴藏的传统文化基因,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畲族文化的感知与理解,从而推动畲族文化在地方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6]。文化自觉指的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主动自觉地继承和发扬文化[7]。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主要围绕简笔画、手工等课程展开,教学内容单一,亟须以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方式进行创新[8]。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引入地方特色民间艺术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畲族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对畲族文化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畲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可见,将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融入教育教学,已成为教育实践的趋势之一。浙西南畲族文化是丽水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将畲画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统的教学内容,拓展了课程资源,提升了课程引导力[8]。以畲画为蓝本进行二次创作拓宽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让民族艺术走入学生内心,让学生的作品更具“民族味”和“中国味”,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畲族文化艺术是畲族人民的财富。将畲画通过艺术鉴赏、绘画创作、手工制作等方式应用于地方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是地方特色民族艺术进入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独特形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了解畲画特有的造型观并进行运用,是美术创作的一种全新尝试。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欣赏畲画并进行创作,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工匠精神,可进一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通过艺术创作来继承、创新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