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美界
引言:
小学的数学学习阶段是非常基础的阶段,学生在此阶段中注重对于数学知识理论的理解以及学习。但是随着进入小学的中高年级阶段,相应的数学难度有所提升。学生在解答相应的应用题的过程中,对于题干的不理解,容易造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方向的错误,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而且解题过程也是学生思维锻炼的过程,而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积极的发展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不懂变通
现阶段教师仍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在整节课堂中教师占据主体性地位,学生被动听课。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向学生教授其所讲的内容。此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对于教师所讲内容不能完全做到理解与掌握。随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空缺以及遗漏,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教师所讲的知识,对于学生的信心是一种打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感,进而降低教学质量。
(二)不对错误进行归纳总结
在小学的数学教育阶段,教师不注重学生对错误进行归纳,不总结相似的题型。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多次犯错的情况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只对当堂课所产生的问题作讲解,不注重学生对于相同题型的理解与解决,学生只是简单地在背题目。在遇到相同题目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这种题,而改变题目中的数据,可能就会犯同样的错误。学生不注重对错误的总结以及记忆,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困难,打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其理解能力不强,对于教师所讲的所有课程都是盲目性学习与服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内向以及胆怯,对不理解的知识点和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敢举手提问以及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导致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没有一个了解,整堂课死气沉沉,学生也没有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进行反馈,让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下降。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想要使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解题能力有所提升,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方面的改进,并且教师也要从中做相关辅导,引领学生们走上正确的学习道路。本文简要对相关几种教学方法做解释与说明。
(一)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枯燥的小学数学知识,学生在提不起兴趣学习的情况下,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对相关课堂做出改进,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数学知识进行描绘。并且对于相关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互相讨论,彼此交换在数学学习中的知识,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节《分数的加法与减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这样介绍:学校举行手工活动,手工组的学生决定做30面国旗,男同学现在已经完成了15面,那请问完成了这一批任务的几分之几?女同学做好了5面,她们完成了这一批任务的几分之几?再请大家思考,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分数表示?这两个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出学生对于分数加法与减法的学习兴趣,并且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内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总结他人的经验与学习知识,以此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存储量,在互相讨论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建立纠错制度制作纠错本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对待相同题型所产生的错误必须要将其记在纠错本上,让学生反复观看每天所记下的错误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查看以及学习,降低相同题型在之后学习中的错误概率,并且随着错题本上错题纠正的越来越多,也能为学生带来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长方体和正方體》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讲解而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计算长方体的面积与周长。此时学生对于长方体的周长与面积学习程度还不够,所以可能会犯错误,教师让学生记下所犯的错误,再通过讲解题型过程中的要点与知识,让学生理解这些长方体面积与周长计算的要点。从而减少学生在相同题型所犯错误的概率,并且通过学生对于长方体的错题的纠正,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绘画长方体三维立体模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当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的数学题目时应当有敏锐的观察力,从中获取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对学生进行观察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在教学全过程,在具体观察之前,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以及任务,帮助他们养成观察兴趣。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并细致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在读题的过程中,将一些重要信息记录下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例如在数学这一科目中,相遇问题是非常常见的,也是一个难点。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帮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如:两个人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3分钟相遇。可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之后引导学生用线段图将两人走的路程之和表示出来。再显示出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把它们合并在一起,这样就显示了速度和。因此当他们走了3分钟之后,就有3段这样的小线段。多媒体课件的辅助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画面上,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四)重视基础教学
在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时,最关键的还是学生是否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如果在这一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在面对一个数学问题时很可能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进而无法找到解决办法。所以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教学中,从数学基本理论以及一些基本技能抓起。比如当学到一些概念、定理及公式时,应该给学生讲透彻。尤其是一些公式应当让学生自己进行推导。针对基本技能方面,数学中主要是计算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办法以及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办法。在讲解时先给他们讲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讲解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讲完了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快速发现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可以进行相应的切割,这样就将一个陌生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已经学过的问题,顺利解决。
(五)培养严谨的思维
在数学各种题目中,有一些题目中存在陷阱,属于干扰信息。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点锻炼学生严谨的思维,这样才能让他们从不同的方位去思考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而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解决。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能够在打消思维定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时,很多时候会受到干扰信息的影响,产生思维定势。还有一些学生在解题时将题目中的一些数字生硬地连接,其实这些数字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小明和小刚有一样多数量的草莓,刚才小明吃了3个,小刚吃了4个,谁剩下的多?在这一题目中存在“数值大小”这一表象的干扰,学生会在脑海中不断浮现4>3,因而觉得小刚剩下的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解题时一定要给他们灌输一种观念,那便是严谨细致,把题目中的主要信息都圈画出来,再进行计算。
(六)培养灵活性思维
当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用灵活的思维来看待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同样一道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问,鼓励学生回答。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确同样一道题目,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能够提出的问题是不同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也应该从多个方面来看。另一方面要给学生灌输“一题多解”的理念。当他们面对数学问题时,不应该局限于一种方法上,而应该多思考,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像这样培养学生灵活性的思维,能够很好地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
首先,在“一题多解”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作用。比如:小明有紫色的花朵和红色的花朵一共50朵,其中红色的花朵占1/5,红色花朵的数量是多少?之后再变换着提出新的问题。如:紫色的花朵数量是多少?紫色花朵和红色花朵哪个比较多?紫色花朵数量是红色花朵的多少倍。像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题,让学生对这一题目的认识更全面,同时锻炼他们的灵活思维。
其次,在“一题多解”中,需要教师对学生做出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例如:有一个工程队,他们需要修一条长1500m的路。在前三天已经完成了工程的20%。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这一条路的修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以将1500m當作单位1,直接用数字1来表示,借助这样的办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鼓励他们探索不同的解决办法。解法一:3×[(1-20%)÷20%]=12。解法二:1÷(20%÷3)-3=12。解法三:3÷20%-3=1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要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相关教学,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做教学方法的引导,不要把教学内容的完成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要整体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其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解题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