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尚德萍
(大庆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自1999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就在持续的上升过程中,从2000年的108万毕业生上升到2021年的909万毕业生,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刷新着历史的新高值。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由于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加之近10年在经济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持续升温,尤其是2020年的疫情对经济的打击等多重影响之下,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复杂和困难了。
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复杂性并不是直接由就业率来体现的,更多的体现在就业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就业的稳定性以及就业后学生适应新岗位的速度等方面。以2021年大庆师范学院毕业的管理类专业学生为例,进行就业情况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情况及影响因素:
根据对150名应届管理类学生的调查显示,有40%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式十分严峻,有49%的学生认为研究生毕业就业形式仍旧不乐观,而且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考研是为了躲避就业,可见目前大部分学生对于就业存在抵触和不乐观的情绪,对未来的就业预期不确定。
根据调查数据,管理类毕业生就业时有82%的学生对自身工作经验和对社会的了解方面缺乏信心,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就业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就业率。在选择企业方面相对于薪酬和岗位,学生更关心的是未来的个人发展空间,一半以上的学生会选择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而只有5.88%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意向,可以看出学生还是更倾向于“铁饭碗”和更稳定有前景的工作,缺乏创新和挑战精神。
关于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的获取方面,56%的学生还是依赖于学校的推荐和招聘会形式,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会通过浏览网站的形式找合适的岗位,这并不符合目前网络社会发展的现状。不能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的获取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缺少网络忠诚度,对于网络信息的准确性有一定的顾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就业缺乏主动性,更多的是等、靠的心态。
图1 毕业生就业前需具备面试技能排序图
在就业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从上图也可以看出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渴望了解用人企业的标准,想通过了解企业选人和用人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和未来努力的方向,此外想学习面试的技巧和如何撰写简历也都是想通过外在的表现和描述来博得用人企业的好感。同时毕业生们也在内心做出了自己的衡量和预判,如下图显示,大家普遍会认为学校的名气会是企业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其次看到的是工作能力和学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就业渠道的扩展,因为名校的毕业生毕竟有限,而大部分毕业生都会以名校毕业生作为自己的潜在竞争者,从而失去了自身的优势评估,在没有走向企业之前就失去了信心而不敢走入社会。究其根源,其一说明在学校的学习中缺乏实践锻炼和走入社会的机会,学生不能对社会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估;其二学生存在传统固定思维模式,否定自己,不敢接受挑战,不敢面对失败。
图2 管理类岗位招聘关注因素排序图
根据上面的招聘关注因素排序图可以看出,在招聘管理类毕业生的时候企业关注的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分别是:学历、专业知识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学生自认为的毕业院校、工作经验等因素都远远低于前三个要素的关注度。由此可见学生的自我预判和企业的真实需求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企业真正关注的是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等软实力,而不像学生自认为的学校的名气,年龄和是否有工作经历等,这样的不对称性一旦清除,学生的就业压力和信心都会有极大的提升。
管理类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学生不断的实习和在实践中摸索和锻炼相关的职业技能。而对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只能通过实习或见习的机会短时的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和相关的岗位技能要求。但目前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在校实习还存在与企业不能深度合作导致实习中学生更多的是打零工,不能真正感受岗位职责;监管不到位导致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处于长期“放假”状态;实习的专业不对口,指导不专业或者是从事低水平的重复工作,在实习期间专业技术能力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基于以上原因,学生毕业时的专业能力与就业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图3 毕业生目前从事的行业性质分析
图4 毕业生职业能力排序
从毕业生就业行业和职业能力排序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就职于企事业单位,其中有一半的学生在国企和事业单位,这与在校生调研的方向一致,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趋于稳定性的工作,不想有太大的挑战性和风险。从职业能力的排序来看,组织协调能力、外语、计算机等通用技能还是占有较大的比例,专业能力只有调研和策划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说明在学生就业初期,企事业单位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基本通用技能。
图5 毕业生入职工作存在问题排序
从上图可以看出,毕业生到岗就业后突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等品质要素和对岗位工作不了解的基本专业实践认知问题。
从学生和企业两方面的就业和需求信息对比来看,双方存在较多的不对称性,首先学生自认为的学校名气、自身实践经验等决定性要素并非企业考核新员工的首要条件;其次企业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远没有学生预期的高;最后企业对于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等基本人际关系,以及信息处理、语言等通用技能熟练度的需求远高于学生的自我认知。供需双方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的诸多的不对称主要原因是学生受传统教育和价值观的影响,有比较守旧的就业观,对自身没有足够的认知,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其次是在管理专业四年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没有足够与实践企业对接的机会,学生学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而缺少实际的深度见习和实习机会。
学生是学校产出的商品,从市场角度来看,商品只有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所以学生的培养要以企业未来的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目标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可以设置就业方向模块+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形式,其中平台课程为大学生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为管理类下的必修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等;就业方向模块课程为根据社会企业用人的需求和行业方向,设置不同就业方向的职业能力课程和通用技能课程,比如可以设置电子商务方向、零售业方向等模块。
创建校内校外的实训基地,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了解企业运作模式和岗位职责。通过校内的专业技能训练、第二课堂活动等实践类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实现对企业和项目的基本认知;校外的实训基地,可以通过引入企业人才进校园开展讲座或模拟市场环境,校内老师到实训基地挂职锻炼来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达到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人才,同时又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多方共赢模式。
通过调查学生就业心理显示,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对于就业心存恐惧,普遍存在不自信的自卑心理。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卑心理是一种亚健康心理,对自身的成长很不利,要学会克服自卑心理的方式和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情绪和压力管理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就业择业观。
大多数高校都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作为通识必修课,但据调查仅有6.21%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课程可以满足个人发展和职业需求,因为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都为“大课”,其形式既缺乏专业的针对性,也无法开展个性化指导。而且在大课中学到的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对自身有足够的认知和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涉及学生性格、家庭、兴趣等诸多因素,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咨询与辅导。高校中需要成立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部门和专业的咨询老师,可以配合学生的通识课程进行个性化的咨询与辅导,这对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减轻自卑心理以及树立积极的就业择业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