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脉
曾文正公有言:“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按此标准,漫无目的地读书,且常常是几本书同时读,实乃先贤不齿而我却因循多年的一大“陋习”。
办公桌边一摞杂书,闲时拽出一本,读上几页、几段,甚或几句,过过脑子,琢磨琢磨,有时还真能迸出点思想火花,每每此时,便在感兴趣的字句处画上红黑道道,或再赘上几笔别人或许认为肤浅的体会,说不定哪天也出一个《阅读浅悟》之类的小集子。
读书的方式,其实关乎读书的目的。我曾经写过一篇小短文《阅读的目的》,表白了我自己的想法: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自己。既然如此,大可由着自己的性子,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几本书搅在一起穿插着读,没准儿还能读出新意来。
最近几个月,每天早晨六点半左右就到单位,把路上节约下来的时间用在读书上,读上个把小时《鲁迅全集》,困了就盹一小会儿。三个多月下来,读完了《呐喊》和《彷徨》,第二卷也近尾声。回到家里,只要有空便读王晓明的《鲁迅传》。这样读了一段时间,渐渐感觉,家里单位的阅读,两下挺搭。先读了《呐喊》《彷徨》,再跟着王晓明的叙述,走进鲁迅的思想、精神世界,对鲁迅的认识和理解,也便更深了一层。
到新单位不久,书还没来得及上架,中午用来催眠的《环球时报》也没有了,便把《读库》放在枕边,午睡前读,如果醒来早就接着读。读到醋醋君的《盛宴已过》《无人赴宴》,顷刻间瓦解了我对中国CEPC(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天真期待,更让我看到了一位科学家的另一面,也便颠覆了我对杨老先生的负面印象。
这段时间,还读完了《百年孤独》。多年不读小说了,可读了《百年孤独》,却有了读第二遍的欲求。一个跨越百年的魔幻故事,投射到自己心灵上的,却不仅仅是孤独。而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在享受晚年快意人生的同时,内心或许还有另一种味道的孤独吧。
这几天,又操起尚晓兰的《中书令司马迁》重读,先仔细读李陀写的序言,便觉得有李陀先生的引领,精神上向着尚晓兰的境界又前进了一小步。一部全凭想象而虚构出来的话剧,每读一场、一幕却觉得异常真实,仿佛置身其中,剧中的对话,诙谐、滑稽、幽默得让人唏嘘——汉武大帝的一刀下去,却成就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家。司马迁用自己内心的孤独,为后世奉献了一部不朽的《史记》。
知识“碎片化”在当下被许多有识之士所嗤,但在我看来,“开卷有益”,不管碎片不碎片,读总比不读强,散碎银两汇聚起来照样能成为数目可观的储蓄。点滴积累的认知就像变动不居的雾弥漫心灵的每一处缝隙,能够让内心世界越加充实。这弥漫的雾也许是五味杂陈的,那就让自己的大脑成为一个砂锅,把知识的碎片搅在一起,文火慢燉,争取熬出一锅营养丰富的八宝粥,而孤独便是这粥中蕴含的味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