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奎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要求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践行生活化教学,彰显用生活、在生活、给生活、为生活而教育的特点。实现生活化教学转变需要从几个转向入手:教学目标、课堂导入、教学内容、以及评价形式生活化转向。其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活化;素材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提出: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只有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方能对学生个体成长真正产生影响。我们教育最终目的是使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使人的生命更有价值。因此,教育要为生活服务,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中去。那教学如何才能生活化呢,笔者认为:
一、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应生活化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是教学大纲,通过掌握、了解、培养、理解等表述自己的教学意图,很大程度是要求学生强行记忆与自己目标的达成程度。但在2011版课标上要求发生变化,目标设置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設置就突出生活化教育的特性,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学目标以前是教师传授向学生接受,现转向学生的自主运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现状,给学生提供生活化、时代化的信息资源,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教学。
例如,教学“变废为宝有妙招”时,明确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四类垃圾,知道垃圾的危害,懂得垃圾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回收和再利用,增强学生的环保节约意识。(2)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懂得垃圾的分类及其意义,学会垃圾分类,发挥自己的创意使垃圾变废为宝:(3)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观察、调查研究、阅读感悟、举办变废为宝创意展、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紧紧围绕日常生活,让生活中的垃圾通过发挥自己的创意变为可用物品,成为宝贝。注重生活与知识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二、教师课堂教学导入时应生活化
传统教学导入缺教学艺术的渗入,太多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个性发展,学生处于被动吸收,课堂枯燥无味。但科技信息的发展运用,新课标要求下,课堂导入逐步转向生活化,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变废为宝有妙招”时,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用手机拍出学生每天打扫教室的垃圾,让学生认真观看体会。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垃圾,你见过吗?你还见过哪些垃圾?(生自由回答)这些都是学生身边的,学生很容易进入主题。问题一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学校内外的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垃圾,七嘴八舌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氛围一下子就调动起来。
学生通过生活情境的初步认识,为下文垃圾的危害、分类处理奠定了基础。这样的生活化导入有效吸引学生,顺利进入新课教学。这样的导入由单调被动走向丰富主动,更有利于教育教学。
三、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时应生活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18”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思政课守正创新要做到“八个相统一”,其中有一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因此,在教学时要及时联系学生生活,用学生生活实践与教材理论知识结合。
1.丰富生活化素材
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我们教师要主动出击,了解学生需求动向,生活背景,从而才能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更有利于学生的素材组织教学。
例如,教学“变废为宝有妙招”时,提供的素材有:校内外垃圾图片资料展示,追问:你们知道生活中这些垃圾在哪见过?这些垃圾是哪来的?这些素材都是学生熟悉的,先让学生说说这些现象,很快得出结论,垃圾产生来自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垃圾等。因此,我们认识到垃圾的种类也是各种各样的。同时教师组织学生课前对我们自己家里一天产生的垃圾量调查,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学生知道“连年暴增“垃圾对生活产生很大的危害。这种生活化素材,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潜能被挖掘出来。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融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为一体的课程,因而教师在选取生活化素材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探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加大生活化案例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是依据社会发展和儿童身心发展,我们只有通过学生真实生活案例讲解,才能帮助学生积极探究发现生活,才能感悟生活。但是,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足,因而需要教师在加大案例的解读,才能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达到预期效果。
例如,教学“变废为宝有妙招”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的教具带进课堂,用猜一猜环节,“废旧物品成宝贝”。你们猜猜它们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纸沙发、地毯、塑料路、牛奶盒变成产品……)学生对这些宝贝的来路不清楚,制作不明白,教师通过讲解,如何再次利用,如果随手一扔,混合废塑料就成为地球上的垃圾,而回收利用,它就变成我们身边所说的--变废为宝。这样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学生深度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会有哪些废物可以变废为宝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调动课堂氛围。
四、教师教学课堂评价形式应生活化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与学生的更好发展。而在传统教学评价中主要的是考查学生知识学习情况,但却忽视了学生真正的社会需求。因此,我们应该由知识考查方向转变综合素养的生活化评价形式,才能让学生真正适应社会。而综合素养则是多元全方位评价,包括生生互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及考试评价等。这才能客观公平公正的考查、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
综上所述,课堂由单一知识教学向生活化教学,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是由量到质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需求,社会的发展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能把学习与生活融合,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