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飞 王舜
摘 要 西双版纳州地处边疆,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以少数民族居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职护生对口就业率下降,对其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如何提高中职护生的就业率提出专业对策。
关键词 中职护生;就业;对口就业率;边疆地区;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22-0130-04
0 引言
就业问题是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对学生、家庭而言是关乎人生利益、家庭幸福的重大事情,对学校、社会而言是关乎生存与发展、平稳与和谐的重大问题。近几年,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各职业院校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职业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就业形势比较好的护理专业,无论是本科、大专还是中专学校,都在大力发展护理专业。同时,各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不断提高,对人才的素质、学历有更高的要求,加上医院从前几年的大规模发展逐步趋于平稳,就目前而言,中职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本文就西双版纳州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简称“中职护生”)2017—2021年毕业后对口就业(在医疗机构工作及从事相关行业、专业对口升学等)情况进行调查。
1 调查对象与调查结果
选取2017—2021年西双版纳州中职毕业护生对口就业情况为调查对象,近五年中职护生对口就业数据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数据显示:中职护生对口就业情况呈逐年下降趋势,选择升学的比例逐年增加。
2 学生对口就业率逐年下降原因
2.1 学生自身因素
2.1.1 就业观不够准确
中职护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好工作”“铁饭碗”思想比较突出。而且由于一贯缺乏职业思想教育,中职护生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直接影响其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和端正学习态度的确立,以至他们在择业时知识、心理和技术准备明显不足。
1)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严重。当问及学生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时,听到的回答都是“工资高的、干活不累的、朝九晚五的、有双休的”,而且都盲目趋向于大城市,不考虑大城市是不是适合自己,不愿到基层地区就业,自我期望值过高,不符合自身条件和个人能力,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1]。
2)就业时对家庭依赖性强,会更多依赖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而不重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形成。部分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时往往会把责任归咎于父母没有“靠山”、没有强大的关系网,认为找工作是父母的事,自己置身事外,毫不关心,以至于形成一种扭曲的就业观,增加了就业难度[1]。
2.1.2 就业地点的选择是主要考虑因素
很多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在城市就业,城区医院每年能够提供给中职护生选择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留在城区待业,不选择工作机会相对较多的县级医院和乡镇医院。学生只是对“大城市”向往,却缺乏对一线城市生活艰难的认识,导致多数护理学生毕业后留在所谓的“大城市”而放弃原本的专业,从事非专业的临时性工作,对乡镇医院抛出的橄榄枝视而不见。
2.1.3 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
通俗地讲,就业竞争力就是在就业过程中求职者所体现的综合素质,用以判断该求职者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与其他求职者相比,符不符合社会或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是不是具有竞争的能力[2]。中职护生年龄小,进入卫校分数低、底子薄,学习自律性不强,在校学习两年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掌握不够扎实,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低,失去就业的基本资格。中职护生因其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本应该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的精益求精,实际情况却是有部分中职护生产生自卑心理,以为学历比不上高职生、本科生,在就业时没有任何优势[1],而忽视了企业可能更愿意录用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员工。这种心理造成一些学生专业不精,手艺不过硬,就业能力不足的局面。由于在就业过程中准备不足又缺乏专业系统的就业指导,大多学生没有明确的就业规划,就业竞争力不足,从而影响就业和职业发展。
2.2 家庭因素
2.2.1 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对教育重视不足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多数学生家长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小学都没有念完便辍学回家,长期生活在寨子里,与外界接触很少,甚至连普通话也听不懂。在这样一个特别的环境中形成家长不重视教育的普遍现象,没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少数民族居多,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小农思想较明显,读书无用观念根深蒂固。在他们看来,现在培养孩子,只要能认识几个字,简单的算术会一点儿就可以了,多学也没用,就连大学毕业后都得自谋出路,读书没用,不如让孩子早出去打工或者在家采茶、割胶有收入来得划算些,孩子回家帮忙正好填补家庭劳动力的不足。家长这样淡薄的教育观导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很少,影响这部分学生的进取心。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后不愿继续读书或者找工作,而是选择回家务农,严重影响中职学生对口就业率,同时严重阻碍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也有部分家庭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因自身文化不足而不能正确引导孩子的就业观。
2.2.2 家长送孩子读中职卫校的目的不明确
根据调查对象的年龄及出生年代判断,这部分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较好,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家长对其百般宠爱。他们读中职技校并不是家长的第一选择,大多数是因为没有考上高中,才退而求其次。很多家长在报志愿时还是首选普高,认为只有考高中、读大学才是正确出路,而孩子成绩不理想,只能勉强读个中职,毕业后就去打工赚钱补贴家用,越是穷的地方这种思想越盛行。至于学生在学校学得怎么样,毕业后找工作是否专业对口,等等,此类问题这部分家长从不关心也不过问。这部分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家长观念的影响,对一切事物保持无所谓的态度。
还有一部分家长把学校当作问题学生的“托儿所”,认为只要把学生送到学校,教育就只与学校和教师相关,与家长无关。初中毕业正是学生的叛逆期,学生与家长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家长管理松懈,依赖中职学校的管理,不关心未来的就业问题。调查显示:很多中职学生的家长要求不高,初衷并不是让学生学知识,掌握精湛的技艺,而是认为学生年龄还小,在学校成长三年总比去社会打工要好。这部分学生本身心智就尚未成熟,加上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走向误区,在就业上表现为:对就业认识盲目,缺乏科学合理的就业观、择业观,对工作了解不够深入,随波逐流,随意就业;对自我认识浅薄,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愿意干什么、能干什么;工作时拈轻怕重,不能明辨是非,缺乏团队精神和抗压能力。他们往往在工作中稍微有一点儿不衬心意就辞职,有的甚至不辞而别,责任意识较差。而这部分学生的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以及正确就业观和就业心理的引导。
2.3 学校、社会因素
2.3.1 专业特色不足,课程设置有待改善
由于中职院校专业设置门槛相对较低,学校可以随意申请某些热门专业,导致一些学校忽视了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很多学校在申请护理专业时没有专业教师,也没有实验室条件,却盲目跟风申办护理专业,学生经过三年学习之后,护理专业人才已基本达到饱和,导致这些热门专业人才的过剩。另外,由于大部分中职生的文化知识底子薄,对文化知识学习缺乏兴趣,学习自觉性差,有的学生听几分钟课就开始玩手机、打游戏、睡觉;加上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中职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实操能力不强,影响用人单位对中职护生的评价。
2.3.2 学校培养过程中缺乏有效就业指导
调研发现:西双版纳州中职学校很少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即便有也是工作场所简陋、设施陈旧、工作内容简单、工作人员欠缺、专业性不强的就业指导机构。学校进行就业指导时没有很好地了解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没有实质性和针对性。学校或者人事部门组织的招聘会虽多,但对口的就业岗位较少,毕业生缺少参加专场招聘会的机会。每年学校或者人事部门会组织多场招聘会,但签约率不是很高,护理专业的学生签约率更低。综合性的招聘会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容易忽视自己的所学专业。
2.3.3 医疗卫生系统能够提供给中职护生的岗位越来越少,用人单位选人完全占有主动权和强势地位
由于近几年很多本科、专科、中职学校的护理专业都在大幅扩招,相继大量毕业生进入社会造成人力资源过剩。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人才是最容易获得的资源,他们选人完全占有主动权和强势地位。某些用人单位存在奢侈用人现象,一些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工作也要求本科、专科以上学历。这种情况造成极大的人才浪费,同时一些优秀的中职毕业生因此失去工作的机会,不得不去选择与本专业不同的行业。另外,用人单位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培养,不愿意花太多时间进行人才培训,要求应聘者有几年工作经验以上、报到就上岗等条件,这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等同于直接关上应聘的大门,想找到对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2.4 边疆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优秀教师人才留不住
边疆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职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教育设备、实验实训条件缺乏。良好的教育设备和实训条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而西双版纳某卫生学校的教学设备及实训条件与周边地区学校相差很远,就无法与国内发达城市的学校相比。没有多媒体设备,授课教师依然沿用“一本书,两只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和概念,而缺乏完善的实验条件,导致学生很难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降低,甚至出现厌学情况。
教师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边疆地区经济落后、生活艰苦,一些高素质、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纷纷选择去相对发达的地方发展,加上边疆地区相关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机制不完善而导致人才外流,从而影响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这是导致中职护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下降的重要原因。
3 针对就业率下降提出几点解决办法
3.1 提高中职护生专业对口就业的指导
学校对市场需求和就业形势进行调研、评估,探索有效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语言沟通能力、人文修养、医疗法律法规、职业规划、学习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中职护生的综合素质。在临近毕业时,学校应该组织护考培训,从而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让更多学生拿到这块含金量较高的“敲门砖”,在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增强信心。做好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学生对口就业的关键[2]。在校期间对中职护生职业观、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效指导,教导学生制作求职简历,进行简历投递和面试准备。以职业生涯规划和模拟招聘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求职经验的形成和提高。除了对学生指导外,对学生家长也需要进行宣传指导,要让家长成为学生就业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3.2 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校医合作模式
学校应该经常到各级医疗单位调研,了解现在医院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哪些岗位有人才缺口;认真听取用人单位的建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还应该通过名校名企合作办学、订单培养、校—医技能大赛、校企招聘会等形式,让用人单位参与学生的教学活动,目的是让企业(医院)对学生产生系统全面且动态的了解,确保部分优秀学生能进入当地知名企业或单位就业,同时满足高薪就业的要求和校企合作的目的[3]。
3.3 综合性护生培养模式逐步转向专科型护生培养模式
护理专科化已经成为全球护理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专科护士培养也成为各国护理人力资源建设关注的热点问题[4]。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专科护士、精神科护士、儿科专科护士等职位急需大量专业化护理人员。专科护士群体主要是负责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5]。学校应顺应市场需求,培养专科护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4 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历,优化自身硬件条件
积极鼓励和引导中职护生参加“三校生”考试,通过“三校生”考试进入大专院校和本科院校学习,进一步提高学历,强化自身实力。近年来,学校把中职学生升学列为高质量的就业途径之一,不仅解决了中职护生学历低所造成的就业困难问题,还为各大专院校输送了人才,所以升学是多方共赢的解决方案,最直接的受益人是学生本人,因此备受学生和家长的推崇。
3.5 扩大职业技能大赛的影响力,让更多的用人单位认识校内优秀学生
职业技能大赛是对学校实力和学生实力的有效宣传,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实力,吸引更多用人单位的目光。学生积极参与训练、选拔、考核、比赛,通过层层筛选,逐渐懂得竞争的残酷,也认识到不足,不断提升实力,找到改进的方向。职业技能大赛同时聘请医院的护理专家、护士长到校指导或是担任评委,让医院的领导通过技能大赛了解学生水平,让用人单位参与技能大赛实地看到学生扎实的技能水平,有助于今后的用人选拔。
3.6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培养、留住优秀教师
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加大边疆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师素质培养。边疆职业教育是全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边疆民族整体素质、促进边疆经济发展、维持边疆繁荣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加大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教书育人环境,完善教育设备及实训条件,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应该更加关心边疆地区职业教育教师的发展,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与职称晋级制度,让教师安心教书、专心育人。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加深,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发生巨大变化,对高学历、高质量的专科性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综合性中职护理学生的就业难度加大,每一所中职卫生学校都应尽力提高中职护生的就业竞争力。要加大边疆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为边疆职业教育打好基础。学校要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制定符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渐从综合性向专科性过渡;坚持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企模式;通过中高衔接、成人高考、“三校生”等途径提升学生的学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特别是对口就业率,形成招生就业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卢爱玲.中职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烟台市某中职学校为例[D].山东:鲁东大学,2017.
[2] 宋理国.卫生学校模拟招聘的问题及指导[J].职业,2010(14):15-16.
[3] 吴文芳.专科护士培养领域准入标准体系额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4] 熊成霞,简验鳗,马腾,等.基于岗位需求的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思考[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8):165-166.
[5] 曾木连.浙南山区中职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8(11):125.
*项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背景下边疆地区中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J1584)。
作者:何云飞,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王舜,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6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