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摘 要: 中华民族有五十六个民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由此可见,少数民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教育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有机保障。因此,提高南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迫在眉睫。
关键词: 边疆地区 数学学习 存在问题 学习兴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教育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有机保障。因此,找出当前中学生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边疆南疆民族地区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已成为构建高效优质少数民族数学课堂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难题。我从以上几点出发,结合自己多年一线数学教育教学实践,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边疆南疆少数民族教育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边疆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读、思、听、说、理、算、用等。然而在数学学习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自主审题能力差。
很多学生不会预习、阅读数学课本内容。总以为阅读数学课本就是看结论,不仅没读懂读透,而且应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都较差,严重制约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有些学生即使预习了,也难以掌握教材中各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会主动地向教师提出来。课后作业生搬硬套,遇到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就束手无策了。
(二)轻视数学基础技能训练。
很多中学生轻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和训练,表现在解题上经常“眼高手低”。知道怎么做,但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平时练习作业时能用计算器代劳的决不用心算,但在考试中常常演算出错或解不下去:有的学生对某些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一知半解,对知识点多是机械记忆,而不立足于理解、概括。导致知识网络不能完整地建立,对一些数学题的解法似懂非懂。书写格式混乱,条理不清楚,作图不规范,缺乏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尤其是几何题更突出。造成数学学习上的恶性循环,极大地影响学习效率。
(三)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教师讲课的重要作用,兴趣不浓,自觉性缺乏,听课抓不住重点,不善于分析、转化和深入思考,听课效率下降。在解题时会做而不会说,口头表达能力欠准确。每节课结束后,很多学生不能回忆课堂内容,整理课堂笔记,透彻理解题材。对各单元、各章节知识之间的内容不注意加以总结、分析,进而达到融会贯通,对于所学的新知识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巩固。很多教师为了增大课堂容量,通常会采取“填鸭式”的授课方式进行日常教学活动,即“老师讲解—学生记忆”的模式,将大部分时间用在知识点的讲解、习题的练习上,而忽视了对南疆地区学生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基础水平等方面的考察。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与现行的教育制度有关,更与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心、意志力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许多因素有关。
(四)经济落后,师资水平不高。
由于地处新疆南部,经济落后欠发达,农村地广人稀,适龄青少年上学路途远;农村家庭劳动力不足,子女多等客观因素,导致家长对子女上学不够重视,甚至不支持等原因;农村学校及县城学校,合格教师缺乏、教师队伍结构失衡老龄化严重青年教师不愿久留、教师素质不高、教师待遇偏低、工作繁重。这就使得很多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状态,这种枯燥、简单的授课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南疆地区学生受地域、师资力量、学习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其对数学的系统学习、理论方法等也未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态度比较懒散、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其无法在数学学习中取得理想成绩,厌学逃学的事情时有发生,能读完高中的已经算是佼佼者了。
二、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热爱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由此可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民族习惯、民族信仰和学习实际水平,是顺利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数学教学的第一步。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紧扣教学大纲,并结合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层次鲜明的教学手法,选取具有民族特色、难度适中、层次鲜明的教学案例,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灵活性,从而在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让学生“乐在其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由此可见,在边疆偏远地区中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保存班级进度一致性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开展梯度化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从而使得数学教学走出“好学生吃不饱,坏学生吃不了”的怪圈。
比如,教师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基础性强、难度偏低、易理解的数学题目练习;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发散性强、难度系数高、难理解的数学题目进行探索、思考,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引导。这种层次分明、梯度明确的数学课堂,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三)巧妙设疑,为课堂添彩。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在边疆地区中学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紧扣教学大纲,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心理、学习规律等多方面入手,设计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和灵活性的手法,巧设疑问,让学生始终带着好奇心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水平。
(四)设定情景,营造学习氛围。
富有情趣、生动灵活、层次鲜明的数学课堂情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所在地区民族学生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选取贴近生活、富有民族特色、代表性强的数学案例,为学生构建立体性、全方位、层次性的真实数学学习环境,从而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的过程中逐步领悟数学的魅力。
(五)了解数学内在美与和谐,提高自主性。
全面、深入了解数学的内涵美,是帮助边疆地区中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的第一步。因此,在数学实践中,教师应将精选教学内容与数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中,感受数学的内在美,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高边疆偏远地区中学生的数学兴趣,不仅是靠精巧的教案、简洁的课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数学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重要性、数学美、趣味性,进而自觉参与数学学习、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难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讲”与“练”有机融合起来,做到“讲”“学”一体,增加数学实践的比重,为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机会。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培养优秀数学人才,要求广大教师做教学的有心人。有意渗透,有意点拨,有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素质才会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数学实践中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在祖国的边疆地区任教,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了解区情、民情,结合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有效、快捷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人人都能在数学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九明.浅新当前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学周刊,2015(4).
[2]毛永聪.中学数学创新教法[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3]任勇.中学数学教学主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