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法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25 22:38俞文华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俞文华

摘  要:面对学生阅读量小、写作能力不高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改进阅读教学指导方式,还要注重解决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将“群文阅读”和“读写结合”两种教学方法融合起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同时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文章在课程改革视域下,着重探讨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融入读写结合法的教学策略,实现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随着传统教学中读写分离的教学问题越来越明显,其带来的教学弊端愈发不可忽视。读写结合法可以帮助教师解决读写分离的教学问题,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开展写作训练,在写作学习中加强阅读积累。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为读写结合法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平台。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将群文阅读教学法与读写结合法相结合,从读、写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群文阅读与读写结合的内涵及教学优势

1. 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阅读是指教师围绕某个议题或者多个议题,引导学生开展多文本阅读的方法。传统阅读模式强调的是单文本的阅读学习,学生一般只是对单篇课文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而群文阅读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教学局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让学生对多个文本进行系统的、整体的阅读学习。

2. 读写结合的内涵

读写结合,顾名思义就是将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同时掌握好阅读与写作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目前,在语文教学领域已经涌现了一些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如随堂练笔、以讀促写、以写促读等。由此可见,读写结合成为了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有利于教师带领语文教学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不再只是单方面地学习阅读知识或者单方面地进行写作训练,而是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 群文阅读与读写结合相融合的教学优势

从读与写的关系来看,“读”是“写”的基础,前者代表的是知识的吸收与积累,后者代表的是知识的输出与表达。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它们可以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相辅相成发挥作用。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有效融入群文阅读教学,两者结合的教学优势是不可小觑的。其一,群文阅读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其积累更多的知识,以读促写,让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积累的阅读知识和素材进行灵活写作;其二,群文阅读属于多文本阅读,学生可以从中提取很多的写作知识,能够推进学生的写作学习;其三,学生通过读与写的学习,可以加强自身对多文本内容的综合运用,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与深化。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读与写的学习技能,教师应该在群文阅读中推进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法的应用策略

1. 根据写作手法,合理设计群文阅读议题

在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学习时,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剖析文本语言的写作手法,在以读促写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该写作手法应用到写作训练中来,以提升学生对这一写作手法的应用能力。为了更大限度地加深学生对该写作手法的认知,让学生灵活地运用该写作手法来进行高水平的写作,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设计议题,并引入多个相关的文本,让学生在群文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写作训练。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课文中提取“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手法,并围绕它来设计议题——“由物及人:剖析人的高尚品格”。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落花生”比喻了哪种品格的人,再为学生推荐其他同样运用了借物喻人写作手法的文章,如袁鹰的《白杨》、张晓风的《行道树》、栾玲玲的《山中的老杏树》等。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手法入手,深入探讨袁鹰依托“白杨”赞扬歌颂了怎样的人物,思考张晓风借助“行道树”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品格,分析栾玲玲在描写山中的老杏树时,对什么样的人物表达了深切的感悟。在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群文阅读学习后,教师可以让他们运用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手法来进行写作训练。学生要先明确自己想要赞扬或歌颂怎样的人物,然后从生活中寻找与其形象相符合的事物,再结合自己积累的素材,写一篇蕴含借物喻人写作手法的高水平文章。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借物喻人的认知与理解,还能以写作为平台,锻炼学生对借物喻人这一写作手法的运用能力。

2. 根据素材积累的需要,开展广泛的群文阅读

课外阅读量与写作素材积累少,这是学生在读写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读写结合的教学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推进阅读与写作训练,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的阅读学习积累更多的经验,还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让学生走出阅读经验少、无素材可参考、无内容可写等困境。开展群文阅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和写作素材的学习需要,指导学生对存在联系的多个文本内容进行系统、广泛的阅读学习。

例如,在教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围绕“我爱读神话故事”这一议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推荐《中国神话故事》这一课外书籍,让学生从中了解各种中国神话故事。学生在自主阅读这一课外书籍时,可以根据语言描写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中国神话人物的具体特点及其创造的神话奇迹,学会对某个神话人物的故事进行系统的复述。基于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让学生写《中国神话故事》的读后感。学生也可以灵活地扩写某个神话故事内容,考查学生对某个神话人物的外貌、神态、能力等方面的描写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在原有的文本内容上扩写一些内容,解决学生无内容可写的问题,让原文成为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重要素材之一,使学生能够灵活地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根据具体的单元主题,开展有效的读写训练

教师一般可以根据某个单元主题来设计群文阅读内容,让学生不再忽略单元主题,也不再只是对单个文本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单元主题作为群文阅读的议题,让学生对单元内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并开展合适的写作训练。

例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教师可以围绕“猜测与推想·阅读之旅”这一单元主题,让学生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这三篇课文进行群文阅读,然后围绕单元习作内容“续写故事”开展读写训练,让学生对这几篇课文的结局展开个性化的想象,编写出与众不同的故事结局。“猜测”和“推想”是学生对该单元展开群文阅读和读写训练的重要手段,即学生可以自主猜测故事的最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并将其具体发展过程推想出来,再将其撰写成一篇文章,达到群文阅读与读写结合法相融合的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读写结合法在群文阅读课堂中的实际运用价值,并努力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推进这两者的有机融合,让学生不仅可以从群文阅读中扩大阅读量,积累阅读经验,还可以将其灵活运用到写作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读写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永燕.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活动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7).

[2]唐蓉.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视野下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探究[J]. 语文课内外,2020(22).

[3]张珊珊. 探究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整合策略[J]. 文存阅刊,2020(12).

[4]王亚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 新课程导学,2018(12).

[5]纪雪玲.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的结合探究[J]. 学周刊,2019(21).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