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以爱为半径

2022-06-23 17:58金梦婷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育者讲台内心

金梦婷

何为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为何为师?

目光从眼前的琐碎挪开,被窗外的暖阳拉远,随着思绪,将时光追溯到人生中普通却又值得时常回忆的几个瞬间。

8岁,我上小学,爷爷说:“囡囡,咱们家两代为师,第三代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

15岁,我上中学,班主任说:“要是以后有人能来接我的班就好了……我看你就挺好。”

20岁,我高中毕业后不久,一份师范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昭示了我的人生方向。

24岁,我大学毕业,虽然依旧在校园里,但身份却是由生转变为师。

为何为师?若实在要给一个答案,那便是因为爱。

爱,能温暖人的心灵;爱,能鼓励人的行动。有人说:有爱才有追求,有对爱的追求,才有对爱的奉献。作为一名教师,我爱教师的职业使命,爱教师的平淡却不平凡。教师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求知若渴、有着五彩斑斓的梦想的孩子,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著名作家魏巍说得好,教师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依靠这种或那种教学法,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教师才被称为高尚的职业。

一、爱师之重任

美国教育家里克纳曾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为教育者树立了两个伟大的目标:使受教育者聪慧,使受教育者高尚。三尺讲台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教师肩负着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接班人的重任。

传道授业解惑,其中最难的便是传道了。所谓道,即认识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判断和选择人生方向的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原则。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传道,就要先有自己的“道”。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迫使每个学生去检点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那种力量,首先就是教育者的人格,他的思想信念,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他的道德面貌的完美性。教育具有示范性,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学生。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对学生来说,身教往往比言传来得更为直接有效,更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因此,在教育重任的背后,是教师自身的不断完善。

二、爱生之多彩

正因经历过青春,才懂得学生现在的美好。曾几何时,我作为学生,也在青春道路上跌跌撞撞地摸索前行。我的老师便是这段路上至关重要的引路人,他们在我磕碰时的一次次伸手,也使我一点点坚定为人师的决心。

如今,我执教两个班,学生九十余人。他们用稚嫩、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周围的世界,并试图用自己还不成熟的想法改变世界。这样的他们,怎能令人不爱呢?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他们敏感而脆弱,稍微照顾不周就难以开出令人满意的花朵;但如果对他们多一点耐心和关爱,也许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各自的特点,因此我始终坚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理想的教育应是善良、慈爱、悲悯的,当教育者开始尊重和敬畏每一个生命,悲悯情怀开始从内心生发,就意味着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在拉近,心灵在贴近中越来越温暖,教育也将会渗透到孩子的血液和生命里,调整和影响孩子的一生。练就强大的内心,从事美好的事业,相信教育有着温润的质地和柔婉的情怀。

三、爱路之绵长

蔡元培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带给学生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体现出来的。教师传道易,学生得道难,这需要人生阅历的加持与时间的积淀。

对教师来说,教育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教室、课堂、讲台是属于我们的“道场”,行走其间,且行且修炼,细细关注,发现自己的内心,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言行。让柔软从心间滋生,进而蔓延至每个鲜活的个体,用心去陪伴和守护孩子的成长。

教育之修行在于舍得,舍得把自己的知识、自己的智慧毫无保留、不计名利地献出,舍得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托付给三尺讲台,舍得把自己的挺拔身子弯成一座桥、立成一架梯。教育之修行在于坚持,无论面对的是骐骥,还是驽马,你永远无法断言他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他会是山顶的那棵松,也许是谷中那丛灌木,抑或是溪边的一棵青草。同时,修行即修“心”,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修炼自己的内心,不断让自己增长智慧,并因此将这样一种感动与感悟传递下去,去温暖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冰心曾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仁而爱人,以學生为中心,以爱为半径,是对教育篇章最好的圈画。时时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兴中学)FF633DD0-476C-4BDB-926A-4EA3F5688B8C

猜你喜欢
教育者讲台内心
品读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安身之所"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讲台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DV校园小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