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以《庀物斋豫暇》为例

2022-06-22 09:41金啸峰
艺术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书籍装帧学时书籍

□金啸峰

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设计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观念的大讨论,对实用设计的教学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实用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并发展的。

一、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概况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核心课程,书籍装帧设计较其他课程而言,具备更宽泛的社会效应和广博的文化内涵,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如今,在世界各国设计教育思潮的交替更迭与深入发展下,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无论在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成果上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二、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均开设有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书籍装帧设计作为一种“多页形态”的平面设计,“源头”实际上是与平面设计同步开始的,具体涉及平面设计中的风格流派、形态结构、字体版式、色彩搭配等领域,因此不能被孤立、片面地看待。信息化时代,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应与其他专业设计课程具有前呼后应的“关联性”(见表1、表2)。

表1

表2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的实施在高职高专院校(学制3 年)一般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本科院校(学制4 年)一般安排在大三学年。由此可见,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与“学”是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课程基础知识的。在学时分配上较常见的为每周4 学时或6 学时,总学时为每学期64 学时或96 学时。

(二)教学内容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基本包含书籍设计概述与历史沿革、书籍的开本设计、书籍的形态设计、书籍设计的构成要素、书籍的封面设计、书籍的版面设计、书籍的插图设计、书籍的工艺设计、书籍的综合设计(书籍设计的从无到有)等专业课程;书籍装帧设计的实训课程内容基本包括印刷工艺、特种材料研究、特种装帧与工艺、产品与输出、现代图书出版行业法规、毕业设计与实训等实践课程。

(三)教学方法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具体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1)讲授法,即结合PPT、视频短片、课程大纲讲述书籍的概念、设计目的、书籍设计发展历史等。(2)演示法,即运用实物、实例展示的方法,如通过教师带到课堂上的范例来剖析演示书籍的开本设计、形态设计、封面与版式设计、插图设计及在设计中运用的工艺、材质等。(3)案例分析法,即运用成功的设计案例来介绍书籍设计的完整流程等,通过逐层分析,让具体设计中的优缺点尽显,令人一目了然。

三、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着重关注的六要点

(一)注重书籍的设计与定位

书籍装帧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有效传达信息,将作者的情感融入书籍这个实体中。正如日本著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认为:“书籍设计的本质是要体现两个个性,一是作者个性,一是读者个性。设计即是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可以相互沟通的桥梁。”

《庀物斋豫暇》是一本围绕“私人文化空间”主题所设计的原创书籍,它源自作者的相关阅读经验和观看体验。从文人的居住空间、家具器物,再到日常生活,参考明代《长物志》的体例,利用手上的图像资源,以期重现一种情境,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相冲突的“新文人空间”。作品通过具体的生活物质资料来勾勒生命的存在形式,呈现出浓浓的“中国味道”(如图1)。

图1 《庀物斋豫暇》设计定位(作者:金啸峰 白俊贤)

(二)注重对书籍符号的捕捉

贡布里希说过:“全书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在所有的设计风格中。”“庀物”是《庀物斋豫暇》设计的主线与标签,同时这两个字也被设计成Logo(如图2),将在书籍的内容及衍生品上进行综合运用。“庀”具有收集之意,通“庇”,可理解为庇护,此外还有治理的意思;收集、庇护、治理,单一的“庀”字就需要一个可以包容这个过程的空间。“庀物斋”就是这样得来的,它是一个“私人”文化 空间。

图2

(三)注重书籍的信息分解

信息分解是将所要表达的设计元素进行“打散重构”,使主题内容更加条理化,具有逻辑性。《庀物斋豫暇》书籍设计在“私人”文化空间设计的大基调下,从中国古画经典中提取元素,在版式处理上进行了有意的设计加工,增加了趣味性。设计的灵感和素材均源自古代,无论文字还是图像,都直接或间接地作为作品的背景支撑,体现在作品上,由信息元素变成内心传达。在设计中,设计者要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分解与提取,便于后期设计中对各要素的把控及运用。

(四)注重书籍的语言与表达

《庀物斋豫暇》的设计灵感源自作者的个人体验,包括中国古代文化、文人创作、文人生活方式、传统器物等方面。其实,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类的书籍,我们常常都在考虑如何呈现或再现的问题,有些文本本身就是很宝贵的资料或者颇有研究价值的成果,它们为各种延伸的趣味提供环境的描述与理论的支持。而一些纯粹依靠视觉证据建立起的图录,本身是“没有性格的”陈列,只是冷冰冰地展示细节,但利用它们丰富的素材,加上文本所构筑的理性框架,可以做出很多极具特色的“不同发挥”。

《庀物斋豫暇》就是把文人的居住空间、家具器物和放松精神的休闲活动,贯穿统一了起来,参考了明代《长物志》的体例,又利用现有的素材,全面地反映古代文人在生活上的态度。也可以说,《庀物斋豫暇》是在用设计内容和设计语言传播一种文人情趣。

(五)注重书籍的形态与定位

书籍装帧设计中设计师要根据书籍的主题内容进行适合的“形态定位”。《庀物斋豫暇》根据主题内容将形态定位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新中式”设计风格,书籍具体的装帧采用了特种纸胶装加内页经折装的装帧形式,全书设计共计343 页(如图3);系列化衍生品包含明信片、书签、帆布袋、展出海报、单页等。

图3

(六)注重突出书籍美学表达

臧克家曾说:“装帧艺术是书籍美学的灵魂。”书籍美学既包含书籍本身主题与内容“智慧启迪”的精神之美,也包含书籍装帧设计中材质与工艺的实物之美,是综合美学的一种展现。《庀物斋豫暇》在内容上传达出“私人”文化空间中器物造型、庭院构建、生活情趣之美,在装帧形式上表现出版式设计、特种材质、装帧形式、系列化衍生品等书籍设计形态之美。

四、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作为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实施的框架起到了夯实基础的重要作用,但在信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仅靠基础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突出课程重点的同时,教师要及时增加教材以外的内容作为“补充剂”,剔除传统教学内容中滞后的部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更新优化课程教学的内容。

(二)融合教学方法

教师应将日常课程与实训、实践课程相结合,带领学生“走出去”。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搬”进特色书店,展开现场教学,对实体书店中的书籍实物进行剖析、分解和归纳,以典型案例为学生的学习指明具体方向。教师还可以将课堂“开”进印刷厂,去流水线上开展实地教学,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一本书具体是如何诞生的。课堂讲授与实地现场授课相结合,既丰富了书籍装帧设计课堂的教学形式,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具体成效。

(三)迭新教学观念

书籍装帧设计师应具备把握时代特征和捕捉时尚信息的敏锐性,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具吸引力的作品。吕敬人先生认为:“当代书籍特征是知识传递的单向性平面结构式趋向胰岛素化学结构式的多元传递发展过程,这是新型书籍表现形态的变化趋势。”随着新媒体的传播与发展,书籍设计的传播模式早已突破“纸质文化”的桎梏,向着多向、分散、多元的方向发展。新时代,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设计者除了要考量语言文字、纸质外观等基本形态的设计,更应该注重和考量动态的、触感的、嗅觉的、听觉的、交互的等多维度的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观念”才能与时代潮流接轨。

长久以来,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甚至有不少学生厘不清其与字体版式设计、插画设计、招贴设计等课程之间的呼应与关系,认为书籍装帧设计课程只不过是在平面设计里做“构成游戏”,最终只需呈现出一本形式上的“书”即可。随着国家对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划分越来越规范,以及教学研究的深入,固有的教学模式被改变。未来的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传授给学生的不单单是一种设计的方法,而是一种书籍设计思维。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把读者感受、启迪读者思维作为教学重点,对书籍设计语言进行多元、综合运用。同时,把书籍设计本身提升到与书籍内容同等的地位,把长远目光投向立体书籍设计、电子书籍设计、项目式书籍设计、环保书籍设计、概念书籍设计等创新领域,展望未来,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书籍装帧学时书籍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美学思想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学习不是“刷学时”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演变及对现代的影响
书籍与少年
书籍装帧设计中内容与形式和谐关系的探究研究
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
海豚出版社举行书籍装帧艺术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