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
【摘要】 辽朝作为多民族政权,面对纷杂的民族关系,为了巩固王朝根基,推动民族融合,文化交融成为一种趋势。诗歌作为汉文化中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用高度凝练概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作为统治者的辽帝王对诗歌的使用,推动了辽代文化上民族的交融发展。民族文化融合在辽帝王诗中主要体现在辽代诗歌特色和思想观念两个方面。
【关键词】 辽朝;帝王诗;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3-004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3.015
一、辽代帝王诗歌特色
(一)帝王诗基本概况
本文以阎凤梧,康金声主编的《全辽金诗》为统计,辽代帝王诗共存八首,太子倍一首,圣宗二首,兴宗二首,道宗三首。
(二)內容分析
1.太子倍诗歌内容分析
耶律倍现存诗一首,题目为《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耶律倍面对契丹内部的皇位斗争,无奈让国,避免了权力更替对契丹政权的伤害。该诗正是作于乘船海上,耶律倍以诗抒发心中苦闷,表达自己对身处环境的不满,想有所作为却不得志的愤慨。一个“压”字,一个“全”字,说明耶律倍面对契丹内部的皇位斗争,纵心有不甘,事实确是无可作为,只能与书为伴,以诗述怀,才能聊以慰藉心灵,可以视为打发黯淡时光之举。“故乡”是指契丹,“外国”是后唐。义宗远走他乡去后唐,此去跨越山海,后唐的明月依旧,却不是故乡,身如浮萍,落叶归根或是极大奢望,“羞”字更是将太子倍可以继承大统却不能继位,心中落差是从山巅直落低谷,去后唐其实是一种对家国的背叛,站在海边,登船出走就再也不可挽回,奈何辽国已不是他用武容身的所在。
2.辽圣宗诗歌内容分析
辽圣宗诗作现仅存二首。第一首《题乐天诗》佚句,诗云:“乐天诗集是吾师。”虽只有一句,已直接表明圣宗喜爱白居易的诗集。辽承唐制,而白居易的诗浅显通俗,写真不假,易读易懂,自然会被需要学习汉文化的辽圣宗的推崇。圣宗将白居易的《讽谏集》亲自用契丹文翻译,并为之作序,命大臣诵读,这其中有对臣子的要求,希望臣属留心时政,注意民间疾苦,不愧是使辽朝走向盛世的雄主。
第二首《传国玺》,诗云:“一时制美宝,千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子孙皆宜守,世业当永昌。”全诗字里行间充斥着圣宗获得皇帝象征传国玉玺以后的喜悦,心里美好的希冀,帝王的豪情壮志,皆已清晰呈现其中。“一时”与“千载”将时间跨度拉大,“美宝”说明传国玉玺的本身的价值不菲,“兴王”代表此物被赋予的重要意义。“中原”即是后唐,“北方”是大辽,一失一归南辕北辙,被圣宗认为国家正统已经易位,天命在辽。“子孙”在这里应是辽国的继承者,“世业”为祖辈打下奠定的万里河山,守既是指保护好传国玉玺,也是要守卫好辽国江山,使辽国绵延不绝。
3.辽兴宗诗歌内容分析
兴宗所作诗文流传于世有两首。第一首《赐耶律仁先诗》,诗云:“自古贤臣耳所闻,今来良佐眼亲见。”诗文虽是残诗,却依旧表现出自己能有贤臣辅佐,是自己和国家的幸事,内心欢喜。诗文中“耳”和“眼”这两个意象,是人的身体感官,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君臣相得益彰,才利于政权稳定,国家机器的高效运转。
第二首《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为避绮吟不肯吟,既吟何必昧真心。吾师如此过形外,弟子争能识浅深。”此诗言辞诚恳,真情流露,希望司空大师不吝惜笔墨,展示自己的诗文。一般作诗不会用同一字表达,而这里连用三个吟字,看似啰唆,实则刚好表现兴宗希望司空大师作诗一首的真情实意。“不肯吟”与“昧真心”,是司空大师心理活动的真实写照,已被兴宗洞察。“吾师”与“弟子”,前者是对司空的尊敬,后者是自己的谦逊有礼。“过形外”是要司空不要顾虑太多,“识浅深”是想见到司空的真才实学。兴宗既有希望司空大师能不吝笔墨,也有将自身文化融于佛理,富有禅机,实在妙不可言。
4.辽道宗诗歌内容分析
道宗诗作现存三首。第一首是被人称道的《题李俨黄菊赋 》,诗云:“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诗文创作背景,道宗好文,所以李俨即耶律俨作《黄菊赋》呈献,虽然内容已佚,但据《辽史》载耶律俨爱好学问,文采不凡,有善于作诗的美名,并且是咸雍进士及第出身,所以《黄菊赋》应是一篇描写黄菊写真写实,文笔极佳的赋文。同时道宗题诗评价,也说明道宗对人才的重视。诗中碎剪金英是色,袖中余香是香也是静,冷落西风是动也是声,且诗一语双关,不仅将菊花的傲然开放,香气袭人尽现,也有《黄菊赋》的妙笔生花和笔墨诗香。
道宗存诗第二、三首诗歌皆为禅诗。其一《戒勖释流偈》:“欲学禅宗先趣园,亦非著有离空边。如今毁相发修行,不久三涂在目前。”其二《赐法均大师》佚句:“行高峰顶松千尺,戒净天心月一轮。”两诗其一:道宗为告诫勉励僧人,以偈语表达,禅味浓烈,富于哲理,有深刻的辩证思维;其二虽仅存两句,诗中的松与月皆是美好高洁品质象征,且构成一幅画卷,峰顶苍松,空中明月,充分赞扬了法均大师的超凡脱俗,淡泊宁静。
(三)基本特点
辽帝王诗歌语言中太子倍与圣宗,诗文平铺直叙,好读易懂,兴宗与道宗诗文具有文采,意境高远。诗歌体裁,太子倍和圣宗存诗为五言诗,兴宗与道宗存诗为七言诗。诗歌艺术手法上,太子倍《海上诗》运用比兴的手法,圣宗《传国玺》为直抒胸臆的情感表达方式,兴宗《赐耶律仁先》是对比手法,《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为欲扬先抑,道宗《题李俨黄菊赋 》和《赐法均大师》则是选择了拟人,寓情于景的手法。
二、辽帝王诗中的思想观念
契丹建国前,作为北方少数民族,发源地位于边陲,气候苦寒,生存环境恶劣,所以民族早期身上体现的推崇武力,勇敢乐战的思想观念,在宗教上则是选择了崇拜自然的萨满教。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东征西讨,契丹建立了一个北控大漠,东至海,西尽流沙的草原帝国。契丹建国后,随着本民族对中原文化的接受程度的加深,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辽帝王诗中也有体现,包括儒学思想和佛学思想。
(一)辽帝王诗中的儒学思想
儒家文化思想体现在多方面,潜移默化下,儒家的宗法思想,正统思想,选贤用贤思想,这些在辽帝王诗中也有所展现。
1.宗法观念
宗法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宗法思想强调嫡长子继承皇位。《海上诗》的内容正有宗法思想的体现。诗文中“小山”代表耶律德光,“大山”代表耶律倍,结果小山压倒大山。从宗法上看,耶律倍为嫡长子,大宗,是辽太祖册封的太子,是皇位名正言顺的继承者,耶律德光为次子,小宗正常没有皇位继承的可能,但是其获得其母述律太后的支持,最终获得皇位。此时契丹汉文化学习并不深入,皇位继承比较混乱,到圣宗时宗法思想已經深入,圣宗为景宗长子,直至天祚帝也是皇长孙继承皇位。
2.正统观念
辽圣宗的《传国玺》就阐释了辽朝的正统思想,该作是臣子骨里将后晋石敬瑭呈献的玉玺送到辽中京后,圣宗心情大好,因而赋诗记录此事。传国玺在王朝正统争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比五德终始说,传国玺则是正统所在,在谁的更好证明。圣宗获得传国玺,无疑给皇权的正统与权威性增加了分量。同时叮嘱辽国的后继者,要守护好传国玉玺,守护祖先留下的王朝基业,使辽国长盛不衰。
3.选贤观念
治理国家,在于君主能否分辨贤臣与奸臣,识人善任,同时通过恩赐,拉拢臣心。圣宗对有功臣子赐诗。萧挞凛在统和十五年讨伐阻卜不臣服的落部,迫使他们纳贡称臣,纳于辽国的统治之下,此为大功,《辽史·萧挞凛传》载:“上赐诗嘉奖”,并命翰林院长官耶律昭作赋记录此事,以彰显萧挞凛的武功。
兴宗《赐耶律仁贤诗》正是对这位贤臣莫大的肯定。那么耶律仁先何德何能让兴宗写诗称赞?耶律仁先有勇有谋,体现在:第一,对宋外交活动,重熙十一年,以北院枢密副使的身份出使北宋,北宋想以增加岁币布匹的方式换回十县范围的土地,也要求去掉议文书中的贡字,耶律仁先以石晋献地,后周夺取,今又想赎回为由,使宋在相争后,议书仍有贡字;第二,国家内政上,体察民间疾苦,重熙十三年,十六年两度上书,请求减轻部落民众的徭役;第三,军事上,重熙十八年辽与西夏再次开战,战不顺,有再一次大败的可能,耶律仁先劝谏兴宗,因而罢兵,守住已有的胜利果实;女真以山川险要,屡次侵扰边境,致使边境百姓苦不堪言,仁先以开山修路的策略使边境恢复安宁。
兴宗赐诗除耶律仁先之外,对身边其他亲信大臣也通过赐诗的手段来表达对他们的信任和恩宠。《辽史·兴宗纪》载:“癸未,赐南院大王耶律胡睹衮命,上亲为制诰词,并赐诗以宠之。”皇太弟耶律重元生子,兴宗通过赐诗,珍宝文物及免除死罪以下罪犯的刑罚,来展示对重元的恩宠。在祭祀仁德皇后时,下诏身边大臣写诗,杜防的诗远超众人居于首位,是以被兴宗赏赐金带。
道宗以诗选才,用来快速识别大臣的才能,从而做出是否可以胜任某一个官职的决定。咸雍六年九月因马希白有作诗的才情,思维敏捷,吏书不能安排出合适的官职,道宗因而下令诏见马希白,躬身测试。
(二)辽帝王诗中的佛学思想
契丹原有的宗教是萨满教,随着民族文化融合的发展,佛教开始在其境内传播。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广建寺院,僧侣人数众多,高僧也被赐予官职,佛教因此日渐繁盛。
兴宗诗《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中司空大师是指学问僧郎思孝,因学识高深且广博,很有文采,被册封为荣禄大夫守司空辅国大师。诗文中“吾师”与“弟子”一词,可见兴宗作为帝王对高僧也是尊敬,足以说明佛教在兴宗朝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
道宗崇佛,其诗《戒勖释流偈》,是将自己本人对佛理的所悟所得化为对僧徒的偈语,朴素生动,内涵禅机。《赐法均大师》,诗中法均大师佛法高深,设坛受戒,甚至吸引北宋佛教徒越境听讲。道宗见其能,所以写诗称赞。诗中同样也有佛理,且意象丰富,境界高深。
三、辽帝王的民族文化融合
(一)崇尚儒学,重视儒家典籍
太子倍推崇孔子,提倡儒学。太祖建朝后,就礼佛还是崇儒询问身边近臣和太子倍,这对于新生辽国政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左右近侍皆是回答礼佛,唯独太子倍首推儒学,尊孔子先师。《辽史·义宗倍传》载:“孔子大圣,万事所尊,宜先。”太子倍的想法深得太祖的认同,因而将国家祭祀大事交付于太子倍。
道宗重视儒家典籍,学习五经。在即位后,颁布五经传疏,且设置博士,助教一人,作为顾问。清宁十年,道宗下诏要求儒臣对乾文阁里的儒家书籍,进行勘验校准,去除错漏。大安二年,下诏命权翰林学士赵孝严、知制诰王师儒等为其讲解儒家经典五经。道宗自身学习儒家经义的同时,也要求学习儒家文化的大臣,努力研究学习五经经义,增强自身的内涵修养。大安五年,又下诏学习儒学的臣子,要用心研习儒家经义,认识其中蕴藏的深刻道理。
(二)采用中原政治制度文化
太子倍用汉家礼法治理东丹。天显元年,辽太祖灭渤海后,立东丹为属国,太子倍主政。《辽史·义宗倍传》载:“建元甘露,称制,置左右大次四相及百官,一用汉法。”太子倍治下东丹国每岁纳贡千匹马,十五万端布用来供养宗主国契丹。可见太子倍了解汉族礼法制度,能够控制和抚慰征服后的渤海人民,让其纳贡,少生事端,因而太祖将耶律倍安排在东丹收服民心。
圣宗虚心纳谏,且取得上行下效的良好效果。在承天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指派马得臣做年幼圣宗的侍读。圣宗阅读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三纪,马得臣则选取三位帝王可借鉴的事迹进谏;圣宗南伐北宋,又进言有三条,一是不杀降,二是不冒进,穷寇莫追,三是三心二意的小人要另当别论。这两次进言圣宗完全采纳。在圣宗的影响下,太平七年十一月,有三位大臣,分别是匡义军,保宁军,广德军节度使一起奏疏圣宗,请求选伴读。
兴宗在重熙五年将辽朝科举考试中的殿试设为定制。《辽史·兴宗纪》载:“御试进士自此始。”在重熙五年的科举考试的殿试中,兴宗亲自以诗《日射三十六熊赋》《幸燕诗》为题,考较应试及第之人。进行科举,选拔汉族进士做官,用殿试的手段使汉人士子成为契丹天子的门生,密切了天子与汉臣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汉族群体的统治,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一项重大举措。
四、结语
从民族文化融合视角下,看待辽帝王诗,可以发现帝王诗歌中展现的特色,前期太子倍和圣宗,诗歌好读易懂,五言体裁;后期民族文化融合加深,兴宗与道宗的诗歌更具有文采,七言体裁;并且帝王诗中运用了拟人,寓情于景等艺术手法。同时帝王诗中展现出的思想观念也在揭示大家要多角度理解诗歌的内容,发现帝王诗歌中蕴藏的真实社会生活场景,帝王治国理政手段的展现,是不可忽视的研究辽史的重要资料。辽代帝王民族文化融合,无论是对于儒家文化的学习,还是采用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文化,其作用多为加强对汉民族的控制与拉拢,从而更有利于巩固自身的统治,保持政权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周惠泉.辽代文学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3,(02):77-86.
[2]田意可.论辽代帝王后妃诗[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92-95.
[3]黄震云.论辽代诗[J].文学评论,1994,(01):29-40.
[4]郝庆云.汉家诗韵辽国声——辽代诗歌简介[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1,(06):120-123.
[5]張晶.不应忽视的辽代诗歌[J].文史知识,1992,(02):13-18.
[6]黄震云.辽代的文化风貌和文学关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01):68-75.
[7]田同旭.论金元帝王诗与民族文化融合[J].民族文学研究,2008,(02):128-133.
[8]陈述.辽代的诗歌词曲与小说戏剧[J].文史哲,1986,(01):60-67.
[9]郑毅.民族融合进程与辽代佛教繁荣[J].学理论,2015,(29):70-71.
[10]舒习龙.辽代的民族融合与历史文化认同意识[J].学术研究,2010,(12):107-111+160.
[11]李颖异.民族文化融合视域下的全辽诗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20.
[12]韩聪.辽代的民族融合及其影响[D].烟台大学,2017.
[13]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7.
[14]林鹄.南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15]阎凤梧,康金声.全辽金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