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摘要】美国民族结构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苗族人口,他们大多是20世纪70年代为了躲避战乱而移民的。作为外来民族,他们面对的生存环境与之前是截然不同的,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来适应移民后的生活,无论是对自身进行系统的调整还是采取家族联盟的形式,都是以为本民族谋取更大发展为前提。
【关键词】美国 苗族移民 文化融合 家族 同姓禁婚
【中图分类号】D996.1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不过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特殊民族,一些西方国家也生活着一定数量的苗族人,尤其是美国,苗族人的数量大约超过30万。作为移民,他们在美国接受教育并且努力生活,甚至有一批佼佼者还有幸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在多个领域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他们是如何打破种族间的界限,借助当地文化壮大自己的,又是怎样在前进的道路上维护本族文化的纯粹性的呢?深入探索其中的原由,必然能够收获不小的启示。
以亲类为单位的家族活动
苗族的家族体制并没有与时俱进而是延续传统的父系社会的习俗,父亲仍然是整个家族的最高管理者,负责家族中的各种问题,而女性的地位则相对较低,甚至没有发言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苗族的家族结构按照亲疏远近的原则大致可分为几个层面:首先,以家庭为整个家族中最基本的单位;然后是将直系血缘归为一类;最后便是家族,同一个祖先的群体可归为一个家族,那么便可得出“家庭—亲类—家族”的族内体系。
苗族有着和汉族同样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家庭在整个民族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民族起源于群组生活,而整个家族强大与否将直接决定着家族与个人的切身利益,尤其像苗族这种移民的外来种族,没有任何权势与地位就更需要依仗整体的力量来保护自己。苗族为了躲避越南战争才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迁徙到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虽然免受战争的迫害,但背井离乡的生活并不容易,不但要维护本民族文化的纯粹性,更要努力与迁入国的文化相融合,以谋得更长远的发展。
纵观当下苗族人的生活习惯与状态,无论是生活在中国的苗族人还是生活在美国的苗族人,都基本完好地继承了苗族传统的习俗和文化,将具有本族特色的祭祀仪式延续至今。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饱尝了流离失所的痛苦之后,这个民族不但没有被打败,反而还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坚持着自己的信仰与价值观。①每个苗族人都具有非常强的民族荣誉感,并且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维护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
在苗族的传统中,如果族人正常死亡,灵魂便会到祖先那里集结,不但生生不息更能保护在世的其他族人;如果族人是非正常去世的,灵魂就会演变成恶鬼,骚扰并且伤害他人。尤其是遇到自然灾害或者战争,这种恶鬼就会更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苗族人就会举行“扫伤”仪式,以祭祀这些鬼怪,保护当下族人的健康与平安。通常情况下,会在农历九月或春节期间进行“扫伤”仪式,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这种习俗也一直延续到今天。主持“扫伤”仪式的通常是族内比较有声望的巫师,选择一棵树,将祭祀用品用草绳悬挂到树上,祭祀的家族则要围绕这棵大树转圈,然后巫师手持一只鸡举过祭祀人的头顶并令其旋转,直到达到驱赶邪气的圈数之后停止。而这只用于祭祀的鸡则由这场祭祀所针对的死亡人数来决定是在室内被煮熟吃掉还是在室外。如果死亡人数过多,无论天气多么恶劣,“扫伤”仪式都必须在室外进行,且进行鸡的蒸煮;如果死亡人数较少,则可选择室内。在整个仪式中,每个族人都必须内心虔诚。
在“同姓”层面上的家族组织
对“家族”的重视,令苗族人特别看重“同姓”人。即便他们没有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甚至并不相识,但只要同属一个“姓”,在苗族人心中就会被认定为一家人。
苗族从古至今都坚持“同姓禁婚”的原则,而且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甚至世界各地,只要是苗族人,都必须遵守这样的制度,姓氏不同的人才可以结合。追溯过去,苗族的祖先最早设立的是“家族内禁婚”的制度,也就是同一个家族的人不可以结为夫妻,这与中国近亲不可结婚的制度是非常相似的,也是出于对本族后代延续的考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战争的破坏,令苗族内部出现了不可控的分化,不但居住的地区不同,甚至都不在同一个国度,过去“族内禁婚”的制度也就慢慢演化成了“同姓禁婚”。而苗族的“姓”其实是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隐藏在汉姓背后的苗族姓氏则代表了他们族内的血缘和家族关系,较为复杂。
移民之后,苗族人会接受居住地的文化教育,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族内文化的延续和发扬。而且,苗族制度对当代苗族人的约束力是非常大的,即便是接受过高等级教育的两个同姓的苗族人想要结合,也会被本族人反对甚至阻止,就算他们坚持也必然会引起族内的风波与非议。理论上,在经过多年的繁衍之后,即便是同姓的苗族人他们的祖先都已经无从考证了,自然谈不上血缘关系,不过苗族中“同姓禁婚”的传统思想却是根深蒂固的,这种强大的集体意识俨然已经升级到了民族文化当中,影响着生活在美国甚至世界各地苗族后代的生活。②虽然维护本族文化的纯粹性是不可厚非的,但与时俱进的思想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苗族的情况,笔者则认为可能是因为迁徙令其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导致苗族失去了安全感,害怕被同化,害怕属于自己的文化逐渐消失,以至于整个民族都不复存在,所以才固执的认为只有团结互助、维护传统才是本民族得以长远发展的唯一办法,进而忽略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社会进步,如果故步自封,苗族也不可能壮大和发展,所以从各个方面来讲,生活在美国的苗族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但他们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借助美国的土壤与文化来壮大自己的力量。美国,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并且注重保护人权,所以为苗族人提供了足够自由的发展空间,并尊重他们的传统。
在美国社会的鼓励之下,苗族成立了专属于自己的家庭协会,用以讨论本族内比较重大的事情,解决纠纷或者分享资源等。久而久之,这种协会的形式便得到了普遍认可,其不但成功拉近了各个族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增强了大家的归属感。③负责族人事物的父系长辈会定期召开代表大会,进行族内事务的统一汇报,针对阶段性的问题总结发言并给出解决意见;会议之后再分小组讨论,也可以提问,每个代表都有权利和义务进行解答,令整个过程显得非常正规且民族化。这个协会最具意义的地方就是能对当地苗族后期的发展动向、预期目标给予设定,不但团结了整个家族,还增强了每位成员的存在感,同姓家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得到了非常完好的保护。不同“姓氏”家族之间的代表大会意义都是不一样的,但为了生存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却都一样,所以在号召族人方面,不同家族都本着“求同存异”的大原则。
信仰是少数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对于生活在美国的苗族人而言,家庭文化就是其信仰的基础,对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一个移民的少数民族,在美国这片陌生土地上生根发芽所依靠的就是整个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这层坚硬的屏障支持着苗族人在异地他乡努力耕耘,为个人和家庭的生活不懈努力。一旦某个苗族成员取得了成就会变成整个家族乃至民族的骄傲,其在族内的地位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苗族人想要在美国社会中工作、成家立业,更离不开家族的帮忙,家族会利用社会关系网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尽量让他们不那么孤立无援。
不过,个体与家族间的关系永远都是互利互助的,换言之,家族可以为个体牵线搭桥、摆平一些困难,个人也必须懂得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维护整个家族的荣誉。这一点与美国文化则刚好冲突。④美国社会宣扬的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每个苗族人都可能面对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在其不断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应对家庭甚至整个家族的要求,并且努力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些时候还必须在个人与家族之间进行选择。
从很多实际例子中可以发现,当一个苗族人在面对家庭和个人利益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倾向于维护家庭的利益,以保证整个民族的顺利发展。因为,苗族人自小就接受了苗族文化的洗礼,民族意识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不可动摇。一批又一批苗族人慢慢成长起来,他们对血缘关系和家族的认可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同时背负着促进民族发展的使命。因为他们深深明白,对于美国他们始终都是外来人,要想在这片土地上幸福的生活下去,就离不开整个家族的庇护,所以只有家族更加强大,他们所能享受到的权利才会更多,生存才更有保障,强大的凝聚力是他们最有力的武器。
以家族联盟为特点的苗族组织
为了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由不同姓氏的家族派出一位代表组成“十八姓苗族协会”,所有家族在这个组织中都享有平等的地位,不分高低贵贱,具有同等的发言权。
社会的进步和美国的强大令苗族人深刻认识到,仅仅依靠同姓家族内的强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联合起整个苗族才能够更具影响力,这样不但能够扩大苗族人的社交网,还可以应对来自于外界的挑战和威胁。美国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更令其变成了一个“大熔炉”,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其他民族所吞噬。⑤所以“十八姓苗族协会”便顺势而生了,并且深得人心,将整个苗族的力量团结起来,才能为本民族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十八姓苗族协会”所讨论的问题是比较宏观的,就像一个国家的政府一样,讨论的是整个苗族所面临的危机与问题,鼓励各家族代表积极发言,收集族内的意见,然后反馈给本家族的领头人。领头人则组织本家族内的代表大会进行问题探讨和方案的总结,并将最终结果传递给每个家庭。协会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解决家庭矛盾、婚外情、离婚、家族内外纠纷和冤情等问题,尽量平衡民族内部的关系,以保证出现危机时能够一致对外。这种模式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民主思想,或多或少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但核心就是以集体利益为大前提,重视的是民族整体的荣誉。
作为一个民族最高阶层的政治组织,“十八姓苗族协会”有着严格的纪律、流程与规范。首先,协会设秘书长一职同时担任调节委员会的首席主席,调解员则从各家族代表中甄选,秘书长与各代表负责调节制度的设定,由调解员负责执行。通常情况下,当苗族家庭间或个体间发生纠纷,第一时间就会向“十八姓苗族协会”求助,其所给出的意见都是依照苗族习俗与文化拟定的,容易被接受且有说服力,且美国政府已经正式承认过“十八姓苗族协会”的权威性。
由于对协会的认可度高,苗族人以能够在协会中工作为荣,所以特别认真地对待自己所负责的事物,并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例如召开代表会之前,代表们需要进行充分的会前准备,开幕之后首先是点名程序,然后是积极的发言与讨论,结束后还要有正式的闭幕仪式。会上提及的家族问题,大会还会借助不同的渠道在家庭成员间收集意见并进行汇总,且以书面形式上交给大会,然后再下发给各个家族,促进大会成果的普及。大会期间还会针对纠纷进行调节,每位调解员都认真地进行事件缘由的调查,在尽可能尊重当事人确保不侵犯他人隐私的前提下完成任务。调节过程一般情况下只允许当事人旁听,但非当事人因特殊原因需要旁听的可向大会提出书面申请,在审核通过之后方可旁听。在旁听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不得给当事人拍照,不能记录细节,不能在新闻报纸等媒体上传播甚至宣扬等。调节过程就像法院审理案件一样,必须按照规章流程进行,并且保证严肃公正。纠纷的情况不同,当事人也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出现情绪激动并无法与对方达成统一意见的状况,这时调解员就必须按照苗族习俗与文化传统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并做出惩罚的决定,处罚等级以苗族协会制定的为准。
结语
战争迫使苗族不得不迁徙异地他乡,但其对本族文化纯真性的保护和大胆的尝试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文化的融合与转型会涉及到整个民族的利益,苗族人在这个问题上所做出的努力为其他移民民族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作为移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迁徙,在新的土壤上要完成不同文化间的融合同时又不失本民族文化的纯真性是一件何其困难的事情,但苗族人却处理的非常好,并且尽可能保全了整个民族的最大利益。首先,每个苗族人自小就接受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文化教育,民族价值观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即便后期会接触到美国的教育甚至高等教育,都无法动摇民族荣誉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其次,苗族人认为民族荣誉高于个人荣誉,脱离了民族的个体会失去庇护,利益自然也无法保障,只有凝聚在一起,才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最后是强大的民族信仰,让他们在面对外界影响和诱惑的时候不至于迷失本性,坚持苗族传统的规章制度,在与当地社会相融合的基础上,保持苗族自身的特性。
时代的发展令很多传统文化失去了一部分意义,但苗族并没有因社会的进步适时得进行自身风俗习惯和文化素养的改革,固守陈规固然能够令苗族文化保持原汁原味,但却脱离了实际,这样的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存在更完美的解决途径呢?从批判性的角度分析,苗族如今仍然沿用的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父系体制,这种制度早就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十八姓苗族协会”里面的代表也都是男性,所以在解决有关女性问题或者讨论与女性利益相关的问题时都会做出一些主观性判断。女性在苗族社会中依然不具备发言权,也无法享受与男性一样的社会地位,即便协会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准备选派一些女性代表,但因为受到“同姓禁婚”制度的约束,本家族中的所有女性其实都是其他家族的女儿,那么面对娘家与婆家之间的纠纷时,她又该进行怎样的抉择?
虽然移民的本质是相同的,但不同民族间的习俗、价值观和经历却千差万别,苗族的情况是否适合其他群组的搬迁还需要考证。但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间的融合问题确实成为很多少数民族的困扰,怎样才能在保证自身文化纯粹性的同时又能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并共同发展呢?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更需要人们继续探讨与思考。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本文系中国教学学会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AFLE0112023)
【注释】
①吴晓萍,何彪:“美国苗族移民的社会网络关系”,《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第6~13页。
②吴晓萍:“‘根文化对跨国移民民族特性的影响─美中苗族文化交流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③柯琳,杨胜文:“论当代美国苗族民歌传承中的本土现代性”,《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第3期,第71~77页。
④王薇:“历史书写与身份追寻:美国苗族作家创作”,《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第60~64页。
⑤吴晓萍:“美国苗族移民的巫师信仰和实践”,《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67~70页。
责编 /张蕾 徐娟(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