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婷婷
摘要:中职院校的教育,是更加有目标性的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中职院校的就业导向下,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等方面有着更加高的要求,为了使得学生在完成专业的学习后,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要求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健康教学,通过体育项目的学习锻炼,有效实现就业导向下的中职体育健康教学。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体育教学;健康教学
引言:早在2018年,我国教育部门就已经发布了关于要求各个学校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现学生健康素质提升的相关意见,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更应当首当其冲,以达成对同学们的身体素质的培养为基础要求进行体育教学的安排和实施,帮助学生造就健康的身体,为之后在岗位上的工作打好身体素质的基础。
一、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目标
为了更加适应中职院校的就业导向下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实现自身健康的发展,为学生投入工作中的体能打下坚实的基础,中职体育教学需要对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开展的方向进行强有力的改革。其重要改革目标应为:致力于学生体能与耐力的发展,以学生的健康的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教学内容的开展。
二、就业导向下体育教学中健康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1、根据不同专业设置教学安排,保证职业需要
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教学的开展,应当更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他们职业对体育技能或身体素质的需求分别制定相关安排,使得体育教学所呈现出的教学成果能够与他们的职业的需要高度的吻合,实现健康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的特征,分析其专业特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对他们的体能分别有怎样的要求,例如电商专业的学生对体能要求相对较低,但由于他们的职业长时间久坐,长时间的专注,需要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安排时适当加入拉伸、放松的练习内容,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专业课的疲劳,有了这些拉伸放松技能,学生在之后投入工作中,也能抽出空闲时间,自行进行拉伸和放松的动作的练习,真正实现中就业导向下的体育教学的健康教育。
2、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
在就业导向下的体育健康教学中,改变体育教学的形式的教学法是有着较高益处的一项体育教学的方法,教师需要通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对不同专业学生不同的环节的设置,通过不同类型的体育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还能结合各个专业的特征,实现健康教育。并且丰富的教学形式会因为更加贴近学生自身了解的内容,会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活动的参与,学生会体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
例如对于机电、机械工程等同类型的专业,他们专业需要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并且对于学生的各方面的协调性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安排时,可以给该类型的专业的学生设置更多训练体能和协调性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在训练后身体素质更加满足该职业的要求。对于空乘等服务业的学生,受到他们职业要求的影响,教师便可以将常规的体育训练替换成礼仪训练、体态调整训练、协调性训练等,帮助学生们懂得更多的礼仪常识,形成更加得体的体态,为他们参与工作后更好的完成所对应的服务行业更加有益,对其身体的健康也有积极作用。
3、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心理综合素质
健康教学从来就不只是身体方面的健康,还需要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对于学生自岗位中的发展也尤为重要,只有学生同时具备良好的身体状况且具备较高的心理综合素质,对于岗位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学生才能更加冷静的处理。所以在中职院校的体育健康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也是一大重点。以赛促学的方式,可以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比赛中锻炼出强大的意志力,和更加坚韧的内心,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心理综合素质。
例如在进行日常的跑步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将常规的短跑训练,更换成,小组接力比赛,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比赛,有利于学生提升集体荣誉感,接力比赛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练习中更加努力,以更加快速的方式获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成长。并且在一次次的这类型的小比赛中,学生会不停的经历失败和成功,经历顺利和不顺利,在一次次的不同的经历中,能够实现对学生意志力的打磨,使其铸就更加强大的内心,和更加健康的心理情况,实现体育教学中的对于心理健康的教学。
总结语
在职业导向下的中职体育健康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各个专业进行深入的了解,了解他们目前学习的内容,了解他们岗位对人才身体心理素质的要求,在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善于结合各个专业的具体需求进行体育项目教学的安排和开展,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实现在所学专业中更加有益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1]陈高容.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差异化游戏的运用[J].运动精品,2021,40(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