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觅
叶小鸾,字琼章,又字瑶期,乃明末文学家叶绍袁和沈宜修的第三女。她生下来才四个月(一说六个月),因家贫乏乳,于是便送往舅父沈自征家抚养。叶小鸾幼即灵慧,三四歲时,经长辈口授《万首唐人绝句》《花间集》《草堂诗余》诸词,“皆朗然成诵,终卷不遗一字”,四岁能诵《离骚》,十岁归家,十二工诗,十四能弈,十六能琴,兼工书画。其诗词灵秀清美,有大家风,无脂粉气,清代词学家王昶将她誉为“明代闺阁第一人”。
除了天赋异禀,叶小鸾还具有绝世之姿,惊人美貌,在襁褓中已经“眉目如画,宛然玉人”,初长成时更是惊艳了父母家人。母亲更以最清新优美的语言来赞美她:“儿鬒发素额,修眉玉颊,丹唇皓齿,端鼻媚靥,明眸善睐,秀色可餐,无妖艳之态,无脂粉之气。比梅花,觉梅花太瘦;比海棠,觉海棠少清。故名为丰丽,实是逸韵风生。若谓有韵致人,不免轻佻,则又端严庄靓。总之王夫人林下之风,顾家妇闺房之秀,兼有之耳。”而她的父亲、姐妹、舅父,也对她的美貌不吝赞美之辞:“十七年袅袅素姿,亭亭香阁。”“佳人真绝代,迟日照新妆。”“桃花白雪娇随母,柳絮因风肯让男。”而她又生性仁厚,识见明达,从不恃宠而骄,与兄弟姐妹素来友爱,还悉心指导贴身婢女诗词,使之精通文墨。因此,小鸾为父母钟爱。
明代以前,虽然也有女性作家在历代文坛闪耀一时,汉代有班昭、蔡琰,魏晋南北朝有左芬、谢道韫、鲍令晖,唐代有薛涛、鱼玄机、李冶,宋元更有李清照、朱淑真、魏夫人、张玉娘、管道升等,但晚明时期,才女及作品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前代。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统计,汉魏六朝共有女性作家三十三人、唐五代二十二人、宋辽四十六人、元代十六人,总共一百一十七人。但明代女性作家近二百五十人,超过以往历代人数的总和。这是因为晚明时期,王阳明心学崛起,其后继者李贽则提出“童心说”。徐渭的“本色论”、汤显祖的“至情论”、袁宏道的“性灵说”、冯梦龙的“情教说”在当时都具有深刻影响。晚明文学对“情”的重视逐渐冲破了“理”的藩篱,认为好的文学是人的内心自我的真实表达,强烈追求个性解放,而女性文学强调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敏感,与当时文学强调的重点相契合。文学家们开始重视对女性的文学教育,并热衷于研读女性诗词,大力推赞女性才情。正因为如此,当时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涌现出一大批女性作家。
叶小鸾的诗词文婉雅秀丽、清新灵秀,毫无纤媚之态,也无浓艳之辞,而偏向明洁幽静,清幽出尘,宛然有超逸萧散的林下之风。她深受李清照的影响,精于炼字,而意象选择上又偏向清新,自然清雅,轻巧明丽。
虽然晚明张扬个性,重视人的天性,不少文学家对女子的聪明才智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毕竟并没有真正把女性从现实生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而女性思想得到启蒙,智慧得到开发,却仍找不到施展才华的平台,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仍然被限制在家庭之中。叶小鸾也是如此。
叶小鸾性高旷,厌繁华,爱烟霞,通禅理。虽然小鸾不能像男子一样去游览各地,见识名川大山,但她对山水依然充满了神往和憧憬。明代佛道思想广为盛行,平日里小鸾和姐妹们除写诗、作画、弹琴外,还开始参禅礼佛。由于现实的不自由,使得她渴望能有一方安放心灵的仙境。山水之思和游仙之意结合起来,这让她的诗词隐然有清幽出尘之感。
然而,如此出众的美才女却在婚前五日猝然病逝,年仅十七岁。她的离奇死亡至今还是个谜,不少研究者认为是小鸾心理上对婚姻的抗拒导致。本书也持这一观点。
叶小鸾与姐妹们的创作都是写完之后即投入诗筒。后来,叶小鸾去世之后,父亲叶绍袁在诗筒之中整理出她的遗作,编辑为《返生香》。舅父沈自炳为《返生香》作序,在序言中说:“《十洲记》曰,西海中洲上有大树,芳华香数百里,名为返魂,亦名返生香。笔墨精灵,庶几不朽,亦死后之生也,故取以名集。”叶绍袁将《返生香》收入了《午梦堂集》中,流传后世。
在叶小鸾研究中,有一个有趣的观点,即认为叶小鸾就是《红楼梦》林黛玉的原型。叶小鸾曾作下《莲花瓣》一诗:“一瓣红妆逐水流,不知香艳向谁收。虽然零落随风去,疑是凌波洛浦游。”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词“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等似是脱胎于此吧。《红楼梦》七十六回中,林黛玉与史湘云月下联诗,黛玉所对的“冷月葬诗魂”也可能是由叶小鸾的“勉弃珠环收汉玉,戏捐粉盒葬花魂”诗句化来的。叶小鸾与林黛玉同为十七岁夭亡,又同是明慧灵隽、风露清愁、孤高自许的少女,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又曾与叶小鸾的六弟叶燮往来甚密,因此,也有研究者认为,叶小鸾就是《红楼梦》中“世外仙姝”林黛玉的原型,也颇有几分可取之处。
谭正璧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中说:“每个著名的女作家的身世都带有浪漫的意味,仿佛她们本身就是一篇绝妙的文学篇章,而她们的作品又是她们身世的写照。所以即使她们的历史一字一句都无存,只要作品留存,我们便可窥见她们身世的一斑。”关于叶小鸾的研究资料并不多,而且目前市面上也还没有一本研究她的专著,本书力争从叶小鸾的诗词和《午梦堂集》的相关研究资料中,还原一个晚明时期真正的绝代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