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纺织专业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探讨
——以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6-20 13:08王曙东
纺织服装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百万扩招生源纺织

王 可, 马 倩, 王曙东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发展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举措,使更多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2019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扩招生源主要包括普高类(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职业类(应届和往届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和社会大类(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三类。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质量为先”的工作原则。为主动适应高职扩招后生源多元化、发展需求多样化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保障质量型扩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职业院校主动适应高职扩招新要求,全面改进人才培养全流程、各环节,做好扩招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但是,目前高职扩招生源的培养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扩招生源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等仍存在问题[1-3]。在此背景下,基于扩招生源的多样性,实施满足不同生源需求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我校(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社会化招生专业为例,探索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纺织专业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

一、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纺织专业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现实基础

1. 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我国纺织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只有完善人才支撑体系,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动力[4-5]。但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全国102个定点监测城市的调查显示,2020年二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中,与纺织行业相关的就有纺纱工、织布工、纺织染色工、缝纫工、缝制机械装配调试工、机修钳工、质检员、产品质量检验工程技术人员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已成为当前纺织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6]。

2. 高素质纺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急需高职扩招

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的纺织工业在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压锭”、职工下岗等阵痛,社会对纺织行业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的层面上,学生对纺织服装专业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后的前景不甚了解。虽然目前我国设有纺织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约200所,高职院校约290所,中职院校约900所,但是近几年各校普遍遇到了招生困难的情况[7]。纺织行业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截至2018年,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从业人数为1 103.2万人,占全国工业从业人数的9.6%[8]。因此,可以依托高职“百万扩招”契机,创新纺织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纺织企业现有在职员工的职业教育,使其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要求。此外,高职“百万扩招”还可实现纺织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也可吸引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接受纺织职业教育,助力纺织产业队伍建设,提升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9]。

3. 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是纺织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纺织专业扩招生源在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等方面与普通高考生源均存在差异,如何按照《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原则,精准实施适应和满足不同类型及层次扩招生源需求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是为纺织行业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人才支撑的现实路径[10-11]。

二、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纺织专业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探索

我校是苏北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根据《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试行办法》(苏教职〔2019〕9号)文件精神,我校自2019年起在现代纺织技术、服装工艺与设计等专业试点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探索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制定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培养目标

根据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棉、丝绢和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行业,以及毛、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行业的纺织工程技术人员、纤维预处理人员、纺纱人员、织造人员等,能够从事生产工艺制定与实施、生产管理、质量分析与控制、设备维护与保养、原料与产品质量检验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2]。

学情分析显示,我校招收的2019级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社会化生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来自于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江苏双山集团等区域知名纺织企业的在岗职工;另一类是有志于从事纺织行业工作的退役军人和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大多为往届高中毕业生。通过对在岗职工生源的职业面向以及其他生源的职业特质测试结果分析,我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社会化生源面向的岗位群主要有纺织工艺员、纺织设备管理员、纺织品设计师、纺织品检验员和纺织贸易业务员五类。因此,在国家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共性培养目标基础上,根据社会化生源的不同职业面向,将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社会化生源分为工艺班、设备管理班、设计班、检验班和贸易班等5个类型授课班级,实施小班化教学,并制定个性化培养目标(见表1)。

2. 构建分类培养分层教学课程体系

学情分析显示,我校招收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社会化生源中,在岗职工平均年龄39岁,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清晰的职业规划,但文化基础较弱;其他生源的平均年龄为28岁,他们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新知识、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强,但对纺织专业了解较少,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不够明确。针对两类不同生源的分类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构建不同职业面向的分类培养课程体系(见表2),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国家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开设,专业拓展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面向或职业规划选择一个模块学习,然后对两类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见图1)。

表1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分类培养目标

表2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分类培养课程体系

图1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方案设计框架结构图

3.采取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

针对企业在岗职工,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校内教师和企业技能大师共同组织教学,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针对在岗职工学习时间不固定、难以统一集中授课的问题,借助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等平台开设线上课程,在岗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自主进行基础理论学习,教师通过线上远程辅导,使学生做到对相关纺织知识和技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为提高在岗职工的专业技能,通过送教上门,将纺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以“师带徒”方式传授给学生,在提高在岗职工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校企融合共生共长。

针对退役军人和农民工等往届高中毕业生对纺织行业认知较少、不熟悉生产一线等情况,采用认知、模拟、体验、实战四层递进式教学模式。首先,通过“纺织导论” “纺织专业职业认知”等课程,并借助我校纺织服装文化展览馆的文化传习作用,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在校内一体化教室对“纺织材料检测”“纺纱工艺设计与实施”“机织工艺设计与实施”“织物分析与小样试织”等专业核心课程的理实一体化学习,使他们掌握现代纺织综合技能;再次,通过选修不同的专业拓展课程,掌握不同职业面向所需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并通过在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校内研发、打样和营销等中心相关岗位实习,进一步培养职业能力,为就业作好准备;最后,通过校企双向选择,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全面掌握相应岗位的技能,并成功就业。

4. 完善分类培养分层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企业在岗职工,我校与合作企业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长和企业总经理为共同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及由学校教务处、纺织服装学院和合作企业人力资源部、生产技术部等部门组成的工作组织机构,研究和出台了教学管理方案,采用多维管理,构建了以合作企业评价为主,督导、学生、教学部门测评为辅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以及学生、教师、企业和社会多维同评的学生评价体系。举办操作运动会,对所有在岗职工生源按照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进行理论和技能测评,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省赛和国赛,依托行业竞赛检验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退役军人和农民工等往届高中毕业生,除了在课程学习阶段的过程评价和考核外,还根据学生职业面向,依托全国纺织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平台,按照相应国家职业证书要求进行培训,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纺织服装类职业院校学生纺织面料设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纺织面料检测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跨境电商职业能力大赛等专业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指导学生将课程作品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匠精神。

5. 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实施效果

通过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实现了企业在岗职工和退役军人、农民工等往届高中毕业生的“双优”培养效果。例如,我校纺织2041(春)班江苏悦达纺织集团学生在2020年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纺织行业织布工(剑杆织机)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以江苏省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全国棉纺织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纺织2042(春)农民工学生通过参加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锻炼,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获得授权近10项,成功创办苏州际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医用口罩、防护服、手套等产品加工和销售工作,在2020年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结语

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纺织专业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国家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共性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化生源的不同职业面向,制定个性化培养目标,构建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组成的分类培养课程体系,并对企业在岗职工,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针对往届高中毕业生,采用认知、模拟、体验、实战四层递进式教学模式。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可以实现企业在岗职工和退役军人、农民工等往届高中毕业生的“双优”培养。但是,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纺织专业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某个院校、专业或者任课教师是很难深入推进、有效组织和扎实开展的,必须依靠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和社会化生源的共同参与,紧密围绕地方纺织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培养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分层教学模式,精准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并不断反馈和改进,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百万扩招生源纺织
澳洋纺织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百万扩招”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
百万扩招政策下高职教育的应对与转型
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百万扩招”任务的责任分解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