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雪, 辛斌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上海 201620)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1],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3],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我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了响应教育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号召,积极组织各学院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纺织测试新技术是纺织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也是体现纺织行业发展水平的载体。我校将“纺织测试新技术”设为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特色选修课。该课程既是一门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学科与纺织学科的交叉课程,也是一门以人为中心、以纺织材料为媒介、以测试设备为基础的系统工程课程。围绕纺织品测试新技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方法与误差,纤维长度、卷曲和热收缩测试,纤维线密度、成熟度和异形度测试,纺织材料强伸性能测试,纱线捻度、毛羽和直径测试,纱条不匀和疵点测试,纺织材料吸湿和电学性质测试,纺织材料颜色和光泽测试,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纺织品热湿传递和透气性测试,纺织品阻燃和色牢度测试,生态纺织品测试,纺织纤维鉴别和混纺比测定。该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纺织材料的测试需求、测试技术和测试原理等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使用现代工具能力发挥重要作用,也为学生完成后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纺织领域相关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但是,“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原有的教学只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对该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为了弥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分离的不足,教师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重新确定“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修订教学大纲,找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专业资源库的优势,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1. 专业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纺织品结构与性能的测试方法;了解国内外新型测试技术的发展及典型仪器的应用;明确纺织材料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专业能力目标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使用现代工具检索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3. 素质发展目标
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乐于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具有创新思维以及为实现纺织强国而奋斗的志向和意识。
1. 注重挖掘具有学科特色的思政元素
“纺织测试新技术”是一门蕴含丰富思政元素的工程类课程。作为纺织工程专业特色课程,在挖掘思政元素时应侧重“强化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工匠精神和爱国精神”等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如表1所示。
表1 “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对应关系
2.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课前线上预习、课中巩固学习及纠错、课后拓展,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为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提供了课时和教师备课方面的条件,极大地促进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开展。
3. 丰富教学手段
“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综合运用视频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嵌入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4]。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达到课程育人目标[5]。例如,在讲授纺织品色牢度知识点时,可以选择案例教学方式,通过需要制作一面国旗用于嫦娥五号进行月面“独立展示”的案例,让学生查阅资料,分组介绍这面国旗需要具备的性能要求,既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又让学生认识到这面国旗背后凝聚的中国纺织力量,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4. 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设计,使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可量化评价
“纺织测试新技术”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将立德树人具象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这样立德树人的目标才能落地。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使之包含体现课程思政的知识点与育人环节;完善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教案(课件)及教学实施,教学设计注重情境创设;增加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考核;教学反馈中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素质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学考核中增加素质教学目标的内容。
实施“纺织测试新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效地提炼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文化元素、价值范式,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机制将其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教学载体,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对认知方式、价值取向等精神方面的引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三全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