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玉华 黄勇明 杨勇
摘 要: 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了业内专家和教育研究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愈发重视,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生源危机、毕业生难就业、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分析眼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对策,以帮助高职院校做好此次大规模招生工作。
关键词: 百万扩招 高职院校 招生体系
一、高职百万扩招背景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
1.高职院校生源不足。最近的十余年时间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招生数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建设。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情况是,高职院校没有获得社会大众相应的认可,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没有成为大多数人愿意前往的学校。一些家长普遍不希望孩子在高职院校就读,高职院校是学生在考不上本科院校之后的退路,更有甚者在考不上本科院校之后宁愿选择外出务工也不愿意就读高职院校。一些家长不管读不读高职,之后都是去工厂务工的片面想法。与此同时,部分高职院校新生是通过高考进入校园,但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适龄人口逐渐减少,高职院校生源不足。
2.招生体制不够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目的是筛选出适合本院校培养体系的人才选拔机制。这种人才选拔机制的特殊性在于多元“选择性”的安排。第一,体现选择主体的基本需求。这是选择性的基本内涵,也是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选择性”的底线。高职院校招生模式大体分为三种:统一高考、自主招生和分类考试。其中,统一高考占主导地位。无论哪一种招生模式,主要针对的都是应届毕业生,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对于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的招生制度。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招生程序、入学条件、选拔要求等,并没有相关政策。除此以外,中职毕业生也是高职招生中不容小觑的一部分。一些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之际渴望进入更高一等的职业学校中学习。如何做好中职升高职的招生制度是高职院校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一个完整的招生体制是百万高职扩招下必须改进的部分。
3.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不足。随着高职院校的百万扩招,原本的教师队伍不足够强大以面对现有的学生规模,学校教师数量不能达到应有的规模,导致师生比例过高;师资队伍结构存在缺陷,“双师型”教师和高层次的教师比例过低,专兼教师比例把控不好;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不强,等等。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如果不能建设一个优质的教师队伍,那么不能保证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
4.高职院校管理模式不够完善。随着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如何管理在校高职生成了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课程与专业设置、学生学习与管理、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估、运行机制等问题一直是广大学者研究的问题。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的管理不周,毕业管控不严,部分高职生毕业之后没有学到本应学到的知识,难以找到何时对口的工作。这违背了高职院校的办理初衷。
二、高职百万扩招背景高职院校所面临问题的对策
1.扩大生源范围。高职院校传统生源皆是将目光放在应届高考毕业生身上,“百万扩招”系列文件中指明支持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加入职业培养的大队伍中,提高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高职院校招生可以不再将生源目光全部投之于应届毕业生,为想通过高职院校增强自己就业能力的退伍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打开通道,同时也包括想進入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学习的中职毕业生。让高职生源更加多元化,使得想学习者有学上,提高相应人群的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只要将招生的目光从纯粹的应届毕业生身上撤离,全力拓宽生源渠道,生源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改革现有招生体制,提高制度供给质量。面对多样生源,所有高职院校都需要跳出传统招生思路的禁锢,采取创新型招生制度,完善招生体制。弱化统一高考,强化分类考试自主考试,不同特点制定不一样的录取模式。针对学院专业特点采取不一样的考核方式;根据生源特点如有专业相关技能的农民工和下岗职工只需参加技能考试而不需要参加其他文化课考试或者弱化文化成绩比重,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退伍军人可以降分录取或者免试入学等。针对中职毕业生,有意愿进入高等职业院校中学习的那部分毕业生,应该组织好升学考试。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专业课考试,通过选拔者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技能知识。使自主招生由补充角色到主导模式,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建设得更加完善也会帮助“百万扩招计划”更好地进行。
3.建设优质的高职教师队伍,更好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首先,随着学生数量的大规模增加,高职院校需要随之增加教师数量,只有教师数量足够,才能够保证对每一个学生的管理。其次,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主要是强调理论够用、能实践会操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要求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高职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也要熟悉行业现状、掌握职业岗位操作知识。在岗的高职院校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外出学习活动,建立多样化的培养渠道和完整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使之能更好地运用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再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构成,高职院校应该增加“双师型”教师和高层次教师比例,高职院校学生不仅需要校内老师的指导,更需要校外老师的实践经验传授,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最后,建立健全的评价与激励机制,使在职教师更加认真地传道授惑,同时也应该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的评优评先体制,对优秀的教师应该以物质奖励给予肯定,对懒散的教师应该给予批评以督促他进步,完善的评价体制可以避免高职院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4.做好企业与学校的完美衔接。学校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学习产所,企业是学生可以实践的产地。但是现阶段存在这样的困惑:企业缺乏高层次技能人才,高职毕业生没有有效渠道找不到好的单位就业。尤其毕业生当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后,高职毕业生也会随之增加。此时,做好学校和企业的对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采取有效的合作模式,当学生还在学习阶段,企业成为学生实践的场所,使高职学生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得以实践;企业在毕业之际从高职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到企业岗位中去。这样,学校解决了学生光会纸上谈兵而没有实践知识的困惑,企业缺乏对口蓝领招不到合适员工的问题迎刃而解。毕业生就业得到很好的保障时,高职院校口碑会随之增加,社会认可度也会相应增加,形成良性循环。
5.创立有效的管理模式,严格把控好毕业设计。适当放宽高职生入学要求是为了让更多人能接受教育,增强就业能力。毕业设计的严格要求能让在校高职生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宽进严出”是高职院校百万扩招计划下的最佳选择。怎么宽,如何严应该根据每个学院学生特点设置具有院校特色的毕业要求,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有市场竞争力的高职毕业生。例如,降分录取的退伍军人、技能型下岗农民工,考核方式应该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比重,弱化传统书本知识;对于接收的应届高考毕业生,他们之前接受的是基础教育,相对来说所擅长的是基础学科,对于他们的考核应该适当降低专业知识的比重。
三、结语
高职院校扩招是一种必不可挡的趋势,不仅可以提升部分劳动人民的专业水平,解决部分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缺乏就业技能的问题,化解技能人才培养与当前经济型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增加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还可以化解部分院校生源紧张的矛盾。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对广大高职院校的考验,改善生源结构、完善招生体制、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等无不需要高职院校做出努力。只有用完善的对策处理好问题,才能更好地应对此次“百万扩招”。
参考文献:
[1]梁克东.高职百万扩招须同步提升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9-04-02(009).
[2]李小娃.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与改革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4):8-13.
[3]《江西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要点解读[J].江西教育,2017(08):17-21.
[4]王庆超,孙芙蓉.我国高职教师研究热点和演进[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07):52-57.
[5]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