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最初是意为“源自”的跨层结构,至迟在唐代已经词汇化为原因连词。句法结构的复杂化和句法位置的变化、韵律制约和较高的使用频率等因素相互作用,跨层非短语结构“由于”被重新分析为原因连词。介词“由于”至迟在北宋已经出现,至清代已经成熟,其产生与白话文的产生有关,后接体词性成分,可与“是”等词构成“X由于”结构。
关键词: 由于 词汇化 介词
一、“由”的来源及其语法化
动词“由”意为“源自、来源”。《汉语大词典》:“树木生枝条叫由。因亦泛指萌生。”由此可知,动词“由”最初指“萌生”,后引申为“来源;开头”,如此意义的“由”先秦已有用例。
(1)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左传·隐公三年》)
上例“由”作动词用,意为“来源、源自”。
动词“由”的“源自、来源”义产生之后,“由”已经具备向原因介词发展的语义条件,因为“源自”可以被理解为某种原因。如:
(2)昔摯、畴之国也由大任,杞、缯由大姒,齐、许、申、吕由大姜,陈由大姬,是皆能利亲亲者也。(《国语·周语中》)
(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左传·僖公二十年》
以上“由”均为动词,与后面成分构成短语充当谓语,宾语一般为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用以引进事件的主导者或事件的原因,主导者与原因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是,例(2)“由”是用以表示某种善行、美德的来源,如许、申、吕三国是因大姜而得福的,陈国则因大姬而得福;例(3)“由”很明显表示的是某种罪行、错误、过失的根源。
用以表“原因”的“由”可以与“是”构成“由+是”的短语,表示某种抽象事理,如:
(4)宋公求珠,魋不与,由是得罪。《左传·哀公十一年》
(5)郑伯由是始恶于王。《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在以上两例中,“由”所带宾语为代词“是”,指代前面提及的某一具体事件。“由是”在此两例中已经可以解释为“因为这件事”,因此我们认为此时“由”已经可以分析为介引原因的介词。
“原因连词‘由产生的机制是结构的复杂化”[1](228)。随着“由”后面带的宾语变得复杂且越来越长,功能越趋向起连接作用,“由”从介词进一步虚化为连词。
(6)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史记·高祖本纪》)
在该例中,“由”即为原因连词。连词“由”的产生早于连词“由于”,汉代已经萌生。
综上所述,原因连词“由”的演变途径为“动词(“源自”义)—原因介词—原因连词”。
二、“由于”的词汇化历程
“原有的两个分立成分必须在线性顺序上邻近,这是双音词产生的一个基本条件”[2](40)。“由”和“于”的相连可追溯至先秦。
(7)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史记·卷二十四》)
“由”“于”最开始连用,是一个短语,并非是双音词,此时“由”为动词,“于”为介词,意为“来源于、源自于”。从语音和文字的线性排列看,这两个词是紧密相连的两个语言单位,实际上它们在句子中所处的句法层次并不相同,是“跨层非短语结构”。在上例中,“由”是动词性的,“于+NP”是介词短语,充当“由”的补语,“由”前面所接均为名词,可分析为主语,“由+于+NP”整个结构作句子的谓语或谓语部分的主要成分。
“由+于”除了后接名词性成分做宾语外,也可以接谓词性成分作宾语,甚至可以接小句,如:
(8)此则丧国,由于昏虐,不在于废黜也。(《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评语)
(9)夫事有曲直,言有是非。直者……此由于不尚恭下者也。(《后汉书·列女传》)
例(8)“于”后接宾语部分是谓词性的,例(9)“于”后接谓词性小句,即VP,“由+于+VP”的结构令“由”和“于”联系更加紧密,二者有了凝固为双音词的可能,虽然此时“由于”仍属于短语。
“一个词由实词转化为虚词,一般是由于它经常出现在一些适于表现某种语法关系的位置上,从而引起词义的虚化并进而实现句法地位的固定,转化为虚词”[3](135)。“由于”的词汇化是在特定的语法环境中实现的。随着“由+于+NP/VP”结构的复杂化,即“于”后所接宾语的复杂化,后小句开始独立,随着整个句子的结构发展,原来的主语部分扩展为一个小句,独立成句,为“由于”粘连成词创造了基础。
(10)今荆南诸山郡东多此疾肿,由于践土之无卤者。(《博物志》)
该例前一个“由于”处于“S+由+于+VP”结构中,“瘿”为主语,“由+于+VP”充当谓语,该结构并未独立成为一个小句;第二个“由于”处于“由+于+VP”的结构中,前面是一个分句,该结构有了独立为小句的可能。虽然此时“由于”仍不能分析为一个词,然而“由于”前面部分结构的扩展对“由于”凝固成词却至关重要。
(11)然而士庶犹侯服鼎食,牛马盖泽,由于赋敛有节,不足损下也。(《抱朴子·诘鲍》)
(12)人人忧恐,各不自保,危亡之衅,实由于此。(《三国志·吴书·薛综传》裴注引干宝《晋纪》)
以上两例,“由于”的前面部分比较复杂,已经用逗号隔开,独立成句;“由于”及后面部分独立成句(即使“由于”后接代词,因前面已独立成句,后面部分也可独立成句),在这样的句式环境中,“由于”具有较为明显的词汇化倾向。
“在一个成分A虚化为B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个A和B并存的阶段,即‘A→A,B→B。在这个中间阶段有的成分既可按A理解又可按B理解”[4]。“由于”的词汇化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把表“源自”义的短语“由于”视作A阶段,把“由于”词汇化一个原因连词视作B阶段,该连续体中间存在一个过渡阶段,既可以理解为阶段A,又可以理解为阶段B。如:
(13)身危由于势过而不知去势以求安,祸积起于宠盛而不知辞宠以招福。(《陆机·豪士賦》)
该例即是“由于”由表示“源自”义的词组过渡为表原因的连词的一个典型例子。该例中的“由于”及后面成分可以分析为“身危”的谓语,解释主语“身危”,意为“源于”,与下句的“起于”及后面成分结构相同,相互呼应。在此句中,“由于”可以分析为连接后面的分句“势过而不知去势以求安”,用于主语之前,表示“因为”,分析为原因连词。因此,该句中的“由于”处于由短语词汇化为原因连词的一个中间阶段,具备由短语重新分析为连词的可能性,即连词化。意味着在西晋,作连词用的“由于”已经出现在萌芽。
连词“由”的产生是因后接结构的复杂化,“由”之成为连词要早于“由于”,因此对“由于”的连词化产生影响。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后面部分的结构不断复杂化,开始出现表示原因的较长句子或数个分句,促使“于”向“由”靠拢。这样的例子,南朝已有用例,到了唐朝大量出现:
(14)向令天下贵让,士必由于见让而名后成,名成而官乃得用之。(《晋书》)
(15)钱之不用,由于兵乱积久,自至于废,有由而然,汉末是也。(《宋书》)
这两例“由于”后接的成分都比较复杂,例(14)“由于”后接的宾语成分比较长,而例(15)“由于”之后出现了分句。“于”跟其后面的成分连接不如跟“由”连接得那么紧密,已经不构成介宾关系。连词的一个作用是连接短语、句子等,在这两例中,完全可以认为“由于”已经是一个连词,连接后面表原因的成分。
根据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可知,“由于”作表原因的连词时,后一小句经常与“所以”“因此”“因而”等词搭配使用。因此,当“由于”出现原因分句中时,其后的结果分句出现“故”“因”等词时,“由于”就已经词汇化为一个典型的连词。
综上所述,最迟在唐代“由于”已经完全词汇化为连词,词汇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
三、介词“由于”的产生
至迟在唐代,“由于”就已经词汇化为原因连词,成词之后,“由于”的介词用法随之产生。而且从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可知,介词“由于”可以出现在“是”后面,这是“由于”作介词使用的典型环境,“是由于”的出现是介词“由于”产生的标志。“是由于”是比较口语化的用法,它的出现与汉语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有关。
(16)苟得其体,必臻于大和;如失其情,是由于小利。(《旧唐书》)
(17)夫礼以修外...系于百姓,闻于天下者,是由于仁也。(《文苑英华》)
储泽祥认为,“由于”句原因分句是不可以后置的(此时“由于”是个连词),“是由于”与“由于”存在区别。我们找到典型的“是由于”句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也就是在北宋,唐末宋初是白话文萌芽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此时出现“是由于”这种比较口语化的用法是比较正常的。而且,在例(16)(17)中,“是由于”后面接的也就是体词性质的成分。因此,在此两例中,“由于”是介词,用以介引原因。至迟在北宋,原因介词“由于”就已经出现。
除了在“由于”之前加“是”外,随着介词“由于”的成熟,也可以在“由于”之前加上其他修饰词,如“实”“乃”“故”“殆”“固”等词,到了清代,甚至可以在其前加连词“虽”“则”等。
(18)人所以丧其仁义良心者,固由于物欲之害矣。(《四书集注阐微直解》)
(19)虽由于王七之蛊惑,亦贫僧之命也。(《三侠剑》)
例(18)“由于”所在小句后置,“由于”不能分析为连词,而应看作是介词;例(19)“虽”为连词,亦不可能分析为连词,而是介词。“实由于”“固由于”相当于“实是由于”“固是由于”,在此类“X由于”句式中,“由于”的介词用法趋于成熟,而“由于”前出现“虽”“则”则说明“由于”的介词用法已经成熟。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在清代,“由于”的介词用法已经成熟,“由于”在此时已经成为介连兼类词。
四、结语
“由于”最初只是在线性顺序上相连,是一个跨层非短语结构,“由”是动词,意为“来源”,“于”是介词,后接宾语作“由”的补语,“由于”即“来源于、源自于”。最迟在唐代,“由于”就已经词汇化为原因连词,主要出现在主谓句、非主谓句或复句前,结果分句中经常有“故”“因”等词与之相呼应。随着白话文的萌芽与形成,至北宋“由于”的介词用法已经出现,至清代介词用法已经成熟,此时介连兼类词“由于”已经形成。句法结构的复杂化和句法位置的变化、韵律制约和较高的使用频率等是“由于”词汇化的生成动因。“由于”词汇化的生成机制是重新分析。
参考文献:
[1]马贝加.汉语动词语法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节词的衍生与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解惠全.谈实词的虚化[A].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研究,1994(4).
[5]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