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文艺汇演助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

2022-06-19 22:02张国栋
民族文汇 2022年31期
关键词:优秀文化中华民族

张国栋

摘 要:十八届五中全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构想。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其内在特点,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有力反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从内涵、传播和接受三个层面来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要从现实出发,加强文物保护,振兴中国传统手工业,加强古籍整理,让中华的文化基因得到传承。

关键词:文艺汇演;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编制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提出,要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制度,强化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促进传统手工业的复兴,开展中华古籍整理工程。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制度建设的客观需要

在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交织在一起,民族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更是一个民族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历史已经证实,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国家的独立与复兴、国家的尊严与福祉,都必须依赖于优秀的民族文化。所以,要实现中华文化主体性,就必须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以保证其旺盛的生命力、创新力和竞争能力。这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客观需要。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认知与改造的阶段性结果,是对历史成就的继续与发展;任何一种文化的创造,都是人类自身的创造,不同于动物、人类和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各民族都在不断地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并与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紧密相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精神生活、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形成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特点。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符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长生不老,就得先把基础打好。要想继续深入,就必须找到根源。”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素质。习近平在文联上表示,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培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浪潮中屹立不倒的基石。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人类社会处于思想大活跃、思想大碰撞、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加强中华文化传承,是维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自信的历史必然,是继承中华民族文明血脉和精神本源的应有之义。

二、借文艺汇演助力中华文化传承策略

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继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将中华的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使中国优秀的传统得以传承。当代话语转换的时代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对当代人类社会问题的深刻启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为大众所接受、理解、内化,除了其内容的科学化、深度化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表现方式是否与时代相适应,以及它的接受与理解。

1、多元化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传承方式要多远,我们要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从全民教育、民间传承、礼仪规范、政策引导、舆论引导、文学创作等多个层面,把中华优秀文化引入课堂、教材、校园、社区、生活、心灵,引导民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把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于自己,成为中国人。[1]强化传承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在风吹雨打中愈加宝贵,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包括:城市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开发旅游资源,灾害频发,城市發展遭到破坏,技术保护不力。要强化文物的保护,要从重点问题入手,统筹各方力量。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还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我们可以根据传承,搜集当地或者附近的开放的文物、故居等进行参观,这个参观并不是单纯意义的看看了解即可,而是要真正的深入其中,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中将文化传承开发。在组织参观时,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即将要看到的文物或者故居的背景进行了解。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而言是非常有意义且有趣的,例如《登场了!洛阳》,探索团团长汪涵为大家介绍本期节目的主题,围绕《洛神赋》中的东方美学,跟大家一起开启行走洛阳,读懂历史的全新旅程。我们或许并没有这样大规模的号召力和组织力,但是可以尽自己一份绵延之力,组织一些自己范围内的学生、青年、大人等,去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忽视、不了解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独特的创造、价值观念、鲜明的特点,对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先进文化、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表示:“我们要吸取中华优秀文化的精华,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2、多种方式进行中华文化的继承

要以多种方式进行遗产的继承,只有通过某种艺术表现方式,人们才能理解和接受这种文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充分利用诗词、舞蹈、书法、曲艺、影视、纪录片、动漫、出版物等艺术形式。将传承载体系统化地继承,关键在于大众接受机制、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型,为实现情感与价值的融合提供机制保障。在文化传播、传媒、日常教育、文化传承、文化宣传、大众传媒、日常教育等领域,都未能真正实现文化直达人心、深入人心、教化人心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外来文化交织共存的条件下,人们接受优秀文化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敬仰、接受、鄙视、否定等态度与行为并存。构建具有系统性、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化的人类认知特征的继承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长期的、普遍的、持久的、以文化人和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得以实现。举个例子,河南电视台最近接连推出的几场晚会,像《唐宫夜宴》、《河南博物馆元宵奇妙夜》以及《洛神赋》,有着深厚历史底蕴作为依托的几个节目一经播出“大杀四方”震惊全民。[2]其实这种方式就是打破常规,积极发扬传统文化。我们就可以借此来举办一场属于我们的特色文化晚会汇演,结合当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组织可以组织的力量,利用大家的假期或者闲暇时间,共同编几支舞蹈、话剧,让大家重新去看我们中国的文化,总而言之我们要把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等问题放在重要地位,把它融入到我们的教育系统和生活中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从近代起奋发图强的辉煌历史,让更多人了解新中国的辉煌历史,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内在关系。

3、强强联合,大力发展中华文化

要有多种方式来继承遗产,加强政府的领导、完善政策制度、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应、加强文化交流、加强文化场所建设,确保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把中华文化的基因传承下去,就要把中华文化的优秀文化建设起来,并把它纳入到国家的教育系统之中,让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传承下去;要积极发展各种文艺组织、文艺队伍,要充分利用各种手工业协会的力量,为各种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习近平主席曾经在访问北京时讲过,“要对历史和人民负责,要把历史和文化传承下去,把城市改造、发展和保护利用的关系处理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各级政府要真正落实好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充分利用民间团体的力量,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文物的保护。加大对文化遗产的投资力度,建立专项资金;我们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护中来;为争取更多的民间资本,筹措文化遗产的保护。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在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下,合理开发利用。时代的发展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现在人们已经“不安居于”一方土地,经常能看到五湖四海的人们出现在世界各地,端看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发现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也非昔日可比。所以利用这种背景结合国家政府等多方的助力,开拓视野、创新思维去吸收世界各民族优化文化的营养。举个例子,在我们的培训机构中,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上级申请或者社会服务办等的支持,组织一场文化交流比赛,让大家利用网络去搜索了解,然后在交流比赛上进行深入的学习。文化的内部阐释的科学化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极为复杂、丰富多彩。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主题是对中国文化本质的探索和闡释。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精确的阐释,就会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传统文化中不知所措。[3]准确、深入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深刻地展现中华文化的特点,准确地反映当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准确把握人类社会的整体文明发展动向。

三、总结

文明是伴随着人类历史而来的。每一代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出生的,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系统的文化遗产,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与发展,传承于下一代。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和特征,它是国家团结与团结的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源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扎根于今天的伟大实践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制度的建立,需要保持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保持其基本特征,并与当代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保持其基本特征。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完全继承“文化保守”,而“彻底决裂”。

参考文献

[1]体育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路径研究[J].陈德钦.运动.2018(04)

[2]全球化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孟丽娜,焦稳龙.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8)

[3]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艾康,路洋,张磊.科技风.2017(13)

猜你喜欢
优秀文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高校思政教育运用传统文化的对策研究
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吸收优秀文化促进身心健康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
阅读教学中优秀文化传统的渗透研究
热热闹闹过大年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社会职责及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