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亚迪
摘 要:前景化理論是文体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指文学作品中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义等不同层次上的有意偏离。偏离与语言规范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突出偏离提高读者的审美鉴赏力,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前景化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前景化,文体学
1.引言
“前景化”一词来源于西方绘画概念,意为画家把绘画作品的亮点内容展现在画面的显著位置,突出表达作者的意图或作者期望的某种艺术效果,使观赏者一目了然,这种方法称之为“前景化”。在文学中,前景理论是文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研究源于对诗歌风格的研究。 诗歌中的前景理论研究主要针对标准语言和诗歌语言之间的差别,它不仅适用于诗歌分析,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文学。在文体学被更多学者所熟知后,中国学者对前景化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文献分析。本文综述了前景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学者对前景理论的理解。
2. 前景化理论的定义
前景化通常指违反语言的标准使用,但是,语言的常规标准和前景化的定义在文体学家之间尚有争议。莫卡罗夫斯基认为(1964),语言的日常习惯用法使语言习惯化、常规化,即使其“背景化”,因此使其用者难以观察到其美学价值。诗歌语言则必须违背日常语言的常规,使其“非自动化”、“陌生化”以及非熟悉化,即前景化。利奇和肖特( Leech &Short, 1981) 在使用偏离、突出与前景化概念时指出, 偏离纯属一个统计概念, 是因语篇或语料中的某些语言特征违背常规而产生的。突出是一个心理概念,突出的程度和类型对读者识别文体风格提供了一个主观认知基础。 读者的注意力程度、对文体的敏感度、已获得的阅读能力以及文体本身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读者对突出的理解与识别。
在功能文体学理论体系中,韩礼德(1973)明确指出“前景化是有动因的突出”,单纯的语言突出不能作为有无文体价值的标准, 只有当突出在表达讲话者的全部意义有一定“功能” 时, 才具有文体价值, 才能是前景化的语言特征。
最有争议的问题是如何定义偏差或突出。Pratt等转换生成学派学者将其定义为“偏离”。韩礼德认为偏离说太注重怪异的东西,并暗示常规形式对文体研究没有用处。因此, 有些文体学家将其称为“突出”,包括数量上的突出和质量上的突出。
3.国内前景化理论研究综述
张德禄分析了突出和前景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他的分析基于Halliday对前景的定义,该定义进一步澄清了前景应该是动机突出。他还澄清了偏差和前景与中文翻译之间的区别。在他的语言符号及其前景化(1994)一文中,他从符号学的角度解释了前景理论。他认为前景不会改变语言符号本身,而是用另一个社会文化符号代替它。基于Leech的两种前景类型,申丹认为前景包括语言的偏差和异常数量的并行度。她还提到,突出可能会影响读者的认知理解,并更加关注语言和审美效果。吴显友也基于韩礼德的理论总结了前景化理论。他用一些具体的例子讨论了前景理论和文体分析。他将前景化理论纳入上下文分析,以证明Halliday的理论可以应用于文体分析。
在过去的10年中,大量的前景化研究在中国知网发表,其中研究有50%以上涉及外国文学,而中国文学的前景化研究略少于此。与前景相关的前三个关键词是“突出”、“偏差”和“翻译”。突出和偏离与前景理论密切相关,而关键词“翻译”的出现是由于译者试图弄清楚如何用前景化理论翻译外国文学。2020年,CNKI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有7篇,其中3篇讨论了中国小说的英文翻译,3篇分析了中国诗歌。
4.结论
在中国,前景化理论在过去10年中已经为许多文体学家所熟知。在这些前景研究中,对外国文献的分析占很大比例,几乎是中国文学分析量的两倍。中国前景研究的另一个趋势是,将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由于叶子南将前景理论引入翻译,许多译者讨论了如何翻译语言偏差的问题。
前景理论不仅适用于诗歌,也适用于其他文学风格。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突出和前景化。其次,在分析突出之前,最重要的是阅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意图,以便可以清楚地分析和解释这些语言特征。前景化理论旨在创造美学效果,消极或无用的突出不是动机突出,也就不是真正的前景化。
参考文献
[1]李靖民,徐淑华.前景化与翻译批评[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01):1-2.
[2]彭晓凌.近年来国内前景化理论的研究与应用[J].甘肃社会科学,2014(02):244-246
[3]申丹.谈关于认知文体学的几个问题[J].外国语文,2009, (1) :1-5.
[4]吴显友.前景化与文体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02):89-91.
[5]张德禄.韩礼德功能文体学理论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01):44-50+79.
[6]张德禄.语言符号及其前景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06):9-14.
Halliday, M. A. K. (1973)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London: Edward Arnold.1973, 103-143.
Kinney, C. (1985). The Needs of the Moment: Poetic Foregrounding as a Narrative Device in Beowulf. Studies in Philology, 82(3), 295.
Leech, G.N. (1969) 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 London. Longman.
Mukarovsky, J. (1933), Standard language and poetic language in P. L. Garvin (ed.) (1964), A Prague School Raeder, on Esthetics, Literary Structure and Style.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PP.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