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创新教学

2022-06-19 14:25陈碧锋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教学生活化

陈碧锋

摘要:初中是培養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可以促进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的素质课程,它既可以实现素质教育,又可以积极地培育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因此,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优质的课程教育,使他们在生活中树立积极的态度,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教学;多媒体;生活化

前言

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要按照新的课程目标,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改革,认真分析当前的教学状况,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设计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通过直观、形象、自主思维、把理论知识抽象到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不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还是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无法从中得到满足,也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2、缺少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给予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机会,但对他们的自主学习却缺乏有效的引导。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较低,思维较少,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3、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而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成绩,造成了学生对法律、道德认识的死记硬背,而不是从根本上去理解。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能正确地运用道德、法治的知识,对日常生活、社会现象进行剖析,无法真正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对人生的影响,因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二、推行创新教学模式,创建高效率的课堂

1、更新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寻找新的突破口,确立新的道德法治观念,为今后的道德与法治建设提供必要的指导。因此,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必须坚持接受先进的教育观念,采用新的历史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困难,从而解决其学习困难,促进其学习。另外还要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同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每个环节,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中学阶段建立比较完整的德育制度,并形成一些基本的法治制度,使其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强化对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应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其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并积极地思考和领会教材的内容。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学生的知识、精力、思维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无法对教学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评估,使其获得激励,从而使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中,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充分的思考空间里分析、探索课本的内容,并积极地与教师就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3、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授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就学校道德与法治而言,单纯从阅读与分析来看,是难以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内容,具体可以从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来讲:

(1)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建设中,德育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与多媒体相结合,利用多媒体、直观的情境向学生进行演示,使他们能从多媒介的角度去思考,并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哪些行为是道德的,哪些是坏的,从而增强他们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行为。

(2)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同学们了解同学们的违法行为,让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更加深刻,让他们在认真地看书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和视频融为一体,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增强法律意识的目的。

4、实施生活化教育,加深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通过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生活的教学,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5、设计小组讨论,以加深学生的思考。初中生在认识、分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掌握了课本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6、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将思维导图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分散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知识系统中,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库,从而使其更好地学习。在按照教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时,要让学生参与,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让他们主动思考,将知识点用各种颜色的画笔画入思维导图,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记住有关法律、道德的知识。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要求同学们使用思维导图,将每一单元的题目当作一个核心词,将每一节课的知识都画到不同的分支上,并利用它们的记忆来完成复习,从而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将所学到的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存在于知识系统中,方便他们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一个成长的关键阶段,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和法治观念,使其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钟士艳.关于新课改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4).

[2]冯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2018.

[3]王志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10).

[4]王炳儒.基于体验活动的课堂教学――浅析情感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23).

[5]姚高翔,江颉.主体性视角下思想政治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6(12):19-20.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