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万里
摘要:初中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布置作业时不但不能超过国家给出的难度标准,而且还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向学生家长布置作业,学生作业的批改和检查工作不能由家长完成,作为校内的教师不可在课余时间于校外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程培训。很多人在此政策的实施后都具有一些自身的见解,认为不仅减少了很多学生作业,而且也极大的减轻了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承担的责任。此见解是对此类政策的一种误解,在政策实施后每个教师都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自身的责任,教学在课堂中的重点以及着眼点逐渐从课本的内容转变为个人的培育方面,让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促进。所以为了更好的符合双减政策每个教师都需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与思想,针对课堂教学措施不断进行优化和改革,将更多符合目前社会需要的人才培育出来。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引言
想要充分研究“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问题,就需要先了解初中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数学学科的自身特性。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双减”对课堂教学带来的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采用新的教学策略。从某种角度来讲,自我国实施新课改以来,“为学生减负”一直都是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话题。繁重的课后作业以及课外辅导班究竟对学生和家庭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也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耕一线教学更需要迅速应对,在面对此类重大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教育部门的“双减”理念,并且牢牢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设计配套练习
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还需要設计配套练习。配套练习中,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高效利用课堂配套练习,在课堂上就能解决当堂课的主要知识难点、重点及疑点,会大大减轻学生课后练习的压力。新授课的习题配置要围绕课堂核心知识、方法、数学思想。要科学合理地配置习题,就需要明确习题的巩固功能、评价功能和拓展功能。习题的设计需要结合具体学情,数量适当,难度适中;既要有平行的巩固练习,又要有延伸的拓展练习。一般情况下,新授课中的习题不建议偏难,尤其在“双减”政策出台后,我们应该清楚,课堂配题偏难,学生就没有能力“当堂内容当堂清”,就会额外增加课后作业负担。设计课堂习题时,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层层铺垫、层层递进,使学生在不断深入的学习中去总结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例如,在几何专题课中如果选择上面“一例带一类”的例题内容为本节课典型例题,那么下面的课堂配题就要围绕本节课的核心思想方法铺开,不能漫无目的,给学生一种教师随意设计的感觉。如果在新授课中设计习题,就要先设计对于概念的辨析习题,在辨析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逐渐内化与延伸,使所有学生掌握课堂核心知识,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提升思维的机会。要时刻关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及时调整课堂配题的内容与架构。
2牢固树立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做支撑教师难以做到“双减”不减质量。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双减”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就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做支撑。例如,基于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牢固树立深度学习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和参与意识,并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深度学习理念,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发现、主动探究的欲望,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再如,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着眼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参与”和认知经验的“借助”,收获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成效,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生根发芽。还如,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理划分授课时间,精准把控授课节奏
“双减要求”的贯彻落实,看似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知识讲解没有具体的要求,但作为任课教师的我们希望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让自己的知识理解程度及知识评测成绩不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收获知识学习效果的再次突破。依笔者所见,初中数学在“双减要求”下,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需要我们对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的授课时间进行合理划分,精准把控授课节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让学生在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知识“学得透,嚼得烂”,从而提升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的学习效率及质量,减少他们的知识疑问点,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得到了保证,学生的课后复习压力及所用时间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减轻和减少,“双减要求”的落实效果自然便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4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活动,一直以来教师都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导位置,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理论知识单方面的灌输给学生,在学生未深度消化和理解情况下,借助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容易使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产生学习上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形成了“被动学习”习惯.例如,在北师大版教材“日历中的方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增强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数量关系,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和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如首先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黑板上挂本日历,请2名学生背对日历,教师随意圈出日历横行连续的三个日期,下面的同学算出三个日期的和,并告知台上的同学,由台上的同学猜出日期.然后开展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感知数学知识的价值,进而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课堂教学效益.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进行教学时为了满足当前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此学科特点进行明确,同时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让学生的压力得以减轻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1]薛大彬,林娜,石贤伦,等.基于减负增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C]//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