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薇,刘爱琳,顾美群,赵 琼,郭 诚,杨佳美,杨景晖,米弘瑛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云南 昆明 650032)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是我国有机酸血症中最常见的类型[1]。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出现漏诊、误诊。现将1例单纯型MMA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报告如下,希望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患儿,男,2日龄,因“呼吸增快”于2021年4月4日由本院产科转入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系G2P1,38+2周顺产娩出,出生体重3.04 kg,出生史无特殊。否认家族性疾病史,否认近亲结婚。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及反应欠佳,无特殊面容,口周及肢端稍发绀,呼吸66次/分,伴呻吟、鼻扇,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无特殊,CRT<3S。实验室检查:WBC 0.65×109/L,Hb 110 g/L,PLT 63×109/L,hsCRP 21.97 mg/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血氨791 umol/L;动脉血气分析pH值7.17,碱剩余-21.92 mmol/L,HCO3-3.6 mmol/L,Lac 15.87 mmol/L;同型半胱氨酸正常,血糖正常,血培养阴性。
诊治经过及结局:入院后予辅助通气、抗感染、配方奶喂养、补液、纠酸等治疗;生后第5 d出现喂养不耐受伴腹胀,予禁食、补液;生后第6 d出现抽搐,复查血常规提示全血细胞减少。因患儿存在呼吸困难、严重酸中毒、喂养不耐受、抽搐、全血细胞减少等症状,怀疑代谢性疾病可能,取得患儿父母同意后,送检血/尿有机酸及基因检查;生后第9 d出现肺出血,予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予止血、补充凝血因子、改善循环等综合治疗,但患儿病情仍进行性加重,抢救无效死亡。
补充结果:血串联质谱: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明显升高;尿有机酸分析:甲基丙二酸、甲基枸橼酸、3-羟基丙酸明显升高,均提示甲基丙二酸血症。基因检查:患儿存在MUT基因c.1777G>T(p.E593*)杂合突变和c.1159A>C(p.T387P)杂合突变,见图1。患儿父母均无临床表型,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图1 MUT基因突变Sanger测序验证图
MMA是由于机体甲基丙二酰辅酶 A 变位酶(methylmalonyl-CoA mutase,MCM)存在缺陷或其辅酶腺苷钴胺素代谢障碍,导致甲基丙二酰辅酶 A 转换为琥珀酰辅酶 A的过程发生障碍,致使机体内甲基丙二酸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堆积,造成神经、心脏、肾脏及免疫等多个系统损伤。根据是否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增高可分为单纯型及合并型。其中由于MCM缺陷而引起的为单纯型MMA,占总体的30%[2]。本例患儿基因检查结果提示为MUT0型,即完全性MCM缺陷型,生化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符合单纯型MMA。
MMA在新生儿期发病者可能在生后 2~3 d内出现症状,表现为精神不佳、喂养困难、呼吸急促、呕吐、抽搐、甚至意识障碍、昏迷等。本例患儿生后第2 d发病,以呼吸急促为首要症状,病程中出现精神不佳、喂养困难、抽搐症状,均符合上述表现。
MMA多为单基因引起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至今为止已发现MMACHC、MUT等7种致病基因。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在单纯型MMA中,MUT基因变异是主要病因(90.3%)[1,2]。本例患儿为单纯型MMA,基因结果为MUT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与既往研究相一致。
人体内的MCM由MUT基因编码,MUT基因定位于染色体6p21,由13个外显子组成,分布在35kb范围内,目前发现的MUT基因变异有200余种,多为单个碱基替换(约84%)[3]。
本例患儿基因结果提示存在MUT基因c.1777G>T(p.E593*)杂合突变和c.1159A>C(p.T387P)杂合突变,两个位点均为已知的致病变异。其中c.1777G>T(p.E593*)为无义突变,在Yue Yu等人的报道中发现携带此突变的患儿对维生素B12治疗无反应[4]。c.1159A>C(p.T387P)报道较多,其中在一项针对MMA患儿及基因变异分析中,c.1159A>C为最常见的变异位点[5]。
综上所述,本例患儿出现呼吸急促、精神不佳、喂养不耐受、抽搐、全血细胞减少等症状,但各症状均无特异性,因此在疾病早期容易出现漏诊、误诊。通过对本病例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提醒我们在临床上对存在多器官、多系统受累者应早期警惕代谢性疾病,尽早完善血液及尿液氨基酸检测,尽可能完善相关基因检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本研究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