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中职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进行分析,指出公共艺术课程对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提出教师可通过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跨学科融合、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重视民间艺术与教学的融合等,有效开展学校公共艺术课程。
【关键词】中职卫生学校 公共艺术课程 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1-0080-03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中职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发展,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出台《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等,促进中职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作为中职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公共艺术课程能够帮助中职学生直接感受美,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能够加强学生对艺术技能的掌握,挖掘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一、中职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在国内发展速度飞快。近年来,中职学校逐步引入公共艺术课程,将音乐、美术、书法、雕塑等教育内容列入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教育的整体发展。
首先,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能够采用更加直观和具象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学习公共艺术课程,学生对相应的艺术理论知识能够有深入的了解,能够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能够拓宽视野、丰富想象力并开拓创造性思维等,进而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其次,公共艺术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能够通过对艺术家的感知、情绪、理想等心理活动进行传递,将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审美体验反映出来,对人产生悄无声息的影响。在公共艺术课程中,对一些艺术价值极高的艺术作品进行赏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创作者的情感及意念,帮助学生感知创作者的审美观念,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
再次,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情感是最为基本的元素之一,作家对美进行感悟,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并通过艺术作品将情感呈现。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借助情感,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感受作品中蕴含的审美内容,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生的价值,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会到丰富的情感。
二、公共艺术课程对卫校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能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具备对美进行感受的能力。《大纲》指出,中职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应重视学生艺术能力的提升。卫生学校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教材要和初中阶段的美术教材、音乐教材有效衔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基础知识进行适当的缩减,同时将《中国美学史》《中国美术名作鉴赏》《书法鉴赏》《音乐大观》等相关书籍的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穿插教学,帮助卫校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艺术类型,了解艺术发展的整体过程,了解艺术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及表现形式等,继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最终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如对绘画作品《蒙娜丽莎》进行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绘画内容进行欣赏:如从绘画的类型、作者的立意及主题对作品进行感悟,从画作采用的形式和手段、从画作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等,促使学生在联想与感受中欣赏画作,并迁移到其他画作的欣赏中,感受各种欣赏角度带来的美感,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卫校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更深层次的拓展。公共艺术课程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能够对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以美术作品为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美术种类都能够展现自然美和社会美。如古希腊、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艺术作品,在构图上思维独特,在造型上细致到可以和真人媲美,历来被称赞为人类社会的瑰宝。但是,这些作品中的人物经常衣不蔽体,卫校学生作为从初中畢业之后就直接到中职就读的青少年,他们的身心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对美术作品鉴赏中产生的视觉感悟经常会出现偏差。因此,公共艺术课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鉴赏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自然、社会发展、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从而了解各个民族文化中的丰富内涵,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并给予足够的尊重,能够通过表象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公共艺术课程之后拥有美好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的人格,并拥有独立鲜明的个性。
第二,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艺术鉴别能力。学生终将走向社会,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到各大博物馆实地参观,对各种奇珍异品进行欣赏,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艺术鉴别技巧,掌握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鉴赏的方法,最终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塑造、健全学生的人格
缺少美学指导的艺术教育,不能称之为成熟的艺术教育。美育和德育是培养卫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对卫校学生的美育和德育作用是不能取代的。在公共艺术课程中,老师通过音乐、书法、绘画、雕塑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美育,让学生能够在审美上产生共鸣,使学生能够掌握感受美的能力,进而对世界上的美和善进行感知和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产生高尚的情操,形成更加健全和完善的人格。艺术本身有着非常强悍的感染力及巨大的吸引力,学生可以在音乐中陶冶情操、在舞蹈中感悟自然、在绘画中了解时代、在建筑中掌握社会思潮涌动……艺术的感染力能够促进人们在心灵上和躯体上产生共鸣,学生在感受各种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特质。
(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逐渐加快,社会上的竞争也愈发尖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据有关调查显示,部分中职学生由于学习、就业、人际沟通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等,心理问题逐渐增加,身心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甚至还出现更为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自身的情绪管理和人际沟通交往方面,往往呈现出一些难以控制的问题。
学习公共艺术课程,能够帮助卫校学生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調整,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研究显示,过度的生活压力促使部分卫校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如焦虑、畏惧等,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导致他们难以正常完成学业。公共艺术课程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如舒缓型或者亢奋型的音乐,能够帮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安抚,或是想象出明快的画面,进而在悄无声息中将不良情绪宣泄掉。
同时,艺术能够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正确的引导作用,能以更加积极的情绪去抵达人的内心,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如练习书法能够对学生的内心产生一定的影响,书法的练习需要学生保持内心的安静,只有心无旁骛才能够提升书法水平,这种心境上的训练,对卫校学生进入社会乃至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
三、中职学校公共艺术教学优化策略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重视中职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能够促进卫校学生各项艺术素质的提升。为促进公共艺术课程对卫校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凸显艺术教学目标,中职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公共艺术课程进行优化升级。
(一)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考试标准以及教学目标,都应以《大纲》作为标准。在此基础上,中职卫校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卫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对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积极组织本校教师及相关学者对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艺术课程教学目标进行修订,从而让中职学校公共艺术教学更具目的性,教学更加正常有序,在满足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跨学科融合
中职学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不应该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应该仅仅向学生传授各种艺术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方法,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文化内涵以及艺术对其情感上产生的影响。因此,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良好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中职学校应重视艺术教育跨学科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优秀的学习内容,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局面。此外,中职学校还应重视艺术和心理学、社会学等社会学科之间的融合及渗透,帮助卫校学生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三)积极利用信息技术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中职学校要重视艺术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积极开发微课程,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受艺术审美教育,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学校可以专门为学生建立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网页,方便学生查阅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各种艺术信息,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艺术课程。此外,中职学校还可以设置美术、音乐、建筑等艺术论坛,方便学生了解艺术发展前沿知识,有效提升艺术欣赏水平以及审美能力。
(四)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
中职学校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专家进行专题探讨,充分利用本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经验以及师资优势,将本校的艺术课程教学与当地的特色情况相结合,设计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目标,对公共艺术课程教材进行全面地研究和改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各项要求。
(五)重视民间艺术与教学融合
舞蹈、雕刻、书画等艺术形式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而民间的一些杰出作品也被成功的保存和流传下来,并且有一些作品还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在中职公共艺术课程构建过程中,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校艺术教学需求,重视民间艺术资源的发掘,将当地充满地域特色,有着厚重历史内涵、民族特点的民间艺术和公共艺术课程相融合,从而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使教学过程更加接地气,有效刺激学生主动参与公共艺术课程学习的兴趣,从民间艺术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起到对优秀传统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传承和保护的作用,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课程已成为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渠道。在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让专业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能够极大提升卫校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进一步塑造、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顾颖.构建公共艺术课教学平台提升中职学生美育素养[J].知识文库,2021(4).
[2]陈晓燕.艺术课程在中职护理专业中的实施路径探索[J].职业教育(下旬),2020(19).
[3]杨雅君.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对中职学生鉴赏与审美能力的提升分析[J].美术文献,2019(11).
[4]梁少锋.浅析公共艺术美术课程对中职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艺术科技,2019(32).
[5]胡晓松.美育视角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
[6]高童.中职公共艺术课的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究[J].山西青年,2021(18).
作者简介:甘世芬(1976— ),广西横州人,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
(责编 蓝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