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BIM”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探究

2022-06-17 22:51陆丽娟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研究互联网

【摘要】本文分析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及《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现状,阐述运用“互联网+BIM”辅助教学的必要性,提出改革课程教学目标、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及方式、优化实训内容和分组实训、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和基于互联网资源与BIM技术结合的教学的建议,以使学生掌握二级造价师职业技能。

【关键词】“互联网+BIM”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2-0124-04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课程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二级造价师职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顺利就业。随着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互联网技术和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兴起,将“互联网+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中,可以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知识的能力,打破时空限制,使学生自由地决定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主观能动性。

一、行业人才需求及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我校工程造价教学团队深入建筑施工单位、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等建筑类企业,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结果显示,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需求量仍然较大。但是由于建筑行业在转型升级,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建筑构造识图能力,而且需要熟悉本区域的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清单计价规范,能够熟练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准确地对建筑工程图纸的各分项工程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并且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和审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目前,大多数建筑类企业均反映高职工程造价毕业生建筑构造识图能力欠缺,顶岗实习阶段不能独立完成工程项目造价文件的编制,BIM相关软件操作也不够熟练。应届毕业生到岗后,需要经过企业导师带徒“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只有经过1到2年工作经验的积累,才能够独立完成复杂项目造价文件的编制。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职工程造价学生建筑构造识图能力不强,缺乏实践操作技能;对施工工艺流程不熟悉,导致漏算或重复计算;BIM工程造价软件操作不熟练、定额掌握不透彻等。此外,企业还需要学生有团队协作、吃苦耐劳、勇于担当、责任心强等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有很强的理论和实操性,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各分部分项的基础知识。从学情来看,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读图识图能力弱、施工工艺不熟悉、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等情况,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填鸭式教育状态,学习效果差。从教学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模式单一。目前,该门课程主要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但由于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多,学时有限,教师只能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加之学生实践操作时间十分有限,造成学生对定额原理和计价规范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彻,无法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际工程项目计量与计价。(2)教学侧重点不均衡。有相当大部分比例的任课教师,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对侧重点把握不准确,如在重点讲解定额计价法时,忽略了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讲解;有的教师只重视土建主体结构工程量计算内容,而忽略或轻视了装饰装修和计价取费部分的内容,整个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把控。(3)教材开发滞后。因为工程造价具有区域性和政策性的特点,各地区的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计价方式区别较大,所以教材的编写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建筑市场,比如,要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單计价规范》(GB50500-2013)和《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并结合当地的定额与费用规范来编写,否则无法指导学生实践。(4)学生基础薄弱。《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需要学生把前导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但目前高职学生识图能力普遍不强,不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建筑材料市场信息和价格等,因此造成学习障碍。(5)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讲授本门课程时,均强调手工算量,学生倍感吃力,他们面对图纸感到茫然,无从下手,难以坚持学习,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导致学生认为造价员工作量大、枯燥烦琐,没有成就感,容易产生职业畏难情绪,最终就业时选择放弃工程造价方面的工作。

二、运用“互联网+BIM”辅助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和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基本普及,越来越多教师把“互联网+”应用于教学。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中文称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贯穿建筑工程项目全周期。如BIM三维场、BIM5D、BIM计量与计价等软件应用。“互联网+BIM”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混合式教学方法就是把互联网信息技术与BIM技术相结合。可见,把“互联网+BIM”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中非常适宜且必要,能够解决学生识图基础薄弱、主动性差和实操性差等诸多问题,使学生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一)国家政策要求

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启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毕业时能获得学历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2015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强调BIM在建筑领域的重要性。紧接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出台政策推进BIM应用,要求建筑龙头企业要担任起BIM应用的推广重任。到2020年底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集成运用BIM技术的比率达到90%。国家从政策层面支持“互联网+”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及其教育教学中应用,为培养高技能技术型人才提供政策保障。

(二)课程改革的需要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其前导课程有《BIM建模基础》《建筑制图与CAD》《平法钢筋识图与算量》和《定额基础与工程造价概论》等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识图和定额原理等知识。目前,大部分高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主观能动性也比较差,认为课程理论性太强,枯燥难懂,缺乏学习动力。因此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中融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让BIM技术与课程内容相互渗透,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对结构中的复杂节点部位进行三维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建筑识图能力。比如,利用BIM5D和BIM-VR虚拟仿真技术模拟施工过程,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教学课堂中,专业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将互联网教学资源与课程内容相互结合,构建更加完整、生动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课堂,使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或在线开放课学习到更多的计量计价知识,掌握技能。

(三)“互联网+”模式下企业的需求

用BIM技术能够把一个建设项目的所有生产数据信息进行集合,形成一个数据信息体系,供参建各方共享,使各个参建方都能统一调用,并逐步完善数据,形成完善的数字模型,提高工程效率,节约工程成本。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BIM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企业急需大量熟练掌握BIM技术的人才。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发展初期,很多高校虽然根据形势增设了BIM技术的相关课程,但是,受课时和实训条件限制,一下子还不能培养出满足行业要求的人才。目前各高校培养出的BIM技术人才非常紧俏,在数量上还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三、基于“互联网+BIM”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策略

(一)改革课程教学目标

根据二级造价师和预算员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互联网+BIM”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应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工程造价专业软件完成工程量计算和计价的高技能人才,并以此为改革目标,使学生在互联网信息资源和BIM技术的辅助下,通过混合式的“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开展自主学习,掌握建筑面积的计算、工程造价的计价方式、广西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内容。

(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及方式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对“互联网+BIM”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转换教学模式(见表1)。

把课程划分为建筑面积计算、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基础、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工料单价法计价、清单法计价、费用计算、建筑工程综合案例七个教学项目,按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及预算编制要求,根据给定的施工图纸、现行清单及定额计价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案例教学是提升学生预算编制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但受学时的限制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无法将一个完整的建设工程项目融入课堂教学,学生无法经历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过程。BIM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利用BIM技术可以模拟建筑每个区域每个构件真实的施工过程,让学生通过虚拟仿真、动画等方式理解复杂节点部位的构造,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三)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计算机在学生群体中广泛应用,学生获取知识不局限于课堂。根据笔者调研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学时有限,一般为64至72个课时,教学任务重,因此急需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开展课程学习。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课程学习,且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打破了空间的局限。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将互联网资源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并在完成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后,即可在在线网络资源平台上导入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案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前导学中发现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进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得更加充实、扎实。混合式教学平台,还能记录学生的在线时长、在线测试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使教师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内容、进度和方式。教师还可以在平台上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和作业,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开展基于互联网资源与BIM技术结合的教学

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中,教师把BIM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见图1)。将BIM系列软件中的Revit软件建好的建筑模型与互联网教学资源相结合,通过三维模型直观地展示建筑构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讲解建筑工程复杂节点及其工程量计算方法,如梁板柱节点部位工程量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学习和掌握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和企业专家、技术员利用BIM技术共同建立典型的建筑工程节点模型,将工程项目中复杂的施工工艺、定额计算规则、费用定额计价办法等进行展现,使学生在虚拟仿真施工环境中体验实际的工程建设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复杂节点,提高教学效果。比如,以框架结构为例,混凝土基础、梁、板、柱等构件都可以利用BIM进行参数化建模。教师讲解混凝土工程独立基础、现浇混凝土柱和有梁板工程量计算时,可以利用Revit软件把独立基础、柱和有梁板框架结构节点模型建好,并利用这种可视化的模型帮助讲解节点构件在框架结构中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使学生学会计算独立基础、柱和有梁板的工程量。特别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构件,教师可以把建立好的BIM模型导入BIM5D或BIM-VR中,通過三维模型展示使学生一目了然构件模型,提高学习兴趣,并更加容易地学习和掌握工程量的精准计算方法。

(五)优化实训内容,进行分组实训

教师在开展《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训活动时,要以实际工程图纸为实训标准,对实训内容进行优化,让学生分组协作完成。具体来说,教师根据实际工程图纸编制完整的招标工程量清单及投标报价,把课程各章节的内容融入编制的完整的工程造价文件中,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实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实操能力。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单独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与工程计量和计价,必须依据团队的力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保证合理分配。一般每组六人,组长负责任务分配及组内自评。小组以协助方式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督促、带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目前,实训课程的工程量计算为单一手算,增加BIM工程造价软件算量任务后,可将软件算量结果与手工计算结果进行对照。如果发现差异,那么就分析原因并确定计算结果。运用软件算量核对工程量环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软件算量的设置原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一丝不苟、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这是成为一名优秀造价员不可或缺的品质。实训任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一份完整的成果文件,每位学生将自己的工作内容以PPT形式展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并结合学生的成果文件、组内评价以及答辩情况给出实训成绩。值得注意两点,一是教师最好要设置答辩环节有效防止抄袭现象,合理区分成绩等级;二是整套实训过程最好要与毕业设计要求一致,让学生提前了解毕业设计程序,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六)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考核评价,应构建学校、企业、行业等多元化考评机制。其核心是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二级造价师职业技能,培养综合素质,而非单纯运用闭卷的期末考试形式来考核学生。闭卷的期末考试形式很难准确地完全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实训情况,须转变学生的学习目标与重心,由注重考试成绩转变为注重实际造价能力,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来综合衡量。在期末考试中,参考二级造价师考试模式,第一部分为选择题,考查学生建筑面积、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清单计价规范、广西区域消耗量定额计价原理等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为案例题,考查学生对工程量计算、综合单价确定、工程费用计算以及广西区域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综合应用能力。按照企业化职业技能标准,形成多元化的过程评价考核模式,更好地考核学生的学习和实训情况。

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当下,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也在加快推进中。教学改革应该根据学科前沿、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利用“互联网+BIM”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开展“互联网+”混合式教学、互联网+BIM技术教学,优化实训内容,分组进行实训,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达到二级造价师的专业水平。《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吕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的教学方法[J].四川建材,2020(5).

[2]肖丽.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20(32).

[3]吴锋.互联网+BIM技术嵌入建筑工程专业改革学习体会[J].湖北农机化,2019(22).

[4]孙嘉轶,魏玲,姚锋敏.“互联网+”背景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下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8).

[5]贾绍琨.“互联网+”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1(4).

[6]王昭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

[7]冯婧.BIM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结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J].建材与装饰,2020(4).

[8]张翠红,周丽娜.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精品课程建设的BIM技术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9).

作者简介:陆丽娟(1982— ),广西鹿寨县人,硕士,讲师,工程师,现就职于南宁职业技术學院,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教学与研究。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研究互联网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