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报道实践模式: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启示

2022-06-16 00:53郑久良
新闻传播 2022年10期
关键词:建设性共情新闻报道

郑久良

(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213022)

建设性新闻是一种强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凸显发展理念、弘扬正向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是传统主流媒体在融媒体时代立足公共生活重新定位媒体角色的新闻理念和报道实践。媒介融合时代,媒介渠道不断拓展,受众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信息互动和双向反馈受到重视,官方与民间舆论场的博弈和共振成为一种常态。如何构建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新闻报道实践范式,重新定义新闻业的核心价值,转变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建设性新闻理念提供了一种实践模式。

一、参与与介入:建设性新闻的实践逻辑

在学界关于新闻价值的讨论中,冲突性始终被置于重要位置。从“黄色新闻”到“扒粪新闻”运动,专业记者和编辑致力于发掘新闻中的冲突性要素并将其放大,进而博取公众的眼球。学界逐渐意识到过于强调冲突性对于新闻业造成的危害,倡导通过建设性的报道来调和,关注积极性、参与性和社会责任的报道形式[1]。欧洲的建设性新闻从根本上是对西方传统新闻理论和实践的实践批评[2]。在新闻生产制作过程中,建设性新闻作为一种新兴形式,妥善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技巧,在保持新闻价值要素的同时创造出富有成效和引入入胜的报道[3]。新闻工作者在履行核心职能的同时,把关注焦点从冲突和消极方面转移到为记者提供一种更具有参与性的新闻生产方式,更充分地参与对新闻的解释,关心新闻的效果或报道后的事情,帮助大众对问题采取行动,而不是简单地报道问题,从而构建了一种新的职业角色[4]。

从客观性到介入性,是建设性新闻生产实践体系的一大变化。这种介入性强调新闻从业者发挥能动性,积极和深度介入社会问题的发展和解决过程之中,动员社会公众参与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一方面,建设性新闻的“介入性”表现为在新闻报道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技巧,如唤起积极情绪、提供解决方案、面向未来、公民赋权、提供上下文等[5]。另一方面,建设性新闻的“介入性”体现在其“解困者”或“搜救犬”的角色定位上,积极面向和公众参与,建构了以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搜救犬”角色[6]。建设性新闻借鉴解困新闻、公民新闻等理念,将新闻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发展进程,具有面向未来和以问题解决方案为导向的特点,倡导新闻工作者以“公共善”的思路展开报道。

表1 建设性新闻的实践逻辑

二、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

积极心理学为建设性新闻提供了学理基础。列斯贝思·赫尔曼和基尔登斯泰德提出了六大建设性新闻生产要素,即解决方案、未来导向、包容多元、赋予权力、解释背景、共同创造。因此,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可包括:

(一)问题解决导向

记者应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框架去报道社会问题,而不是仅仅呈现社会问题。记者在寻求解决方案时,需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性。

(二)面向未来

增加“接下来怎么办”这一维度,进一步完善传统新闻问题框架(5W+1H)。以往的调查新闻、负面新闻中,记者过度关注过去发生了什么,而建设性新闻对未来导向的强调,更有利于体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三)包容性和多元性

建设性新闻具有包容性,呈现多元声音和观点,兼顾不同利益群体。这有助于防止媒体的观点极化,保持公正客观。

(四)赋予权力

新闻采访与报道中广泛采集民意,赋予民众权力,询问带有合作性、解决方案的问题,提供多种选择,赋予受害者和专家权力。在以往新闻报道中,媒体作为唯一把关人具有垄断权,赋予民众权力有助于权力制衡。

(五)提供语境

用数据说话,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语境。建设性新闻反对缺乏依据的空洞评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客观地叙述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解读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六)共同创造

动员并赋权民众,与民众共同创造新闻内容。建设性新闻在激发民众参与和互动的热情的同时,倾听不同群体的声音,吸纳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协同合作。

图1 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

三、建设性新闻的价值启示

建设性新闻的六大核心理念,为新闻事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报道模式,也对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转变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新闻业的核心价值、塑造媒体与公众的良性关系、维护公共利益和再造社会共识等,建设性新闻提供了若干价值启示。本文从报道理念、叙事技巧、职业角色和舆论引导四个方面诠释建设性新闻给新闻报道实践所带来的经验启示。

(一)共情传播:以同理心的报道理念实现情感共鸣

共情传播就是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递、扩散过程[7]。建设性新闻以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为关注点,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关注事件利益相关者的声音,以一种介入性的角色参与新闻报道,这就需要树立一种同理心的报道理念。以情感传播为纽带,以情感共鸣为目的,在媒体报道中实现共情善用,达到情感共振,实现后真相时代的社会价值纠偏。第一,立足积极动机,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媒体的新闻报道应聚焦社会关切和社会问题,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众利益为出发点,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立足积极的社会动机。在重大公共事件和危机事件面前,以同理心为切入点,关注社会群众的情绪动态和情感诉求,第一时间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第二,把握共情阶段与策略的应用。不同阶段公众的情绪波动呈现不同特点,媒体报道也应采取相应阶段性的情感策略,根据事件发展变化和公众的群体讨论、情绪反应等特点,引导并调动公众的情感。媒体从业者应当根据事件的发生过程,制定媒体前期、中期和后期应用共情传播的阶段性任务,明确各阶段的突出特点和公众的情感表达,使共情传播契合社会的阶段性需求。第三,重视公众理性与情绪疏导。提高公众理性认知能力和疏导公众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共情传播把控不当的负面影响。共情传播对公众具有情绪抚慰作用,通过理性报道消除极端情绪,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公众通过共情传播表明自身的情绪倾向和意见,媒体报道应积极回应,扩大对话凝聚社会共识,使公众与媒体的隔阂逐渐消融。

(二)恢复性叙事:妥善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叙事技巧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叙事技巧,采用恢复性叙事策略,践行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第一,唤醒积极情绪,减少负面情绪。建设性新闻能唤醒受众的积极情绪,将含有有效解决方案的新闻呈现给受众时,受众感受到的负面影响的增加是最小的,负面情绪会明显减少,态度更加积极。媒体需要采取积极情绪唤醒方式进行报道,关注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之道,在报道中融入方案。第二,记者主动干预,促使公众参与。在积极情感唤醒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受众参与融入新闻事件之中,记者发挥“干预”的调解者功能。所谓记者干预,是积极促成公众、政客和专家力量参与事件进程,使他们成为新闻制作过程的参与者,而非记者直接提出解决方案,要坚守新闻伦理。第三,关注心理创伤,再造社会共识。当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媒体报道者应注重心理学的叙事技巧,从受众心理和情感体验角度报道健康积极的新闻文本,降低受众的心理创伤程度,塑造集体意识和社会共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凝聚社会共识。

(三)问题“解困者”:重构新闻记者的职业角色

纵观新闻业发展历程,新闻记者的职业角色发生了几次转变,从最早期突发新闻和冲突性新闻中以局外人角色“关注发生什么”,到调查报道以看门狗角色“关注谁负责”,再到建设性新闻以解困者角色“关注未来会怎样”,媒体记者的社会角色转变与新闻报道理念和实践范式息息相关。尽管以往新闻报道实践中记者扮演了重要角色,起到社会舆论监督和公平正义守护作用,但以“揭丑曝光”为目标的报道蕴含着与生俱来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无法摆脱“施害者—受害者”的角色设定,这种批判性价值和悲情意识所主导的报道会使受众产生严重的消沉和沮丧情绪。作为问题“解困者”,建设性新闻要求记者在报道实践中,以未来为导向,以开辟路径为目标,以探索性为风格,以“如何能让社会变好”的思路展开报道,推动新闻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发展进程中,而非简单的呈现和批评社会现实。

(四)对话模式:实现两种舆论场的同频共振

建设性新闻强调赋予权力和协同创新,为新闻事件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对话沟通和公平协商的机会,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构建多元主体发声的话语权力。因此,媒体应改变自上而下的传播机制,以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报道方式建立起对话机制,重视官民两种舆论场的声音,实现舆论场的同频共振。第一,搭建官方与民间舆论沟通的桥梁,树立舆情预警意识。媒体从业者要第一时间关注社会事件动向,以动态真实呈现事实全貌,树立舆情预警意识,围绕某个社会问题搭建民众、官方及社会力量的沟通桥梁,充分反映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和诉求,建立两种舆论场对话的氛围和平台。第二,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实现两种舆论场的同频共振。媒体应汇集社会民众的声音,反映民间舆论的利益诉求和情感表达,客观及时呈现官方舆论场的信息,合理弥合两种舆论场的“隔阂”,实现舆论的有效引导和正能量传播。

图2 建设性新闻的价值启示

结语

发端于西方的建设性新闻,为媒体行业实践和新闻从业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报道模式,其倡导的六大理念有助于建构新闻核心价值、重构媒体与公众的社会关系,同时为新闻行业提供了诸多价值启示。建设性新闻对新闻行业是一种全局性的影响,在报道理念上实现共情传播、在叙事技巧上采取恢复性叙事、在职业角色上践行问题“解困者”、在舆论引导上倡导对话模式,是未来媒体工作者值得探索的新路向。■

猜你喜欢
建设性共情新闻报道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