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免疫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2-06-15 05:27米彩云王虎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表型细胞因子神经元

米彩云 王虎平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以神经退行性病变为主,渐进性记忆缺失、整体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影响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1〕。随着人口老龄化,AD患病率正逐渐上升,据相关机构研究预测〔2〕,到2050年我国AD患者人数将超过3 000万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目前,AD的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但其公认的主要病理特征是含有β-淀粉样蛋白(Aβ)的神经炎性斑块、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聚集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和神经炎症〔3〕。据此,学者提出了诸多病机假说,其中针对免疫炎症学说,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明确证实〔4,5〕,持续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降低AD发病率,非甾体抗炎药可以作为AD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因此,近年来免疫炎症假说得到了广泛认可。

炎症反应是机体在内、外界损伤因子的刺激下,自行产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是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6〕。当机体识别到损伤因子时,会立即启动免疫性炎症反应,其目的为清除体内损伤因子,完成损伤部位组织修复。然而,如果炎症因子持续存在,就会逐渐发展成慢性炎症〔7〕。慢性神经炎症可通过炎性细胞增殖、活性氧(ROS)生成和广泛的DNA改变诱导细胞损伤〔8〕。大量实验研究表明〔9~12〕,神经炎症与A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它参与AD的病理过程。

1 MG在AD中的作用

MG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驻免疫细胞,充当抗原呈递细胞的角色,并具有吞噬毒性产物、释放抗炎因子的作用〔26〕。在稳态下,MG处于静息状态,监测体内微环境,保证机体稳态。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MG迅速被激活,释放抗炎因子,并能吞噬细胞碎片、改变分泌物(如抗淀粉样蛋白聚集素和NFT)以保护神经细胞,因此MG在预防炎症中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27,28〕。但是,当炎症反应较剧烈时,MG会被过度激活,产生和释放炎症细胞因子、神经毒性物质。炎症细胞因子导致炎症反应增强,神经毒性物质直接损伤神经纤维,故大多数的研究将激活的MG划分为两种表型即促炎症表型(M1表型)和抗炎表型(M2表型)〔29,30〕。M1表型由脂多糖(LPS)刺激诱导,其特点是过度释放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和IL-6等,并具有显著的吞噬能力。M2表型由IL-4、IL-10等刺激诱导,其特征是释放多种神经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等〔31〕。故而,向M1表型的转变会加剧炎症反应,向M2表型的转变有助于神经损伤的修复和愈合。研究认为MG状态在促炎性M1表型和神经保护性M2表型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根据刺激的性质和暴露于刺激之前的细胞原始激活状态,M1 和 M2 型标记的表达是交叉进行的〔32,33〕。

相关研究发现〔34〕,MG所介导的炎症反应在AD早期是有益的,因为活化的MG可以通过增加吞噬、清除和降解Aβ以减少聚集和沉淀。此外,MG还可以分泌一些可溶性细胞因子,如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存活。但随着病情的进展,Aβ的聚集会改变MG的转录表达水平〔35,36〕,造成清道夫受体(SR)、晚期糖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甲酰基蛋白受体(FPR)-1等Aβ结合受体表达降低,IL-1β及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升高,从而导致MG对Aβ的清除能力降低和炎症上调,加重Aβ沉积。过度活化的MG也被证明能产生ROS自由基、一氧化氮(NO)和神经毒性物质,进一步损伤神经元〔37,38〕。在一项针对年轻和衰老转基因小鼠的研究中发现〔39〕,与健康年轻的大脑相比,衰老的大脑中激活的MG水平升高,这些MG与典型的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生物标记物(如TNF-α、IL-1β、IL-4、IL-6和IL-10等)的表达增加有关。

2 AS在AD中的作用

AS位于中枢神经系统,是大脑中最丰富的细胞,主要作用是维持离子平衡,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并在Aβ与神经元之间形成保护性屏障〔40,41〕。研究发现〔42〕,在AD炎症反应中,TNF-α和干扰素(INF)-γ共同刺激AS的活化,导致Aβ分泌增多,最终提高脑内Aβ的含量,同时,Aβ反过来又可激活AS,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包括ILs、IFNs、TNFs、NO等,从而加重神经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又可能导致ROS的产生和AS的丢失,高水平的ROS可引起氧化应激,刺激Ca2+的释放,从而导致内质网应激,细胞器损伤,直至神经细胞凋亡〔43〕。有学者在痴呆患者大脑神经炎斑块中发现了丰富的胶质细胞,且分析显示AS增多的程度与认知障碍之间存在相关性〔44〕。另有报道指出〔45〕,AS除了能够产生Aβ外,还可以摄取和内化细胞外环境中的Aβ,并将这些 Aβ进行降解,这表明AS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3 促炎细胞因子在AD中的作用

促炎细胞因子与Aβ之间的相互作用是AD的主要特征。Aβ在大脑中的慢性沉积通过激活MG来驱动脑神经炎症,据报道〔46〕MG是AD中促炎细胞因子的主要来源,与MG表面结合的Aβ诱导促炎基因表达,并导致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L-6、IL-18的升高,从而导致tau高磷酸化和神经元丢失。

3.1IL-1β IL-1β是一种小的可溶性糖蛋白,是大脑中存在主要的促炎细胞因子,是AD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IL-1β是由激活的MG和AS在细胞质中以前体蛋白(pro)-IL-1β的形式合成和释放,以应对各种刺激。pro-IL-1β无生物活性,必须经过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裂解才具有活性,而pro-caspase-1被称为炎症小体的胞质多蛋白复合物激活〔47〕。曾有文献报道〔48〕,可溶性寡聚Aβ(oAβ)通过ROS依赖性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促进小胶质细胞中pro-IL-1β向成熟IL-1β的转化。有证据表明〔49〕,Aβ寡聚体可诱导IL-1β成熟,增强神经毒性,增加caspase-1活性,从而增强氧化应激。但是,并非所有IL-1β所致炎症均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NLRP)3和caspase-1有关,caspase-1缺陷小鼠也可发生IL-1β所导致的炎症疾病。此外,IL-1β可能在AD病理过程中发挥有益作用,在AD小鼠模型和细胞培养模型中,IL-1β的持续高表达通过调节MG依赖性斑块降解或促进非淀粉样蛋白APP的裂解,能够减少Aβ相关的病理学改变〔50〕。因此,IL-1β在AD发病中可能起着复杂的作用。

3.2IL-6 IL-6是一种促炎症分子,主要由激活的MG、不同脑区的AS产生。研究发现〔51〕,AD患者和大鼠模型中,IL-6在脑脊液和血浆中显著升高,尤其是在淀粉样斑块周围。许多研究已经探讨了IL-6与AD结合的分子机制,首先,IL-6在神经元中具有促进APP加工和产生的作用,同时,APP的羧基末端 105 个氨基酸可激活神经胶质细胞,从而增加IL-6的合成和释放〔52〕。IL-6的产生依赖于MG的TLR2-MyD88信号通路和人脑内皮细胞Jun N-末端激酶(JNK)-活化转录因子催化蛋白(AP)1信号通路的激活。其次,IL-6处理的海马细胞通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5/p35诱导tau磷酸化或通路解除调控,促进NFT的形成〔53〕。再者,IL-6还可以激活Janus激酶(JA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s)、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p38蛋白激酶都参与了神经元内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29,54〕。此外,IL-6在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变中也起着复杂的调节认知功能的作用,研究证实〔55〕,在炎症条件下,由于衰老或炎症引起的神经元NADPH氧化酶的激活而产生过量的IL-6可能损害认知过程。

3.3TNF-α TNF-α是由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和神经元产生的一种多效促炎性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TNF-α在AD患者的大脑和血浆中显著升高,并且可诱导Aβ的产生,加重炎症反应〔56〕。报道〔57〕称当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在三转基因AD小鼠中慢性高表达神经元特异性TNF-α时,短期内细胞中Aβ增加,炎症和tau病理增强,长期内可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该研究表明,TNF-α信号的过度表达可增强AD相关的病理学,并对神经元活性有害。

然而,对TNF-α的神经保护作用也有报道。例如,早在1995年〔58〕已经发现,在存在Aβ肽的情况下,用TNF-α预处理的解离的神经元培养物可通过NF-κB依赖性信号传导抑制ROS和Ca2+的积累,从而使细胞免于Aβ诱导的神经元死亡。也有报道称TNF-α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营养作用,并能在丰富的原代神经元培养物中抵御谷氨酸、ROS和Aβ毒性〔59〕。此外,研究证明〔35〕鞘内的TNF-α水平与脑细胞凋亡和神经元降解呈负相关,人类神经元细胞与TNF-α的孵育导致bcl-2的产生,bcl-2是一种已知下调神经元凋亡的分子〔60〕。这些数据表明了TNF信号通路的复杂性,值得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AD背景下TNF-α的细胞特异性作用。

综上,尽管AD的确切病因病机尚未十分明确,但免疫炎症在AD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已被证实。MG、AS、IL-1β、IL-6、TNF-α通过多种途径参与AD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炎症介质在AD中的作用是复杂的,我们对其认识还远未完成,今后应着重于深入研究其对AD病理的影响,阐明AD每个阶段中免疫炎症的变化,澄清防御性和致病性的发生机制,为阻止或延缓AD的发生、发展开辟治疗的新途径、新靶点。

猜你喜欢
表型细胞因子神经元
基于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理论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衰弱发生机制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体型表型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AI讲座:神经网络的空间对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表型及特征分析
作物表型组学和高通量表型技术最新进展(2020.2.2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仿生芯片可再现生物神经元行为
这个神经元负责改变我们的习惯
研究人员精确定位控制饮酒的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