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秋寒
摘 要: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应引起各位教师的共同重视,并不断根据孩子的特性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是教学质量的保障,能够反应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整体状态。创建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有利于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为了更好地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极性;课堂氛围
引言
创建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有利于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性[1]。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往往是教师在课堂讲,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学习变得枯燥无味,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所以,小学的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以往的课堂中,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缺乏活力,使学生逐渐变得对语文不再感兴趣,对教师也有了距离感。新课改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由以往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逐步唤醒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开始在课堂中主动思考问题,并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要想办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和敌对情绪,让学生可以与教师轻松互动,而不会因为紧张或是不信任影响交流。当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后,学生就会逐渐信任教师,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提问和积极发言,从而构建高质量的探究课堂[2]。另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还可以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激发学生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人,也会努力获取新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利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新课改的教学指导促进众多的教学模式在课堂进行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灵活的应用在任何的学科教学中,有效提升了学科课堂的教学氛围,对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增强学生对语文的体验感,进而更好的理解语文中的知识和内涵。
比如在学习《姓氏歌》进行识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在教室创建了具有中国姓氏文化的课堂环境,将全班学生所有的姓氏用卡片展示在教室内,让学生去找自己的姓氏,或者让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之间相互找成员的姓氏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讲解与姓氏有关的历史等,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姓氏知识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认字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姓氏书写。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形成了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的学习。
三、利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玩是天性,小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小学生喜欢玩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在教学中创设游戏环节,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进而打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但是小学时期的年龄跨度较大,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游戏,提高游戏的难度和复杂性,保证小学生对游戏的参与性。
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进行“你说我猜”的游戏,将语文中需要掌握的知识贯穿其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就以猜字的内容进行。像教师给出相应的字词卡片,将班级的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出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负责将卡片中的字詞进行描述,另一个学生负责猜,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对卡片内容最多的为胜利者。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配合度,还能提高学生对字词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在课堂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高年级就可以猜诗词标题等相对难度较大的游戏。如教师在题卡上写上诗词的题目,按照低阶段的分组模式,让一位学生描述与诗词题目有关的内容,另一位学生猜诗词的具体题目以及作者和年代。这样,随着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增加,通过提高游戏的难度来增强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热情。小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其在课堂的积极性,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团结和竞争意识,建立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需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具体的教学措施,并灵活变通,进而在改善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积极学习新时代语文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丰富教学知识,优化教学方法,进而持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能。
参考文献
[1]董龙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思考[J].第二课堂(D),2020(05):16-17.
[2]温书琴.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