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微写”让语文课堂轻松增效提质

2022-06-15 21:20彭曼妮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2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

彭曼妮

【摘要】“双减”政策实施后的课堂教学方法多样、途径丰富,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加强对学习本质的理解和重视,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教师要善于剖析统编教材的特点,以统整的视角,有计划进行“随文微写”训练,从“教”的视角分解随文微写的训练点,从“学”的路径挖掘随文微写的链接点,从而更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推进“双减”政策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随文微写;语文要素;增效提质

“双减”政策的落地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就像一根线,一头连着家长和学生,另一头连着学校教师。教师要善于剖析统编教材的特点,以统整的视角,有计划进行“随文微写”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零余”时间,把课后作业、作文随堂化。学生通过伴随教材的学习过程中的高频微型训练,达到积微成著的目的,从而更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和思维品质,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真正推行“双减”政策的实施。

一、内容重组:从“教”的视角分解随文微写的训练点

统编教材的编写具有整体意识,注重相互关联单元之间的语言训练点,每单元整体联系也是相当紧密。教师要整体观照,把单元语文要素分解成各课小目标,层层推进。“双减”政策背景下的“随文微写”的教学策略,旨在用好“语文要素”这把“钥匙”,精准打开统编语文新教材之门,将学生每个年段或每一个单元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分解到伴随每一课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微型训练,真正让“好教利学”在课堂中落地生根。微写、切口小、素材多、用时短、字数少,从而积累建构大单元语文要素训练体系,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实现学生积累语言与运用语言的同步。让学生通过伴随教材的学习过程中的高频微型训练,达到积微成著的目的,保障语文课堂的“增效提质”。“围绕中心意思写”是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主题,各组成部分都有编排意图。例如,教师在落实“从不同方面表现中心意思”这一目标时,就可以借助精读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和《初试身手》《习作例文》,然后适时安排相应的微型写作——选取不同方面描写一位学生的外貌特点。当教师在落实“把与中心意思有关的重点部分写具体”这一目标时,就可以借助精读课文《盼》和《交流平台》,然后进行简单的写话——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一个人的紧张心理。这样构成了学习的支架系统,以“随文微写”的方式为学生在大单元习作中搭建写作的“脚手架”,有效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二、抓手确定:从“学”的路径挖掘随文微写的链接点

随文微写的链接点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为单元大作文服务,也要根据课文所具有的文体特征或写作技巧特征进行设计。这样的微习作练习之后,学生在写单元大作文时才能游刃有余。教师要找好训练的切入点,让微训练自然而然渗透到阅读教学中。这个切入点可以在文本空白处、总结写法处、强烈抒情处、发挥想象处、事件高潮处、读后感悟处。

1.一点发散,由扶到放

课后思考题是落实单元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确定每篇课文教学目标的依据,并且提示了本课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和要求,是单元语文要素的落脚点。语文要素是包含在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题中,这些题目是根据理解与积累、行为与运用、拓展与实践这三个维度来设计的。读懂了课后练习的设计意图,就能准确提取语文要素的关联点,让教学有了“靶心”。如,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课后思考题明确提出了阅读要求:默读课文,填写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复述故事是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复述需要将课文的语言内容,重组成自己的语言,复述不同于背诵,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叙述出来,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途径。除了课后思考题,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也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这个平台,既可以作为单元学习后的总结归纳,也可以作为课文学习前的阅读提示。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读写链接,借助表格、示意图等形式分别提取文本内容的关键信息,也是提升课内阅读的能力,更是便于教师对学生的一种随堂过关评价,反馈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否落实、阅读方法是否掌握。

2.一处补白,由此及彼

由于作者表达的需要,在文章某处留下“空白”,给读者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也为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兴趣点、契合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小说的魅力”,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第十三课《桥》是一篇小小说,人物行动构成小说情节,人物也在情节中展现自己。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此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善于捕捉此契机,让学生随文写写此时老汉的内心独白。通过让学生补白,就能感受文中老汉“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这样深入研究教材,梳理文本的隐性知识,进行“随文微写”训练,让学生在品味赏析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训练的效率。

3.一线贯穿,由浅入深

统编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经典名作, 文质兼美, 且鲜明地体现了写作知识,是学生仿写的好素材。教材中很多文章有一条牵引全文情感的线索或一道主问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要做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帮助学生构建读写支架系统。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习作例文《小站》的中心意思为“小而温暖”,围绕这条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从“小”入手,层层递进地描写了小站。教师在教学时关注引导学生关注这条主线,与前面几篇文章的表达手法不同,让学生发挥想象,拓展写话“假如你是其中一位刚下站的乘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此时的随文微写训练正是学生与课本进行的心灵碰撞的产物,教师也同时为接下来的大单元习作教学作好铺垫,使课堂更高效。

有了航标好行船,“随文微写”是架起阅读和写作的有效桥梁。语文教师要准确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圖,挖掘微写的有效切入点和教材中丰富的习作技巧,将训练融入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的表达技能更上一个新台阶,构建读写共同体。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提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2]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15-18.

[3]余琴.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练习系统的编写特点与教学价值[J].小学语文,2018(9):55-59.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小学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