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汉人物形象在紫砂泥绘中的表现

2022-06-14 08:10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罗汉紫砂人物形象

关 珊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前 言

紫砂泥绘装饰始于清初,盛行于康熙乾隆年间,因其装饰工艺繁琐、耗时费工、对匠人技术要求高且烧制后存在泥绘画面开裂脱落等风险,现存优秀传世作品多为宫廷用器,其中以杨季初为代表的艺人所泥绘装饰的题材受皇室审美和宫廷绘画风格影响,其画面主要以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画为主。由于受紫砂泥料材质特性所限,即便在当代以人物为主题的泥绘装饰作品也相对较少。对于陶刻和彩绘这种以勾线平面化的表达方式而言,人物类题材装饰就类似于工笔画,绘画功底强的艺人装饰这类题材的作品难度较小,而传统泥绘具有浅浮雕的感觉,需要做出一定的肌理和立体感,在装饰技法上具有一定难度,这不仅仅要求艺人需要有美术功底,更需要融合其他装饰技法。然而在众多人物形象的装饰题材中,罗汉这种野逸而粗犷的形象用紫砂泥去诠释,可以充分展现紫砂的自然性和肌理质感。

一、装饰主题和构图设计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菩萨、罗汉、天王等佛教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人们熟知的十八罗汉形象便是经典的佛教人物形象,然而十八罗汉最早却是十六罗汉之说,《阿弥陀经》和《法住记》两篇文章对十六罗汉有着不同的记载和描绘。而书画家通过不断的艺术创作和加工,将罗汉画像更加形象化和世俗化,拉近了佛教罗汉与百姓间的距离,其人物形象由此更具人情味。随着佛教和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道释人物画在唐宋时期达到巅峰,《宣和画谱》和《益州名画录》都收录了多位画家创作的罗汉画像,并记述其风格特点等。其中最具风格特点的两位画家是前蜀张玄和五代贯休,宋代苏轼正是根据两位的罗汉画像写了《十八大阿罗汉颂》,同时在这篇赞文中注明罗汉名称。其中贯休所描绘的罗汉图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画风,他较为夸张地修饰罗汉,其画风呈现一种“野逸”的形态。其罗汉看似其貌不扬,却是一副“胡貌梵相、状貌古野”的面貌,罗汉形象瘦骨嶙峋却苍硬无比,别具西域风味(如图1)。贯休吸收中国山水画中的用笔技法,充分发挥中国画线形的艺术魅力,赋予罗汉泰然自若而桀骜不羁的野逸的神情,对后世道释人物画风格和佛教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1][2]。

图1 贯休 十六罗汉图之第一尊者 杭州圣因寺藏石刻本

紫砂装饰首先要考虑的便是装饰题材和画面设计,只有与器皿设计理念、造型相符合,才能使紫砂器皿增光添彩[3]。本件《自在如意醒茶罐》整体外观端庄,直入眼帘的便是盖上坐着的小和尚,淳朴而安详,一心清净、悠然自在。端坐安详、自性清静、泰然自若的罗汉形象正好与醒茶罐主体遥相呼应。通过充分研究贯休罗汉之画风,保留贯休之罗汉画像倚松石而坐、深目大鼻的基本姿态和型貌,略减少脸部皱纹,同时优化脸型线条比例,显得人物面貌不那么夸张。在整体布局时以罗汉为中心构图,着重勾画罗汉服饰的纹理、花纹图案及色彩,突出主体人物形象。人物左侧安坐神鹿,寓意吉祥同时衬托罗汉身份;左上细松枝斜枝虬曲而下,苍劲而有力,烘托环境气氛;人物两侧增设经书、香炉、法器道具元素,营造出主次分明的画面效果,有效地强化罗汉的人物性格。整体画面将罗汉置于深山密林之中,与自然环境融合,衬托罗汉戒德清净、泰然自在的苦修参禅生活状态,与此件醒茶罐的整体意境不谋而合,使整件紫砂器物增添几分典雅和庄重,进而烘托紫砂的艺术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自在如意醒茶罐

二、装饰技法的表现

传统紫砂泥绘以笔作媒,以泥当墨,进而以泥饰泥,虽然紫砂泥的特殊材质属性决定了其不具备绘画颜料所具备的延展性和色彩多样性,但却能创造出一般颜料无法达到的肌理感和古朴色泽,这正是紫砂的魅力所在。紫砂烧成的发色和泥料种类、目数以及窑烧气氛温度等有着极大的关系。对于传统泥绘装饰,手艺人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更需要熟悉掌握紫砂泥的特性,包括对各类紫砂泥的收缩比以及烧成后的色彩等完全了解。这是由于各种紫砂泥在烧制前后色泽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形态,因此在色彩的判断上,对泥绘艺人有更高的要求。在绘制过程中重点考虑泥料的配色,彩泥堆绘的画面用色要与紫砂载体颜色有区别,色彩分明可以突出主体;在黄色段泥中加入适量白泥,可以调出嫩肤色,用于绘制罗汉皮肤;用浅咖色的老段泥大面积铺满服饰,再用深棕的紫泥、黄色段泥、墨绿泥等装饰服饰花纹,并用白泥装饰服饰内衬。这样使得整体罗汉人物形象的颜色层次分明,色调沉稳古拙而淳朴,能够突出人物稳重老练而若有所思的参禅形象。200目的紫泥和青段泥用于表现山石,其烧成后的砂质肌理感和色泽与天然山石相近。在绘制其他诸如松枝、神鹿等时,通过充分利用白泥、段泥、紫泥等泥料并互相调和,亦可创作出唯美而古拙的画面[4]。紫砂所具有的天然矿石肌理感和色泽,所创造出的画面环境更透露出一分宁静和幽远,不喧不燥,更能展现此罗汉图本身的深远意境。

紫砂泥的材质特性不同于书画或陶瓷颜料,除了在色泽上差异较大,更在于其延展性和流畅性无法与颜料相比,但紫砂泥可以赋予画面更多的塑造力和层次感,这就要求在泥绘过程中巧妙运用陶刻、雕塑等多种紫砂装饰技法。紫砂泥随干湿度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黏性和塑造力,这种性质是多样性的,传统泥绘的精髓——对紫砂泥性的掌握也在于此。具体在每个细节画面的把控上,首先用毛笔将泥浆迅速涂抹堆积出一定厚度的物体形态,然后等泥浆并未完全干透之前用各类工具处理轮廓和纹理,对厚度较薄之处需再次涂抹或堆积泥浆,反复处理,最后用深色泥渲染轮廓和纹理,如贯休运用勾线之技法,以增强物体的层次感和厚重感[5]。在罗汉人物五官、皱纹以及服饰衣纹的处理上,用牛角工具挤或压印出不同褶皱和层次,从而以达到浅浮雕的效果;在绘制梅花鹿时,用勾线毛笔以撕毛笔法不断重复绘制,才会呈现出较细的纹理,赋予逼真的绒毛感(如图3所示)。

图3 自在如意醒茶罐(局部图)

结 语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紫砂器物审美和工艺要求也越来越严苛,紫砂装饰的题材和内容也发生了相适应的变化。佛教文化与紫砂艺术的邂逅恰如其分地展现出不同韵味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如《自在如意醒茶罐》的设计理念那样,我们所追求的“禅茶一味”的生活状态,使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抛去执念和烦恼,一心清净而自在,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和追求。

猜你喜欢
罗汉紫砂人物形象
无相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刘少白
顾绣罗汉朝观音图轴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少林功夫拳(四)
孔府名菜“八仙过海闹罗汉”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