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
【摘要】部编版教材“走近鲁迅”的编排设置,旨在多角度认识鲁迅。教学后,学生对鲁迅的印象是严肃认真的,偏于伟大的一个侧面。鉴于学生对鲁迅理解的偏狭,不利于真正“走近鲁迅”,本文采用问题驱动下的项目式阅读策略,旨在引领学生走近鲁迅,深度阅读鲁迅。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驱动;阅读鲁迅;项目式阅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走近鲁迅”单元学习,“旨在通过不同视角、运用不同表现手法,从多角度展现鲁迅形象,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其文学成就,感知其性格特点,体会其精神境界”。学习完毕,学生对鲁迅的评价大多集中在伟大层面,距离多角度理解鲁迅尚有距离。鉴于此,笔者采用以问题驱动的项目式学习策略,引领学生走近鲁迅,深度阅读鲁迅。本文论述如何通过问题驱动,让阅读活动有广度、有深度地持续开展。
一、在阅读中生发问题
阅读中,我们常常关注的是,我知道了什么?换言之,我们重视阅读中获取信息。但是,真正能引发思维生长的是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独角兽的故事》(周梅卿)、《胡羊尾巴》(唐弢),我们会看到一个怎样的鲁迅?并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学生的问题有:
1.鲁迅向寿镜吾先生提问所说的“怪哉”虫,到底是什么虫?
2.为什么叫“三味书屋”?
3.鲁迅小时候很聪明,是学霸吗?
4.鲁迅小时候很淘气,会不会挨家长或者教师的打?
5.鲁迅小时候玩什么?
……
问题1,“怪哉虫”是东方朔的故事,源于《太平广记》,关联着鲁迅童年的阅读背景;问题2,不妨来个史海钩沉,一探“三味”的个中含义;问题3,這个问题演化为鲁迅这个学霸是怎样炼成,似乎更有探究价值;问题4,从鲁迅是否挨过打,可以窥探鲁迅成长中的亲子关系,以及鲁迅对待孩子的态度。
不是任何问题都能作为项目式学习的核心问题,可是,学生的问题都应该得到回应,每一个问题都应该得到尊重,每一个问题都值得寻根问底。在问题的驱动下,教师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探究欲望。这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阅读探究下去,也有精彩的发现。
如,鲁迅小时候玩什么?从鲁迅作品中去寻找,展开思考。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掘蜈蚣,逗斑蝥。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老师眼皮底下玩纸盔甲套指甲,描绣像。
散见于文章中对鲁迅玩耍的描写,汇集在一起,学生看到的是一个爱玩、淘气、有探究精神的鲁迅。鲁迅的玩耍贴近大自然,玩得率真、玩得痴迷。通过对“鲁迅玩什么”的梳理,学生会对鲁迅引起认同,引起情感的共鸣。
以问题驱动为策略的阅读,充满阅读的乐趣、探究的乐趣、发现的乐趣与分享的乐趣。
二、在认知冲突中发现问题
在教材的课文中,鲁迅横眉冷对,是伟大;几乎所有的鲁迅肖像,是不苟言笑,严肃的。然而,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描述: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俞芳老师在其回忆录《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写道:他是个很会说笑话的人,……他只要有空坐上一阵,屋子里便会笑声不绝。
鲁迅,是横眉冷对,不苟言笑;又是笑口常开,开朗亲切。极端相反的特征为什么出现在同一人身上?
此外,鲁迅不仅是大文豪,他美术造诣同样高深——北京大学的校徽、北洋政府的国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鲁迅亲自设计书籍封面,风格独特,自成一派;鲁迅喜欢版画,是中国版画收藏第一人。
新的信息与旧的观点产生巨大的反差,带来了认知上的落差与冲突,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学生心中自然会产生一个疑问:鲁迅到底是个怎样的人?鲁迅的世界怎么会如此丰富?众多的问号,“黏合”学生,吸引他们走近鲁迅、阅读鲁迅、探究鲁迅。
三、设计具有代入感的话题,由话题生发问题
阅读鲁迅,走进鲁迅的童年,发现鲁迅的童年精彩纷呈,好看好玩。读着读着,学生会对鲁迅产生亲近感,心会慢慢地靠近鲁迅,真挚的情感也会流露出来。《少年闰土》一文,鲁迅与闰土第一次相见的情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假如你、我与鲁迅相遇,成为好友,第一次相见是怎样的呢?
“叮铃铃”,兴趣班下课了,我拖着一身疲惫走在路上。“叮咚”,手机一响,我打开一看: 一起来玩吗?——迅哥儿
这一段颇具时代感地与“迅哥儿”的“约见”,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走进了“迅哥儿”的生活,“迅哥儿”把他哪些伙伴介绍给你?你们在一起玩了什么?“迅哥儿”用什么美食待你?聊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迅哥儿”走进你的生活,你会向“迅哥儿”讲述什么?是美食、游戏,还是学业。“迅哥儿”对你的兴趣班感兴趣吗?看到你辛苦地读书,“迅哥儿”什么看法,是赞同,还是反对?
在极具代入感的问题的牵引下,学生走进鲁迅的生活,鲁迅走进学生的生活,产生交流,形成开放的对话场景,把鲁迅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的对接起来。这样的问题有趣,驱动了阅读,促进了思考,还让阅读与写作自然发生。
四、将普通问题转化为探究性问题
闰土真有其人吗?如果只是了解答案,可以通过搜索,会得到一个现成的答案,《故乡》中闰土原型叫章运水。这个普通问题,不适合做驱动性问题。但是,如果将这个问题稍作转化,就会变成一个探究性强的问题。生活中的“闰土”——章运水,后来与鲁迅还有交往吗?就会变成一个值得深究的驱动性问题。
学生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通过搜集资料,钩沉历史记忆,探寻鲁迅后代与章运水后人的“交往史”,在阅读分享会上做汇报,体现了良好的阅读探究精神。将普通问题转化为驱动性问题,要善于认识到问题背后的本质,本质性的问题,往往就是促进阅读的驱动性问题。
夏雪梅教授在其《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一书中引用巴罗斯和坦布林的观点所言:知识的获得来源于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的过程。将其原理应用于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问题驱动阅读,同时激发学生查找信息,多向度思考、探究。项目式学习让深度阅读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刘发建.小学生鲁迅读本[M].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4]汤姆·马卡姆.PBL项目学习:项目设计及辅导指南[M].董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
[5]刘晓艳.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
[6]刘儒德.基于问题的学习在中小学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1):22-31.
责任编辑 胡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