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再错”,提升解题能力

2022-06-14 21:26许映春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习惯

许映春

[摘  要] “一错再错”现象虽然难以杜绝,但教学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大大降低“再错”出现的概率. 文章指出,对于错误师生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看清问题的本质,才能及时地查缺补漏;同时,学生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积累,养成良好的总结、归纳和反思的习惯,进而促进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一错再错;习惯;解题能力

“一错再错”是数学解题中常见的现象,出现该现象与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 对于教师,在试卷评讲时大多采用的是“就题论题”的讲解方式,虽然题目讲解得很仔细,学生也能听得懂,然因未能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能听懂但并未真的学会,这样之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依然会犯错. 对于学生,虽然大多数学生对错题及时地进行了订正并整理出了订错本,然因对自己的错因分析不到位,纠错后又没有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题目的理解还停留在“似懂非懂”的状态,这样学不懂、吃不透,再错也就难以避免了.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尽量避免或者降低“再错”发生的概率呢?笔者谈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仅供参考!

挖掘问题本质

考试后教师虽然预留了时间让学生进行错因分析,然很多学生对错误的认识不到位,将大多数问题归结于粗心大意. 其实产生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对于同一题目可能出错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很多错误表面上看是粗心造成的,然究其原因,根本上还是大多数学生对问题的本质理解得不到位,如对概念、公式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解题时便张冠李戴. 因此,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要到位,要引导学生学会从问题的本质上去分析,从而做到“真懂真会”.

对于例1这道题目,很多学生常把定义域为R和值域为R混为一谈,对于何时应用Δ≥0、何时应用Δ<0分不清. 从学生的错因来看,大多数学生都将本题的错因归结于粗心大意——因没有认真审题,故将定义域和值域混淆. 其实,学生再次犯错的主要原因是试卷评讲时教师“重结果,轻过程”,只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做”,而未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学生并没有真正学懂、吃透,日后犯错也就在所难免了.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评讲试卷时不能操之过急,在试卷评讲前可以先给出一些问题,做一些铺垫. 例如,在评讲例1前,教师可以给出以下问题做铺垫:

注重归纳总结

在试卷评讲时,部分教师限于“就题论题”式的讲解,不能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待问题,进而使试卷评讲变成了简单的纠错活动,学生并不能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去审视问题,这样学生自然也就很少关注问题之间的联系,很难把握问题的本质,使得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过于分散,难以提炼出解题的通性和通法,之后即使遇到相似问题学生也难以迅速形成解题思路,这样不仅难以提升解题速度,而且还会重现错误. 因此,教学中要打破“就题论题”的讲解模式,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去审视问题,进而揭示同类问题的本质,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通法和通法,从而内化为经验,有效提高解题效率.

例2 已知函数f(x)=x2+x,x<0,-x2,x≥0,若f(f(a))≤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此类问题在平时的考试中以及高考中经常出现,对于一些常考的、类似的问题若日常学习时能够及时总结归纳,这样解题时不仅可以快速形成解题思路,而且可以少走弯路,进而大大提升解题效率. 为此,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知道“为何做”“怎样做”“什么情况下这样做”,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解题效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自然也就可以避免“一错再错”了.

提升分析能力

分析试卷容易发现,学生常因过程缺失而失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二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薄弱. 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讲解、强化训练来提升,然对于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却需要长期的过程. 但师生要知道,只有分析能力提升了,才能真正地理解出题意图,进而有效避免掉入预设的“陷阱”,从而提升解题正确率.

例3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大多数学生习惯应用奇偶性的定义去做,即判断f(-x)与f(x)的关系,然值得注意的是,确定函数的定义域是判断其奇偶性的前提. 因此,在应用定义、定理时必须认真思考,谋定而后动才能有效规避错误.

分析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加引导,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犯错时要及时进行反思,只有知道了“错在哪里”,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修补漏洞,有效防止“再错”.

注重方法提炼

要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成绩,有效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熟能生巧”也是对数学练习的真实写照. 题目做得多了,解题方法和解题经验自然就更加丰富了,解题效率自然也就提升了. 但是要注意,練习题目的选择不能是盲目的,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漫无目的地随意“刷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提升解题速度,然因未重视解题方法的总结和积累,也就难以真正提升解题能力. 方法犹如解决问题的钥匙,只有方法选对了,才能打开解决问题的大门. 为此,在解题过程中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和提炼,以此提升解题效率及数学核心素养.

例4 (1)函数f(x)=x-alnx,a∈R,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是求导后解不等式,然该方法一般会涉及复杂的运算,根据解题经验可知,此类问题可以通过求导后结合导函数的图像进行求解,这样通过数形结合法不仅可以简化运算过程,而且可使问题更加具体和直观,函数的单调性一目了然.

不结合题目只讲方法不仅难于理解,而且难以应用;而只重视解题不重视方法的提炼也难以形成解题能力. 只有让二者协调统一,才能有效提升解题能力. 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利用专项练习引导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提炼,找到问题的一般规律,形成一般方法,进而提升解题效率. 当然,在解题时学生也必须结合题目的特点灵活调整,以避免机械套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例5 设函数f(x)=ax3-3x+1(x∈R),若对于任意x∈[-1,1],都有f(x)≥0成立,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

以上两个问题为恒成立问题,若只知道套用分离变量的思路求解,则解题时容易陷入困境. 如例5中两边同时除以x,则需要讨论x的取值范围;而例6分离变量后求最小值则会遇到“”的形式. 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善于多角度观察和分析,进而积累丰富的解题经验,这样当思路受阻时可以及时调整解题思路,提升解题效率.

总之,虽然“再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可以大大降低再次犯错的概率. 为此,教学中师生要应用好错误资源,及时找到错因,积极寻求规避错误的对策,进而提升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习惯
如何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命好不如习惯好
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探讨
初中数学“圆”教学浅析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