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杰
摘要: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呈时代性、健身性、多样性等多元化发展趋势,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巨大的挖掘和发展空间,在中职学校体育课程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创新和研发,因此,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与拓展,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影响中职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因素,探寻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期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中职学校;影响因素;对策
前言:
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改革中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课内容以及教学内容向单项系列化发展,如长拳系列、太极拳系列、器械系列、传统拳术系列、对抗系列、少林拳系列、健身保健系列等。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拓展为中职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一、中职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为了推广民族传统体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开始走进校园,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渐渐为广大中职学校生所了解和喜爱。然而,如今中职学校体育教育仍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而与中国人身体素质、心理感受、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没能得到真正的重视和普及。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部门重视不够
在国家编订的中职学校体育教材中,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比较少,即便有也属于边缘内容,可教可不教。而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里,也没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除了武术,没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踪迹。
2、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我国体育院校设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不多,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院校发展的空间较小,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动作要领等没有统一标准。没有师资支撑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难以在中职学校得到较好开展,更谈不上普及。
3、学生的体育运动审美发生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中职学校生喜欢的最多是篮球、足球、轮滑等具有时代感的体育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
4、民族传统体育器材和场地短缺
在我国生产体育器材的厂家很多,但专门生产民族体育器材的厂家很少。一般都是民间艺人自己制作,虽然都较为简单,但是要想制作出美观耐用的民族体育器材,对于普通人來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民族体育器材短缺也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在中职学校传播和推广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二、中职学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意义
1、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21-2025》的实施
民族传统体育一般都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显示出东方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目的是更好地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而全面推进中职生素质教育,深化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职学校是一个较大的群体,在中职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一个重要举措。
2、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在古代经济文化背景中形成并留传下来的东西,由于时代和社会价值的变迁,对其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更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性。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民族的未来,而且他们有一定的鉴赏和识别能力,年富力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对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在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方面,学生能够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中职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对策
1、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教师队伍
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我国各类体育院校应该顺应当前发展潮流,曾设民族传统体育相关专业,聘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者进入学校担任老师,有针对性地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通过体育院校不间断的培养,壮大民族传统体育教师队伍。其次,由政府引导,邀请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者任教,对当前中职学校的体育老师进行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训,促使当前任教的中职学校体育老师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能和理论知识,缓解当前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
2、教育部门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知识研究,编写相关项目课程
教育部门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探讨与研究,从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推广的可行性、训练的安全性以及比赛的规则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选择出一批具备以上特征且有代表性的体育项目整理统计,为编写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奠定基础。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首先要选择易于推广的,符合中职学校生生理、心理特点,训练过程安全性较高的项目纳入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并制定完善的课程实施方案。
3、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训练设施
在此基础,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完善各项训练设施,除学校成立的表演队外,要向全校学生普及,做到全员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倡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到全面发展,因此,教育经费不止要投入学校文化课的建设,更要向体育教育部分倾斜,给学生提供完善的训练设施,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参与训练。此外,要做好训练设施的维护,保证设施的完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让学生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结语:
现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形成了学习东方传统文化的热潮;另一方面,我国开始注重文化强国战略,大力倡导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学校和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将民族传统体育普及开来,让更多中职学生了解并学习民族传统体育,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获得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险峰,廖晋梁,罗官军.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13):197-198.
[2]章容.民俗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意义及途径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3]公健,廖生波.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开展的价值与作用的研究综述[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