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军雄
摘要:兰州太平鼓历史悠久,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文化艺术体现,也是民族艺术的结晶。兰州太平鼓外观较为特殊,且声音浑厚,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地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兰州太平鼓有着完整表演体系与服化道内容,是兰州展现自身历史与民俗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兰州太平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遭遇了一定的问题,也出现了相应的发展性危机。因此,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兰州太平鼓进行分析,对兰州太平鼓未来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研究,帮助兰州太平鼓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保护
前言:
兰州太平鼓是我国西北部省份甘肃的一种民俗舞蹈表演形式,主要分布在兰州市区以及周边县市,太平鼓因为其丰富的表演方式以及出彩的舞蹈动作,被良好的保持与传承下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兰州太平鼓现如今已经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早年间对兰州太平鼓的分析与研究多体现在舞蹈已经民族艺术方面,而现如今随着社会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性越来越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对兰州太平鼓进行分析就显得极为必要,但当前从保护视角分析研究兰州太平鼓的文献资料较少,本文将极可能的从多种保护角度来对兰州太平鼓进行分析与研究,为今后的兰州太平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兰州太平鼓的历史发展背景
1.兰州太平鼓的起源
兰州地处我国西北部,由于自古以来的地域特点以及气候情况,催生出了当地的独特文化,鼓舞文化表现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与思想,并逐渐发展到了民间,兰州太平鼓能够充分反应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农耕文化,通过太平鼓的外观以及声音韵律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太平鼓鼓身往往描绘着祥龙瑞兽,人们相信应这种方式能够让上天在具有干旱特点的西北地区降下充沛的雨水。据文献表明,我国西北部的甘肃地区,正是我国传说人物——伏羲的诞生地,兰州太平鼓不论是在制作还是表演上,都与伏羲所推崇的八卦符号的思想相契合,也正因如此兰州太平鼓也被古人認为有着与上天交流的能力。
兰州太平鼓的起源知道现如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但是根据相应的历史资料与历史文献,能够找到兰州太平鼓的两种较为合理的起源,首先来自于民间人们口口相传的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派军队收付西北部城池,但是到了兰州地域却受到了顽强抵抗,随后将领命令士兵在鼓中藏匿兵器,乔装进入城池后与外面的军队里应外合,终于拿下了兰州地域的城池,于是民间百姓为了纪念给自己带来和平的日子,于是将鼓唤作“太平鼓”,直到如今兰州地界的人们仍然口口相传。以此一种说法是在原始社会时,甘肃地区的远古人便已经制作出了陶鼓,并流传演变成今天的“太平鼓”。
2.兰州太平鼓的发展
根据相关的历史文献,在民国时期,兰州太平鼓每当新年时节就会有精彩的表演,兰州太平鼓在当时是民间社火中的一个重要表演内容,有着祈福消灾的作用,在民国时期兰州太平鼓并没有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时间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兰州太平鼓因为发展与传承过程中的问题,导致表演者所表演的打法各有不同,于是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逐渐将兰州太平鼓的表演方式规范化。也正是从此时起,兰州太平鼓正是为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内知名度的提升,兰州太平鼓不仅参加了国庆50周年活动,还参加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直到如今兰州太平鼓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
二、兰州太平鼓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代社会的发展影响传统艺术的进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兰州太平鼓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生计背井离乡来到了大城市发展,而老家的传统文化除了老一辈人的坚守之外,已经没有了传承发展的新鲜血液,这导致兰州太平鼓这个传统艺术正在不断消磨。
2.传承保护兰州太平鼓的理念有所不同
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传承人的身份往往会成为当地权利与关系交易的衍生品,利益与文化传承之间有着明显的隔阂,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传承人的确定存在问题。此外,当前民间艺术的传承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传承人理念上的差异使得兰州太平鼓后继无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兰州太平鼓的发展策略
1.以国家为主体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策略
首先,若想从根源上保护传承好兰州太平鼓,国家方面就需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政府方面需要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将兰州太平鼓从地方走向全国,通过这种方式来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通过官方的力量来提升兰州太平鼓民间组织以及民间文化传承的结合。当前能够有效保护兰州太平鼓的方式只能从官方的法律条文中有所体现,在未来已经继续提升保护力度,建立以兰州太平鼓民俗文化艺术的非遗保护基地,投建相应的民俗文化旅游建设,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保护兰州太平鼓的发展与传承。
2.以地方文化为保护与传承的本源力量
除了依靠官方力量,人民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也是极为重要的,人民需要做到文化自信,自觉的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此,应该充分掌握人民群众的思想与观念,通过将兰州太平鼓与全民健身的理念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来让人们加深对兰州太平鼓的印象,让非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激发人们以地方文化为保护与传承的本源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国家与人民群众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放映出中华民族在一定时间内发展的特点,同时也是联系当地人民群众的一种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兰州太平鼓作为我国为数不多传承下来的传统鼓舞,已经成为兰州的一个艺术标签,但是兰州太平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到传统艺术与现代发展的互相碰撞,如何更好的将兰州太平鼓保护与传承下去,是当前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华民族如何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苟晓飞,张润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护探究——以兰州太平鼓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5):12-19+137.DOI:10.13805/j.cnki.2095-7009.2021.05.003.
[2]康晓,林胜.金城鼓韵仍犹在?——兰州太平鼓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艺苑,2021(03):83-87.
[3]赵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兰州太平鼓[D].南京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