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梦如
摘要:在强调核心素养的新课改时代背景下,传统的赫尔巴特式的“教师、教材、课堂”的教学方法已经略显“落伍”,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会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进而影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策略
新课程改革活动的不断推行,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并赋予其自主选择权利,同时更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接受能力。教师应重视课程改革的主要内涵,认真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才能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基于此,文章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进行多元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引不起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的单向度灌输,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也无从知道学生是否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只注重学生最终能否将知识呈现在卷面上,忽视弱化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学习过程,错误地认为自己“教过了”就等同于学生“学会了”,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越来越抗拒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对语文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二)教学方法机械,消磨了生命活力
在赫尔巴特“三中心”的教学理念影响下,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讲授的程序性,学生只需按照教师事先安排好的教学计划去执行,教师并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不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时反馈去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如果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个性化问题与想法,教师就会及时“规范”,这样做无疑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消磨了语文课堂本应该具有的生命活力,将活泼的双向度沟通交流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机械说教。
二、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策略分析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它的情感性和开放性,这时情境的构建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及构建具有生活化、趣味性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章、体悟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如,教师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单方面地说教灌输,只侧重学生对相关文言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就不能引起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就无法领会到文言文的魅力与底蕴。这时教师不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来授课,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这样设计:“大家还记得‘霸王别姬’的故事吗?胜者为王的刘邦,败者为寇的西楚霸王,还有凄美动人的虞姬,无一不牵动着我们的心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鸿门宴》的故事,同样发生在刘邦和项羽身上,你们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想要探究了解的欲望。学生通过初步阅读文章,对故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时教师为学生播放电影《鸿门宴》中的片段,以画面、声音为载体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透过文字的描述、影像的呈现去体悟“刘邦”和“项羽”这两个历史人物的鲜明个性特征,使学生实现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
(二)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更加方便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可以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既有内涵,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其增强知识储备。随着高考改革理念的推行,使教师意识到单纯依照考试大纲讲解知识,不仅会严重禁锢学生的学习思维,也使僵化的授课模式,既没有办法取得有效的教育价值,也在违背教育理念初衷的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积极优化授课方法,并拓宽教学渠道,改变以考试大纲为教学核心的错误思想,根据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快速调整教学计划,使其在丰富的语文课堂内容中,既增强学习兴趣,又能更好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内涵。
例如,在进行《像山那样思考》的教学活动中,本节课需要学生学会从理性角度出发,探索人与自然关系,并结合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态人伦思想,了解保护生存环境的重要价值。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为学生播放与地球资源相关的纪录片,帮助其更加全面了解当前人类生存环境的真实情况,从而可以更有代入感的通过课文的阅读,习惯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索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
(三)合作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个热词,合作学习不限于师生合作的层面,还包括生生之间的合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组合作,指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进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
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采用了“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全文三百多个字,却完整地还原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烛之武的劝说词更是值得反复推敲,仔细品读。此外,文章虽然简短却涉及了众多历史人物,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师在教學时不妨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组内分工合作,谈一谈对《烛之武退秦师》中各个人物的认识,以及对烛之武劝说词的理解。有学生将文中烛之武的劝说词勾画挑选出来,进行了层次划分和深度分析,可能不同学生对如何划分层次会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各自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从而分析烛之武是如何层层递进实现游说目的的,是陈述事实,还是挑明利害关系,等等,这些都值得学生思考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应有之举。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不能将成绩作为主要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而是需要带领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索更好掌握知识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白敏.浅谈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26):172.
[2]蔡翔娟.高考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9(14).
[3]王杰.问题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