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涛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落实,社会发展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的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改革的创新,通过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改革与完善,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自信,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但是由于小学生尚未完全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小學数学计算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具备一定难度的,基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创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教学方法,并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计算学习自信。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具体教学策略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尚未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在学习小学数学计算知识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小学计算教学是现阶段小学数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板块,教师要结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要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式的创新,立足于课本教材展开多方面的教学。那么,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开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程呢?这将是本文后面所要讨论的重点内容,并期望可以带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们一些有效性建议。
一、教给学生计算方法,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中的计算题看似简单,但是通过调查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计算数学题的过程中,出错率是很高的,而且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也是很多的,有些是因为看错应用题题目, 有些学生则是由于书写习惯不好发生的低级计算错误,甚至有些学生是因为没有掌握好计算方法而导致计算出错的。针对学生这样的学习现状,教师应该在分析学生学情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教学策略,并教授给学生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计算公式和数学运算定律,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例如,在教授给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学知识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因为计算导致失分的影响,要改变学生粗心大意的现状,所以,需要在小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减少计算错误行为的出现,首先,教师可以在让学生独立计算完数学题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错题的方式提升计算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归纳和总结的方式,发现自身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进行解决,使学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其次,老师们需从教学的根源问题入手,把握数学计算教育的实质,说清算道理,说对办法,及时抓住课堂生成性问题展开教学和进行讲解,从而消除学生心里的疑虑,促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最后,引导学生进行错题的记录与整理,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找到计算错误出现的原因,以达到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效果。
二、创设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计算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具有较强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阶段,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计算题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问题导入课程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给学生的学习时间提供了学习方向,从而指导学生更好的对题目展开思维,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能力、思维发散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给学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意识到小学数学计算知识是可以解决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充分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学习自信。比如在进行本节课的数学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上内容与生活进行对接,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请问大家在实际生活中逛超市时,结算同类商品的情况会选择什么样的计算方式呢?”,问题的提出很快就会引起学生激烈的讨论,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三、展开游戏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计算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具有较为丰富的想象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爱好展开游戏教学,活跃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在教授给学生“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数学知识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特点展开教学,然后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选取不同的游戏教学方式。比如通过观察本班学生的具体个性特点,我们发现对于一些比较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学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在小组内进行“竞争答题”的游戏方式锻炼数学计算能力。对于一些相对比较内向文静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游戏卡片”的游戏方式展开教学,提升这类学生的参与度。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计算学习能够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应用打下良好基础,而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让学生自身素质得到提升,所以需要给予计算能力教学足够的重视,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铭强.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25):119-120.
[2]李玲.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新方法管见[J].新课程,2021(28):86.
[3]王丽敏.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C]//2021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21:66-67.DOI:10.26914/c.cnkihy.2021.017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