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霞
内容提要:词汇教学应该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由词串篇”,以及用语篇来带动单词的教学。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高效的词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看语言实践中理解语言材料的思维方式,即语篇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单词的同时也能真正掌握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本文笔者阐述如何依托语篇进行初中的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语篇 语境 词汇教学
前言
当前词汇教学存在的现状问题有:重视词义、搭配讲解 ,教法单一;阅读前和阅读后教词汇,忽视教学过程中词汇对文本理解的意义;词汇教学碎片化、文本阅读与词汇教学脱离;重视词汇拓展,倾向一次性教大量词汇;没有为学生提供语言和信息内化的机会,急于要学生语言输出;不了解词汇学习规律,忽视学法指导。
分析近几年广东省英语中考试卷,可以发现单项选择与完形填空中词义辨析题的比重加大,阅读题目词汇量的增长,书面表达题设置的开放性程度在增加,这些说明中考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在逐年提高。词汇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对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作了如下精辟的概括:“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词汇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只有把语篇作为词汇教学的背景与依托,将词汇置于特定的语境、语篇中进行讲授,才能以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度并提高学生对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
正文:
词汇学习依托于篇章段落,那效果必将事半功倍。教师可以利用语篇中丰富的语言材料,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活动,让词汇学习融入语篇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落实词汇教学,从而达到依托语篇进行词汇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读前识记:围绕主题,语境化呈现目标词汇,扫除阅读障碍
(一)利用情景引出生词
阅读前,就学生日常生活展开交流,在与学生互动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自然引出阅读文章中的核心词。比如,可以借助文章中的图片、图画、标志等,让学生先运用已有语言储备描述一下文中出现的图片、标志等,在情景中呈现阅读语篇中的核心词汇,让学生感知、记忆、运用与阅读材料有关的新词汇。
如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7 Section B语篇2b讲解短语on sale时,当时恰逢夏季,天气炎热,笔者展示一些夏天衣服图片并说:“Summer clothes are on sale.”又拿起几本书说:“I got some books on sale,which are very cheap.”让学生猜测两个句子中on sale的含义并用英语解释。学生很快就猜出,第一句意思是“夏季服装正在出售”,第二句意思是“我买了打折书,它们很便宜”,第二句中的on sale是“打折”的意思。 学生通过整体感知、多次质疑和独立判断,就能深化对语境的理解和把握,体会其特有的语言魅力,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借助一定的语境呈现和巩固新词汇
挑出几个新词汇,设计从呈现到巩固的练习。所选的例句和练习需形象、生动,其语境提高一定的信息沟,可以帮助学生猜测词义、以降低词汇记忆和运用的难度,并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储备。例如:
阅读例句,完成对目标词汇的定义。
He dreams to be an astronaut to do space research when he grows up.
Diana works as a cook in a restaurant.
以上两个句子中,划线部分的astronaut, cook都是本课需要学习的重点词汇。在以上例句中,space research和restaurant都是有意插入的詞汇,旨在提供足够的上下文信息沟,创设记忆目标词汇的生动语境。教师不要急着给出词汇的汉语意义,可让学生认真阅读句子,完成下列词汇定义的练习:
If you are a great ,you can make delicious food for people.
A(An) is a person who is trained for traveling in a spacecraft.
以上两个句子可以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了例句中的重点词汇,这种方法接近词汇的实际运用。
二、读中领会:点拨学习策略,学会猜词悟义
(一)设计问题,呈现重要词汇
语篇中设计一定量度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容,而且可以
再现新课导入环节呈现过的新词(文章中的高频词或重要词汇).如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
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B语篇2b中,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通过让学生
回答问题,既导出新词,又利于学生理解语篇的意思。
1.Where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on April 26, 2003?
(In Utah, USA)
2. Why couldn’t Aron move?
(Aron’s arm was caught under a 360-kilo rock that fell on him when he was climbing by himself in the mountains.)
3. How did Aron free himself?
(He used his knife to cut off half his right arm.)
4. What did Aron do after the accident?
(After the accident, he wrote a book called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And he kept on climbing mountains.)
5.What does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 mean?
(This means being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that you cannot seem to get out of.)
(二)依托上下文猜测词汇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得出一个结论,直接教授词汇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它将单词的中文释义一一列出,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无疑是有用的,但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词汇的能力,就要发挥间接词汇教学的作用。利用语言情境学习单词这种技能唯有通过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才能获得。在此教学方法中,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信息沟再现所学词汇的基础上揣测词义,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英语试卷中的阅读理解B篇必有考查猜测词义的题型,广大的英语教师可由此得到启发——培养学生利用上下文语境猜词的能力。与只有孤零零的中文释义的英语生词学习相比,放在上下文中的生词教学更易于学生理解,不再是一个个“孤岛”。运用上下文,通过对整个句子以及前后句子的理解,猜出生词的意思。例如:“Because he could not free his arm, he stayed there for five days and hope that someone would find him.”这个句子中What does “free”mean?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把free的常用意思展示出来(1. 有空的 2.自由的3.免费的 4.解放,使摆脱),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答案。结合语境教词汇,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以及感知语言的能力。
(三)英语释义,以旧带新
所谓英语释义法(paraphrase)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通过“近义词、反义词或语句”的形式用英语来解释,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
如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Unit 2Section A 1b听力部分有这样一句:“The girl could visit the sick kids in the hospital to cheer them up.” 此句中的生词“cheer up”教师可简单地一句带过,“cheer them up” here means “make them happy”。此方式能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功效。又如7年级下册Unit 4中学习arrive一词时,笔者先说:“He is late for class. Is he late for class?”学生答:“Yes.”老师接着;“Yeah, he arrives late for class.”这样一来,arrive一次的意思就击破了。
(四) 创设篇章段落语境,提升词汇教学精准性
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如果只是单纯地采用传统的“领读――讲解含义――强调注意事项”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极易产生语言疲劳和感知疲劳,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词汇意义不是由词典决定的,而是由语境和上下文决定的”。有鉴于此,教师要结合篇章段落和课文上下文,采取“课文语境复述――词汇归纳分析――再创设词汇全新语境”的三步词汇教学模式,提升英语词汇教学的准确性和精准性,夯实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比如,在讲授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9单词“subject”时,教師要可先带领学生对课文文本形成一个初步的大体认识,尤其是要关注涉及到新单词“subject”的句子,并组织学生讨论问题“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笔者是这样进行的,手中拿着不同的教科书,“My favorite subject is Chinese.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从而使学生在讨论中对单词“subject”的含义和用法形成初步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展示一封电子邮件“The subject of the email is Going Fishing.”可通过讲解其含义加深学生对subject一次的深层认识,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主创设教学对话,从而完成对这一单词的教学。
5 借助思维导图,建构单词词族。
思维导图既是一种发散性的图形思维工具,又是一种可视的知识表征工具,它用相关的层级结构将新旧知识建立起记忆链接,形成完整的信息系统。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词汇的各种语义和形式联系,形成意义组块,构建词汇心智图,合理、系统地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习得词汇并形成长时记忆。
如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4 教师可从本单元的话题词entertainment入手,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并按照不同的类别将学生说出的词汇与话题建立联系。
T:What kind of TV shows do you like?
S:I like watching talk shows on TV.
T: Why?
S: Because they are educational.
…
三、读后运用:设计练习,巩固词汇
在词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及时复习 ,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单词。笔者在平日的工作中发现,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词汇讲解清楚就完事了,接下来就要学生自己去记忆。心理学告诉我们,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每教完一篇课文,都会趁热打铁,及时强化,
(一)借助图片或关键词,复述课文或词汇串联编故事
复述课文既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训练学生书写与记忆单词的能力。阅读后,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关键词让学生口头复述课文复述,以检查学生的发音以及对所学词汇的运用情况。课后再要求学生进行书面复述或小组合作串联词汇编故事,将学过的词汇自行编成一段有趣的故事或对话,使枯燥的词汇学习变得鲜活、有趣,以此来检查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拼写是否正确。
(二)挖空目标词汇,理解填空
教师选用部分课文或加以改写,把目标词挖去成空,或者依目标另选一段短文并设空,由学生按短文语境填上恰当的词或选择填空。以此测评学生理解语篇、掌握词汇的能力,完成特定语篇中目标词汇的教学。如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下Unit 1 Section B 2a故事的开端设空为:
Aron is American man who is in mountain climbing. As a mountain ,Aron is used to risks.There were many times when Aron almost his life because of . On April 26,2003,he found himself in a very dangerous 。
(三)讀后续写
读后续写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充分发挥想象力,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或扩写等。这种延伸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在教学Go for it!九年级Unit 8 Section A 3a Strange Happening in My Town这一部分时,可让学生续写事件的进展。或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写对话或故事。对于比较有创意的作品,可以编订成册,既可以让学生分享成果,又可以给下一届的学生作榜样。
结束语
词汇学习融入语篇学习是必要的、高效的。语篇材料是语言知识的重要载体,语篇技能训练是学习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依托语篇语境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借助语篇的“力量”,从语篇入手,加强词汇应用层面的练习设计,形成意义鲜活的篇章情景,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深度加工,在新的情景中建构语义,深化对词汇的认识,促使学生对所学词汇产生深度认知,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努力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则航,王蔷.以主题意义为核心的词汇教学探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3)
[2] 程乐.初中英语词汇情境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学(1),2013
[3] 王芳.主题词汇教学法—阅读前词汇教学新思路.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8),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