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2022-06-12 07:25贺明
民族文汇 2022年25期
关键词:师德师教书育人师德

摘 要:良好的师德师风,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于规高队伍队伍的综合素质,推进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师德师风;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教学岗位,热爱教学岗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立好师德,树好教风,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一、铸牢师魂,坚持用人格力量和高尚品质教书育人

鲁迅先生认为,一个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应是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奉献,而不索取回报。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有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首先,教师要把忠诚使命、献身教学作为铸牢师魂的具体体现,要视事业如生命,热爱学校、热爱岗位、热爱学生,甘守平淡、甘为人梯,真正把一腔热情倾注到教学事业中去,真正把勤劳和智慧奉献给广大学生,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培育人才。作为教师就要把本职岗位当作履职尽职、培育人才的坚实平台,把三尺讲台作为成就事业、历练素质的广阔舞台,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其次,单位要通过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座谈交流、制度规范等方式,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加强教师的党性修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使教师真正成为政治理想坚定、使命意识强烈、能力素质过硬的教学工作者。作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产生直接影响,这也是课堂思政的意义所在。

再次,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淡泊名利。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无论求索的道路多么漫长、艰苦、曲折,只要有坚定的想信念,就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淡泊名利是种高尚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宽广的人生气度。身为教师就要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心境。尤其是从事教育这样一个特殊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

二、端正师风,坚持严于自律和甘为人梯做好表率

古语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教师修养的最高境界。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师风兴则教风正,教风正则学风盛,抓教学、搞科研,最需要的就是朴实的工作作风。一方面,教师要惜时,把学习作为一种要求、一种责任、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不断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质量。要潜心,舍得吃苦,勇于磨练,把教学当作事业来干,把教学当作专业来干,把教学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干:要笃行,处理好加压与加速的关系,知不足而后勇,具备“教学无止境,奋斗无穷期”的进取意识和“秉烛夜读书,品茗独练句”的精神境界。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熏陶、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带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教授、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教师要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增强自律意识,时时处处警醒自己,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把“常怀律己之心作为思想道德和党性修養的座右铭”,以严格的自律形象去影响学生。

另一方面,单位要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规范,在政治素质、职业理想、道德操守、师表形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特别是在奖惩上要拿出硬性规定,对师德风范高尚、能力系质过硬、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教师要优先考虑;对思想素质低、师表形象差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的好坏与教师的切身利益和单位的评先评优挂起钩来。创造良好的公平环境,把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作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的重要方面来抓,做到公道正派,不讲关系,不徇私情,奖惩分明,特别是在处理教师的切身利益时要坚持出于公心、力求公平,使激励和鞭策教师队伍的机制能够良性运转。

三、强化师能,坚持用渊博知识和良好修养履职尽责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有人。要满足学生听课和实际操作的需求,必须有更多更新的知识储备和开展教学的实际能力。一方面,教师自身要精通专业、素质过硬。在专业上,做到对专业教材钻深、吃准、研透,对本学科的最新成就积极涉猎学习,及时掌控最新的科技发展动向,不断增加自己的专业厚度。

在治学上,要始终保持科学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切实做到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钻研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才能在三尺讲台更好地履职尽责、做出贡献。新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教学任务转换频繁。如果只满足已有知识水平,不思进取,那么这就会成为制约自身发展最大的障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责任越来越重大,应常有能力恐慌之忧。一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讲,建立自己知识的“粮仓”,防止知识缺乏带来的“危机”。二要主动瞄准任职教育特点,紧跟时代步伐,紧盯装备发展,紧贴部队实际,注重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三要重视教学能力培养,深入研究职业教育的特点规律,使自己不仅有资本、更有能力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需要,以一个学者型、思考型、研究型的教师形象去感染、去影响学生。胸怀要宽广,以爱育人。对于教师来说,学生没有好坏之分,要以父母爱、朋友爱、教师爱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承认差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以宽容之心来面对学生。

另一方面,单位要加大培训和扶植力度。对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有计划地安排实习岗位进行任职锻炼;对缺乏课堂教学经验的,要坚持“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尽快让他们成为教学骨干;对新任教师和转岗教师要加大岗前培训力度,积极推行资格认证制度,严格进行专业考核,严把备课试讲关,考核不合格的不能上讲台。

参考文献

[1] 孙登敏.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

[2] 贾秀莲.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

[3] 刘卫平.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的自觉提升[J].思想政治教育,2016

作者简介:贺明 ,1980年1月29日出生, 男 ,汉族, 辽宁锦州人, 学士 ,研究方向:师德师风。88BE0778-88A2-4018-9D86-1309C66DC97A

猜你喜欢
师德师教书育人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