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雷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基础上,我国教育部门明确指出在具体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及教学理念,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及综合水平的提升。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形式,通过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能够构建出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不断拓展,从而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具体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应用价值及其在数学课堂中的体现进行实际分析。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应用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内容。通过展开小学数学教学能够锻炼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在具体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保障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老师也应当选择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形式。而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则能够实现班级全体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以互帮互助的形式来针对数学知识进行实践探索与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习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在展开实际教学活动时,老师也应当重视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并实现其教育价值最大化。
1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具体展开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根据学生的发展特性及认知水平来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知识进行探讨与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够构造出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同时,也能够快速实现教学目标,实现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在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及个人职责相对明确,在具体针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的过程当中,能够共同为完成数学探究任务而努力,从而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能够不断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应用能力。除此之外,相对于其他教学形式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观性相对较强,能够从真正意义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具备合作性特征,学生能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针对数学知识展开实践探讨与分析。在此过程当中,学生更愿意分享和发表自身的想法及见解,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竞赛意识,并增添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快速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数学问题进行回答与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竞争意识并快速探究数学问题结果。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具备着良好的应用价值及教学效果,因此,在具体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也应当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实现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2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2.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来说,其互动性相对较强,在具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同时,也能够构建出生的有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因此,在具体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想从真正意义上突出该教学形式的应用价值,就必须要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并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保障教学活动开展的高效性。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并不适用于全部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因此,在具体展开数学教育活动时,老师应当科学合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并向学生提出难易适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这样一来,既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思维空间及逻辑能力等方面的拓展与发展。同时,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当中,学生也能够提高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并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2.2合理分组
在具体针对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当中,老师必须要充分掌握班级全体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性格特点,从而按照学生的性格及学习水平进行综合分组,确保各小组学习水平之间的差异最小化。比如,为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作用,老师可以将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划分到一组,这样一来,能够发挥到学习带动作用,实现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除此之外,老师也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并选拔出小组组长来配合老师工作,进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在数学课堂当中的有效落实。在提出数学问题之后,小组组长也能够快速对学习任务及职责进行划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明确自身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快速针对数学问题展开实际探究与分析。比如,在具體学习《测量》一课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长度及宽度等相关数据,并形成测量单位概念,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教室内一些常见的物体进行测量,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从而分析物体的测量单位表示形式。在此过程中,小组组长也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分别担任测量工作及数据记录工作,进而再结合相关数据共同对数学问题进行实际探究与分析,并得出结论。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学生的学习水平,强化学生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意识,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2.3设置总结评价制度
为了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果,老师可以创设评价总结制度进而根据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中学生的表现来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本身所存在的价值及不足之处。在后续展开教育教学活动时,老师也可以根据总结评价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总结评价制度的作用下,既能够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优化小学合作学习教学效果,实现班级教学质量的提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具体展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通过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能够实现学生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探究的过程当中形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在具体展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时,老师也应当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并在认识小组合作教学价值的同时,优化与创新小组合作形式,实现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马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合理评价机制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9(24).
[2]黄文娥.浅谈小组合作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15(6).
[3]刘凤云.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中国教育文摘,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