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定位与实现路径

2022-06-11 04:45潘华云
民族大家庭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阶段民族

文/潘华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情感归属的重要前提,是中华民族增强凝聚力的重要保障,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极为重要。传承民族文化,学校作为关键阵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各级各类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却出现了盲目性、趋同化现象,如何在各级各类学校,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制定合理的、适宜的目标?本文将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的视角,分析民族文化传承目标定位的必要性、目标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以期解决民族文化教育传承过程中目标定位不清晰、递进层次不明显、实际效果不显著的问题。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讲好中国故事到塑造中国形象,再到弘扬中国精神,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文化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是文化产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有机组成部分,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看,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影响体现在知识和观念的层面,体现在对人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形成上。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指的就是能够增加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过程。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目标定位的必要性

目标是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所追求的效果或想要达到的境界,它直接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向、时间和强度,具有动力和指引作用,因而在设立目标时要注意其科学性与可行性。

教育目标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作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为保证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总目标,首先要知晓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目标定位不准确必然导致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盲目性,影响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实效性。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是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出发点,是引领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活动正确发展的方向和旗帜,是评价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活动效果标准和依据之一。

民族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培养人服务于教育的总体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将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定位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具备丰厚人文底蕴,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新型合格人才为总体目标。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

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借助更为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中介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思想,所谓教育目标是“明确阐述的,希望通过教育过程使学生得以变化的方式,即学生改变其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目标体系构建,实质上是将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总体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按照教育的四个层次和阶段,即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目标定位,从低起点逐步向更高层次和下一个阶段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形象地将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四个阶段比喻为“播种——萌芽——开花——结果”的过程。

学前教育阶段:播种。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幼儿容易对接触到的事物产生认同从而生发情感的共鸣。如果幼儿耳闻目睹的是无处不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象”,自然而然地会接受影响,并逐步上升为一种对民族文化以及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从而远离、排斥一些丑陋的东西。

幼儿期是人的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与关键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是奠定人一生学习技能、掌握知识、养成习惯、陶冶情操基础的重要时期。幼儿期的孩子主要以观察、模仿周围的事物而获得简单的知识,为形成优美人格,养成良好习惯等奠基。因此,民族文化教育应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播种”,在幼儿园组织开展活动时,应将民族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使之本土化。寓民族文化教育于环境创设中,蒙台梭利曾说:“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影响着孩子的整体的发展。”他将教学法概括为四大要素:环境、教具、教师和儿童,它们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教育孩子的整体环境。幼儿园的环境一般要求简洁真实、贴近生活,切合实际,而墙面装饰作为环境陈设的主要内容,能从情感情绪上带给幼儿愉悦感。根据这一理念,将民族文化内容渗透到墙饰中去,作为墙饰的一部分,同时把中国传统的室内布置展现给幼儿,让幼儿能真正的热爱中国传统建筑及装饰特色,从而开拓幼儿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孩子们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接触和认识优秀传统文化。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创设优美逼真的主题教育环境。总之,中华文化绚烂多姿,传统并不等于过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将它们推陈出新。在这一阶段,民族文化教育传承要以培养兴趣为主,除了做好环境创设和主题教育活动以外,还可以利用学龄前儿童的特点,将民族文化故事编制成绘本故事、挂图漫画等,通过民族故事、民族歌曲、民族舞蹈、民族体育等提升学龄前儿童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力,引导孩子从小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文化的“种子”。

初等教育阶段:萌芽。初等教育为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其具备基本的写算能力,为接受更高一阶段的教育做好准备的教育。初等教育是国家学制中的第一阶段,又称小学教育。针对初等教育阶段,民族文化传承要以陶冶为主。可以通过民族文化校本教材、主题队会以及参观民族文化博物馆等让小学生初步掌握民族文化知识,初等教育阶段较学前教育阶段,在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目标上又递进了一层,这个阶段要以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情、好奇心和探索欲为目标,开展课内教学及课外活动,使民族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慢慢发芽。

一是可以利用好传统节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传承。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丽传说、经典诗文及独特意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道德风尚和精神面貌,寄托着整个民族对未来的憧憬。通过积极开展传统节日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信息资料,并安排一些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的活动,让小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传统节日文化。比如端午节,可以让学生学习包粽子,并通过观看赛龙舟等民俗活动,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习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责任担当,进一步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中等教育阶段:开花。中等教育是指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分为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旺盛期,是社会中最具生命力和向上精神的群体,需要也容易吸收“思想养分”、补足中华文化之“钙”。

针对初、高中阶段学生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传承,要以探索思考、培养志向为主,可以通过历史教材等让中学生掌握民族文化的内涵,拓宽中学生的视野,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提升中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力、领悟力,塑造中学生的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阶段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的“花朵”在中学生心里慢慢盛开。

高等教育阶段:结果。高等教育是指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一般分为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社会服务的多重任务。

针对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传承,要以立德树人、继承创新为主,使其在情感上、思维上和人格上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征,使他们更加热爱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强化其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费孝通先生所言的“文化自觉”。高等院校特别是民族院校要提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运用、创新研究及发展能力,高职院校要以培养中华文化、民族技艺传承人为己任,创造性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这一阶段,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定位在于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强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具有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公益性特质,学校具备现代化、制度化、组织化的集中优势,理应担负起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重任。根据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与实现路径,各级各类学校可以依托学校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建设平台,针对性地选取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有效方式,挖掘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创建师生在场的文化场域,构建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的有效机制,实现常态化、系统化的转变。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阶段民族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