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语汇”的浪漫美学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维也纳之夜Ⅵ》的弹奏分析

2022-06-10 07:42石潇栩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艺术品鉴 2022年15期
关键词:音程李斯特和弦

石潇栩(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弗朗兹·李斯特作为匈牙利举世闻名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家,是诞生于欧洲19 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伟大人物,其在音乐史上的多重身份、创作中的独特个性、埋于心中的浪漫情怀,为浪漫主义文艺作品繁盛的岁月平添了动人的色彩。就改编作品而言,李斯特一生所留下的改编曲不计其数,其涉猎体裁的范围众多而广泛,器乐作品的改编、艺术歌曲的改编、歌剧主题的改编、交响管弦乐的改编、钢琴曲的改编等等,结构不一而足。下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李斯特《维也纳之夜VI》,正是来源于李斯特对于舒伯特钢琴圆舞曲Op.77 No.9 和 No.10 的改编。这首经典的圆舞曲在保留原先大部分音乐特征的同时,协调应用了李斯特个人的浪漫主义风格。第一部分的复三部曲式在演奏过程中奠定了圆舞曲中的独特开场,通过声音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停顿转折铺垫了热烈而欢快的气氛,一种活力与热情双重迸发的音乐氛围决然而起;第二部分的三部五部曲式加快曲式节奏,保留圆舞曲三节拍节奏形式的同时,在乐段弹奏中加入自身的炫技型特色,右手弹奏黑白键带增强创设饱满立体的音乐效果;第三部分三部五部曲式的变奏重新放缓弹奏步伐,在舒缓结尾中凭借琶音的弹奏方式放空观众头脑、平缓激动情绪,使乐章中舞会独有的欢快氛围悠远绵长。改编曲在吸纳原曲调式调性、欢快结构主题、3/4 拍节奏节拍特点的情况下,融入自由变奏、双主题、再现原则的改编理念,加入了李斯特独特的和声元素、肢体技术、自由演奏技法,从而体现出演奏中炫技、弹奏时即兴的“李斯特语汇”,在这位浪漫主义音乐诗人的笔下显露出了新的惊喜和期待。

一、音程与和弦的准确:浪漫激情的动力

《维也纳之夜Ⅵ》中保留李斯特随想曲中的八度特色,包含了一连串的六度音程和八度音程,两大音程的弹奏都是钢琴演奏中的技术难点。就一连串六度音程的准确弹奏而言,其可供选择的指法是不单一的,既可以采取不变的一指、五指平行移动,也可以适应差异化的灵动的指法组合。一般六度音程的弹奏都以曲谱规律为准,旨在完成指法的连贯性与手指弹性。但在实际作品弹奏中,指法的设计决定了弹奏的练习方向。在《维也纳之夜Ⅵ》这首曲谱中,黑白键不规律地加入出现,致使音乐中的变化音此起彼伏。这时,采用不同指法的组合搭配,更能缩小手的运动幅度,在手指飞速转换的行进过程中保证音乐演绎的精准无误。例如,在《维也纳之夜Ⅵ》第267-269 小节这段具有代表性的弹奏六度音程的乐章里,连贯式和跳跃式的弹奏形式均有呈现,此时,高声部的演绎可以采取三指、四指、五指交替进行弹奏方式,加大手腕关节的力量,在手腕稳固、手部平衡的基础上,保持手指运动的连贯、灵活和弹性,以推动连续平行六度的平稳变换,使音乐更富有激情饱满、光明澎湃的动力感。而在演绎乐曲中的八度音程时,双手的跳动则更需关注乐句的旋律走向和演奏力度的变化。八度音程作为李斯特乐曲中常见的钢琴语汇,能够为音乐加强集中饱满的音响效果,加厚线性旋律的感染能力,也具有更高的弹奏要求。比如,大拇指和小指稳定支撑,手掌自然而牢固地固定,身体放松而力量贯通。在手臂的带动之下,下键后快速弹起移动,手部力量跟随推力转移,在音响协和中展现作品中坚定有力的澎湃之感。这两大音程的弹奏都为李斯特乐章呈现了饱满的音乐和音响效果。同为李斯特追求丰富音响效果而惯用的创作技法,《维也纳之夜Ⅵ》中的和弦运用在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短促跳跃、绵长厚重的和弦技法,不乏伴奏声部、旋律声部的和弦运用,其表现的手法也大相径庭。与伴奏和弦在力度和速度方面的收敛克制相比,伴奏声部的和弦更为注重力量感与自由感的呈现,并紧紧配合着主旋律的奏速。在《维也纳之夜Ⅵ》中,担任主旋律的和弦在力度上通常都标记为f 或者f 以上的强度,追求音色饱满、气势雄伟。演绎时需要身体力量在手臂的管道中贯通,拼接推力使动能下沉至琴键底部,从而渲染富有情感的旋律、和弦,演化出雄浑壮阔的宏伟气势。

二、保持音与三连音的结合:浪漫旋律的起伏

图1 《维也纳之夜Ⅵ》第267-269小节曲谱

图2 《维也纳之夜Ⅵ》中三连音与保持音并存的曲谱节选

《维也纳之夜Ⅵ》中完美保留了圆舞曲的节拍律动特色,在将自身丰富的表演能力融入作品弹奏的同时,吸收了右手旋律运用的三连音音型,重视细节使得整个乐段旋律优美、音响连绵,具有极强的歌唱性。比如,在第二部分的D 段乐章里,李斯特选用三连音方式替代舒伯特原曲中的二八节奏,既保持了乐曲的诗意性,又赋予了音乐以流动色彩,从而将这段旋律的温柔舒缓跃然展露到极致,生动体现了李斯特在创作和演奏时的创新性思维。圆舞曲乐章中所表现出的舞会优雅而高贵的气质,活灵活现地打造于面前,作品的音乐色彩显得更为多元、飘逸和灵动。在这部分关键内容的演奏时,演奏者要保证手部力量的均衡,在音符跑动的过程中确保手腕、手臂跟随音乐的流动姿态而有起伏,用手腕带动手指的同时,注重颗粒感的呈现,柔和落键以保持三连音部分的连贯、果断和平稳。除三连音的应用外,音与音间的停与连、长与短、疏与密,都影响着音乐风格的变换。在《维也纳之夜Ⅵ》的曲谱里,不乏较为明显的三连音与保持音并行跑动的作品旋律。因此,其中不光要包含三个音在一拍内弹成平均时值的三连音技术要点,还同样存在单音式旋律型保持音的控制方法,两者相结合并兼顾从而加强两个旋律声部的均衡连贯,清晰显现作品中的丰盈层次。在弹奏这首曲子的三连音时,应当通过手腕带动手指、手指传递力量、气息动感连贯的演奏技法。当三连音弹奏中添设保持音元素时,更需实现对指法的合理分配。比如,当保持音在上方声部时,一、二、三指用来弹奏三连音,五指弹奏保持音;当保持音在下方声部时,一指弹奏保持音,三、四、五指弹奏三连音;面对此起彼伏的跳音时有意识地加重三连音中的第一个音,弱化后两个音,使旋律线条华丽、细腻而灵动;各司其职的手指在交替间做到灵巧而娴熟,运用指尖的力量均匀触键,从而加强旋律的顺畅性和律动感,在保持三连音的动力之感时强化了音色的干净连绵,为鉴听者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浪漫薄纱。

三、炫技性跑动音型:浪漫情怀的彰显

曲子的演奏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弹奏技术、难易程度的上限,速度的掌控是弹奏者情感代入的直观显现。李斯特个人的演奏风格受到贝多芬及克烈门第动力型音乐风格的影响,因此,他的演奏特色中更多地包含高速的节奏变化和高超的弹奏技巧,从热情活跃的第一部分开始进入主题,其后,加快弹奏速度制造舞会高潮盛况,在紧紧抓住听众心灵后重新舒缓节奏,以缓慢的旋律牵引着听众的情绪,得体有力的速度范围的掌控使李斯特《维也纳之夜Ⅵ》中的层次性更为瞩目,情感与作品的相互融合直抒胸臆。与此同时,李斯特《维也纳之夜Ⅵ》中的速度控制细节也络绎不绝,众多高质量的快速跑动音型显现在其独特的审美语汇中。这种炫技性的思维使乐曲中华丽乐段的演绎更具魅力和难度,不仅要一气呵成地“在最短时间内弹奏最多音符”,还要在演奏力度上体现戏剧性的起伏变化,从而达到行云流水、气氛浓烈之效果。比如,在《维也纳之夜Ⅵ》发展部的最后十二个小节中,快速半音阶迂回下行,产生热烈明朗的音响效果;联动的十六分音符飞速跑动,烘托出乐章中描写舞会盛况的欢乐与宏大。同时,李斯特炫技性曲谱中除这种飞速跑动音型外,还囊括了动力显著的双手交替音型,这种双手交替音型的弹奏具有显著的舞蹈性和歌唱性,在彰显弹奏者技艺的同时也充盈着浪漫主义的特殊情怀。在李斯特的改编曲目中,常常会将原曲提高八度或者降低八度,融合差别巨大的音区范围以赋予听众高低错落的听觉感受,快乐与悲伤在高低音回环的过程里递进。这首《维也纳之夜Ⅵ》中饱含着左右手交替控制的高速乐章,部分章节内从低音到高音、弱音到强音的活动几乎横渡整个钢琴键盘,这要求双手位置明确且存有定法,左右手交替时为彼此留有空间,移动的速度和方向时刻保持协调,确保在快速弹奏的情况下保持清晰有力,为听众带来激荡人心的听觉冲击(如图3)。

图3 《维也纳之夜Ⅵ》发展部末尾十二小节曲谱

图4 《维也纳之夜Ⅵ》第六首尾声曲谱

四、锦上添花的踏板:浪漫思绪的停连

钢琴踏板的使用能够更多地实现情绪情感的把握和传达,在控制音色的情况下彰显音乐个性的表现力。在《维也纳之夜Ⅵ》的踏板运用不在少数,延音踏板为主、弱音踏板为辅的特色要求熟练节奏踏板、连音踏板、弱音踏板以及长踏板的应用技术。其中,圆舞曲的歌曲节奏特性决定了《维也纳之夜Ⅵ》乐章中节奏踏板演绎的重要作用。在《维也纳之夜VI》1-44 小节即第一部分中,a 小调的音乐当中大部分都由八度、和弦内容构成,跳音、符点和重音的出现为舞会开场积极造势,奠定了本段乐章的旋律线条走向。其中,休止符的出现需要延音踏板加以配合以呈现声音的延续和保持。比如,全曲开篇第一行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之间间隔两个四分休止符,为了能够运用手指和踏板的配合营造舞会友好、期盼的热闹氛围,演奏者在弹奏时可以在休止符时间内干脆果断地抬落延音踏板,保证乐曲中的延长但不粘连。同时,为展示高频率节奏踏板演绎得淋漓尽致,演奏者在踩踏延音踏板时,要保持脚与手的同起同落,在短线条音乐中增强三拍子音乐“强弱弱”的节奏稳定性,显示鲜明对比的圆舞曲风格。与强音踏板相对的则是弱音踏板的运用,在《维也纳之夜Ⅵ》第六首的尾声里,曲子的音乐色彩由宏伟走向抒情,旋律线条温柔舒缓,表现的是众人在舞蹈过程中宛如时光静止、岁月倒流的恬美和幽适,音乐风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重复的三连音旋律配以基础的低音线条,为听众心中的情愫做到了极致调动,在这时适当添加弱音踏板,能够带来更为显著的强弱对比,使回声般的柔美乐声在手脚合作中渐行渐远,释放出音乐的独特魅力和生命灵魂;并且,在不对踏板做果断抬落动作时,演奏者在这部分演奏中可以采用轻轻点踩的方式,先踩下踏板的四分之一左右随后循序渐进、逐层推进,从而运用踏板所表达出来的连音效果表现舞会场景的典雅与舞者动作的优雅,连绵起伏的声音状态诉说着如梦情连的觉感,焕发着浪漫主义音乐的独特魅力。

在这首由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巨匠改编的《维也纳之夜Ⅵ》中,李斯特继承并发展了舒伯特浪漫诗篇中的优美旋律,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内心展露出的悠扬饱满而又不失激情澎湃的浪漫情怀。李斯特在取舍之间将自身的创新特性发挥到极致,在顺应原曲调式调性、结构主题、节奏特点的基础上,添加融合于歌曲情境的和声元素、肢体技术和自由演奏技法,将舒伯特浪漫情怀中的那种宁静祥和、清晰明快特性进行了二次创作、有效发掘。这首浪漫主义时期的动人乐章经浪漫主义音乐诗人的笔下,而生发出全新的浪漫元素,显现着“李斯特语汇”在音乐史中的独树一帜。

猜你喜欢
音程李斯特和弦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如何快速地记忆“音程”
论钢琴调律的“调律法”等几个基本问题(上)
非多重集群音程循环算法与有限移位模式的拆分
音乐游戏玩起来
保持肃静
爱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