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龙 訾瑞芳(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
考古发掘现场保护,指的是在发掘现场文物和其他考古材料被搁置在大气环境中,直至被转移到实验室之前,这一段时间内的保护工作。在考古发掘现场进行文物保护,终极目标是保证出土文物资料的安全性、完整性,之后,灵活应用现场保护技术去进行紧急处理,为之后的实验室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因素对文物的影响。
考古现场刚出土的文物,因为多年以来都被存储在特定的环境之下,一旦被置于崭新的环境中,那么,就会在环境的影响下,受到一定的物理损害和化学损害,继而便会严重危及文物的完整性。所以,在考古发掘现场中,考古工作者应对致使文物损坏的成因予以分析,如此才能减少环境突变对出土文化造成的影响,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出土文物保护实践中,一定要秉承“少干扰”的原则,剔除冗余操作步骤,最大限度保证出土文物的完整性。与此同时,在文物出土之后,工作人员还要细致的做好每项工作,通过此种方法,防止文物受损,这样才能为文物的二次保护处理工作提供可靠支撑。还有就是对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进行保护时,需做到事前取样,而后科学保存样品,这样才能为之后的文物送检工作提供保障。
历史文物具备不可再生性特点,因为文物是对历朝历代发展特征的直观显示,并可将传统艺术进行生动、具体的再现,同时,也具备十分珍贵的价值和历史性意义,若是遭受破坏将无法恢复成原样,所以,对刚出土文物进行现场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对刚出土文物进行现场保护,不仅可以促进文物完整流传,还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且推进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国内科学领域全面发展,亦可推动地区旅游行业领域的发展。另外,加强对出土文物的现场保护,也会有助于国内文化保护水平和文物修复水平以及文物鉴定水平的全面提升。
人们通常会将一些古代陪葬或埋藏的一些物品视为文物。文物由于长时间深埋地下,很多文物介质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也会遭受土壤内一些物质的侵蚀。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土壤中含有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一旦被附着在文物表面,那么,就会导致文物遭受腐蚀。譬如说,青铜器文物和铁器文物,二者表面均会存在一些化学物质,腐蚀情况时有发生。须知,若文物在出土后未能等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和外界环境直接接触,那么就会极易遭到严重损伤,其历史研究价值就会深受影响。
第一,光腐蚀。若出土文物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在光的照射下,文物本身内部结构,便会遭受一定的破坏,文物中的有机分子会受到影响,文物本身材料受到光的照射,便会和光中的介质产生化学反应,以至于文物被腐蚀程度愈加严重。
第二,温湿度。致使文物受损的主要因素,即为环境中的温湿度。温度因素和湿度因素,若与空气相结合,之后就会导致文物材质出现化学反应。考古发掘现场刚出土的文物,周围温湿度极具变化。通常来说,越是有文物存在的地方,温度就会变得越高,湿度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这些都是造成文物快速变形和腐蚀的重要成因。还有就是若湿度不断降低、温度不断升高的话,那么,很多木质文物和皮革类文物以及旧金属类文物,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皮和开裂情况等。
第三,空气和土壤内的酸碱盐无机物。由于文物常埋地下,因此,文物在出土后,经常会附带一些泥土上来,泥土中通常都含有很多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以及无机物等。若附带泥土的文物和空气之间产生反应,那么,文物就会大面积受损。尤其是一些金属类文物,若在刚刚出土时,没有及时处理钙化土及腐蚀物,那么,文物受损程度就会持续加深。时至今日,社会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量酸碱有害物,尤其是现在国内多地的空气污染情况愈演愈烈,二氧化硫充斥在空气当中,在与空气中的水充分融合之后,便会产生具有高腐蚀性的酸性化合物质,这必将会严重影响出土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酸性化合物的存在,会导致文物表面的文字消退、光泽不复存在,情况严重时还会致使文物本身受损。
第四,有机体。需要注意的是,外界环境中,霉菌以及微生物,这些有害物质的存在,也会对文物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由于文物长时间深埋地下,和氧气等气体始终处于隔离的状态,所以,几部不可能出现有机土侵蚀的现象。但在考古发掘的整个过程中,文物表面有机体会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当前时期,城市工业化程度加深,工业废气排放问题十分严重,空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土地中也存在着诸多细菌和微生物,这些物质存在,均会对文物造成损害,致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和变色情况。尤其是一些纸质文物和纺织类文物,不单单会受到腐蚀,严重时还会出现虫蛀的情况,会给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第五,气体。很多织物文物和纸质文物若和空气的氧气相互接触,便会发生氧化反应。出现此类反应之后,会对文物造成重创,引发文物变形,甚至结构出现问题。尤其现在国内重工业产业不断增加,空气中的酸性物质持续增加,所以,就会导致文物锈迹愈加严重,以至于大量金属文物锈迹斑斑。
考古,主要是通过发掘历史文物的方式,去收集、获取相关文物信息,为之后的文物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奠定基础。通过对文物历史资料及相关文献的收集、查询,考古工作人员便可对历史真相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还可以对古代文化应有一个足够的认知,这也必将会推动现代社会进步。作为考古工作者,在进行文物挖掘时,需时刻对出土文物现场保护工作重视起来,遵循“科学、专业”的工作理念以及指导原则,针对不同类型文物,使用针对性的保护办法,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文物保护目标。
作为考古发掘现场的工作人员,在从事岗位工作时,首当其冲是要明确好考古工作的真正目的,考古是为了掌握历史真相,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考古工作者要将“历史学”作为出土文物现场保护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充分地做到铭记历史、弘扬传统,为民族文化的振兴开辟道路。
就考古学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和人类学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上述两者都会使中华民族古文化特征得到充分的彰显与发挥。通过对古文化含义和特征等的细致性分析,考古工作者便可全面掌握古人的生活状态及行为习惯,便于人类更好的研究历史、传承历史、发扬历史。
在考古现场挖掘出来的古代文物,通常都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因此,我们在对出土文物进行现场保护时,务必要对文物本身的艺术价值重视起来,之后,在此基础上和艺术学相关知识相结合,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当前时期的文物保护要求。
就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工作而言,明确要求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保护工作者以及考古发掘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要将自己所学习到的化学理论知识,应用在文物保护实践当中。如此操作的目的是防止刚出土的珍贵文物受不良因素影响而破损或消失。因为大多数古代文物长时间深埋地下,少则数百年,多则上千年,因此,土壤内的一些物质变化相对平衡,在此种情境之下挖掘文物,若不能利用化学知识、化学方法进行文物保护,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首先,做好前期调查。在进行文物挖掘之前,工作人要对遗址特征进行详细勘察,了解遗址附近的环境情况,包括湿度和温度以及空气状况等一系列重要信息,同时,还要了解与之对应的历史人文资料,这样才能精准掌握文物所埋藏的环境特点,科学控制考古发掘的时间进度。
其次,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案。正确的做法是,要调查和收集好一系列资料,要预测考古发掘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紧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再者,建立临时库房。处在考古发掘前期,所获取价值较高文物的可能性不高,前期会挖出大量的杂物和遗物,对于这些物品,我们不必消耗过多时间,要集中精力尽快建立起规模适宜的临时文物库房,以便于对珍贵的出土文物进行应急保护。
最后,现场提取。珍贵文物提取工作至关重要,这是整个考古发掘工作中,最为核心的一环。古代文物出土时,现场处理设施若不够完善的话,那么,就极易出现一系列的突发事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在进行文物提取时,提取设备要完善、提取技术要先进,期间要充分考虑好周围环境因素,认真落实各类工序流程,确保可以安全提取文物,如此才能为之后的文物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在进行考古发掘时,应对出土文物进行及时的转移,因为挖掘现场已经遭受了破坏,文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此时要将文物运输到博物馆和相关文物保护场所中。无论是文物采集,还是文物运输,我们都应该认真落实相关的考古应急保护制度,进而全面提升历史文物保护的科学性、有效性。刚出土的文物最易遭到破坏,所以,我们在进行文物采集时,最重要的就是应使用专业化的文化采集工具去处理土层,尽可能的维持文物原始面貌不变。譬如,出土于山西雁北的北魏青铜器文物,这些文物深埋地下千百年,在采集时稍有差池,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一定要由专业资质过硬的考古发掘团队,全权负责文物采集任务。
在具体采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考古文物的应急保护工作,若由于非人力因素而致使文物受损,那么,需第一时间保护好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要使用摄像机等设备去记录有关资料,如此才能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深度修复文物提供帮助。以北魏墓群保护工作为例,在本次考古挖掘活动中,墓穴陪葬品中,含有很多陶乐俑、舞俑和胡笳以及古筝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充分展现出北魏时期辉煌的音乐艺术发展史。在对上述陪葬文物进行考古发掘时,旨在更好地将这些文物安全转移到文博机构中去,工作人员就一定要细心的保护好这些珍贵文物。作为考古工作者,一定要对出土文物进行认真的修复和细致化的整理,然后,统一将文物运输到指定的文博单位,让人们可以一览北魏音乐艺术发展盛况。
在进行考古挖掘之前,一定要仔细的勘查周围环境,之后选择在合适的温度条件、湿度条件下进行开挖作业,期间需基于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使用科学的保湿技术以及干燥技术去保护文物。需要注意的是,如出土环境属于水环境,那么,就要对文物进行一定的处理,之后,才能在水中予以浸泡;若文物出土环境偏潮湿,那么,就要对文物进行有效的加湿处理,使文物保持维持原有湿度不变;若文物出土环境偏干燥的话,那么,就要对文物进行密封处理,必要情况下,需添加二氧化硅和硅胶等干燥剂,如此才能全面保证文物的安全性。
因为古代文物长时间深埋地下,所以,必定会附着大量的腐蚀性微生物,如果说文物和微生物接触并发生反应,那么,一定会对文物造成巨大损伤。所以,考古发掘人员应在文物出土后,立刻将文物清理干净,首先是使用一定量度的乙醇,和离水松土剂融合在一起,先让土壤松动,之后基于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工具去进行清理。因为文物长时间被埋在地下,所以本身极有可能出现松散的现象,我们要在清理前,对文物做好加固处理,按照文物特质和特性等具体信息,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文物加固。若是金属类文物的话,工作人员可使用环氧树脂去修补破损之处;若是精致文物的话,要使用软质材料进行加固,以免在工作人员清理时,出现散架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出土文物进行加固还是清理,一定要将文物信息资料提取完整,若是出土文物由于客观因素难以修复,那么,就是立即将其封存好,并要做好标记,而后马上送往实验室进行修复。
氮气最为常见的就是被用在食品存储中,也可将此技术应用在出土文物保护工作中,通过使用氮气,让出土文物和空气之间隔离,防止文物和空气接触后,出现化学反应而致使其受损,这种方式被常用在多种属性的文物出土保护工作中,大大提升了考古界专家和学者研究文物的有效性。现在很多考古发掘现场和文物保护机构,均配备了制氮机设备,这样一来,便可让刚出的文物短时间和外界隔离,对文物而言,不失为一种极佳的保护手段。氮气处理技术更适用于木质文物和金属文物的保护,可从最大限度维持文物原状。
通常来说,文物之所以受损,主要源于外界因素侵害,所以,在文物出土之后,考古发掘现场的工作人员就要竭力做好对文物的避光保护、密封保护工作,防止文物和外界环境接触,从而达到文物保护的目标。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应使用密封较好的材料去包裹文物,最为常用的就是保鲜膜,用保鲜膜可以让文物和空气之间隔绝,为之后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争取时间。另外,在对文物进行遮光保护时,要尽量使用黑色塑料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够达到良好的避光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光照对文物造成的损害。
昆虫和微生物,这两者的存在,会对文物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一些出土的文物,其基本构成一般都是腐烂木材或者其他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十分适合于昆虫的繁衍、生存,若不加以制止的话,那么,文物就必定会被严重损坏。所以,在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地对微生物和病虫害进行防治,如此才能提升对出土文物的保护质量。具体做法就是使用熏蒸剂进行害虫消杀,因为熏蒸剂具备良好的渗透性和挥发性以及扩散性等特点,可以快速达到固体药物不能达到的细小缝隙中,同时,因为其有着较好的吸附性,可以从被熏蒸物内部快速分散,所以,不会有残留,让害虫无所遁形,全面保证出土文物的安全。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工作,十分复杂,不仅保护周期长,而且操作难度很大,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这些资源的建设,需要强大的资金做后盾。现在的基本情况,资金投入不足,依旧是国内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资金所限,很多文化保护工作均不能如实开展下去,所以,政府方面要持续加强财政投入,并可以通过可充渠道去筹集资金,汇集多方力量,形成一股文物保护合力,如此才能促进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并促进国内文博行业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针对现存的文物损害的具体成因,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出土文物现场保护办法,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文物保护水平和效率,为之后的实验室研究、博物馆展览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让这些极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的文物长久留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