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奇特·赖利的视幻觉艺术
——以《流》《安逸》为例

2022-06-10 07:42唐楚楚湖南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15期
关键词:布里奇两色观者

唐楚楚(湖南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一、欧普艺术与布里奇特·赖利

(一)欧普艺术的定义及发展渊源

欧普艺术(Optical Art)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视幻艺术。它是一种将线条、几何图样、色彩按一定秩序排列,从而在静止的画面上形成一定的震颤节奏,刺激观者的眼球,使其产生流动、扩散或强烈的晕眩等视幻觉的抽象艺术。欧普艺术诞生于20 世纪50 年代初期,许多艺术家随着科技技术以及心理学的发展,渐渐在创作过程中进行视觉的光学实验。这些艺术家在静止的绘画作品中试验了幻觉般的色彩、几何图样或形式上强调对比等表现技法,在构成抽象绘画的同时,使画面呈现出强烈的视错效果。这些实验性的作品通过1965 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场名为“易感之眼”(The Responsive Eye)的展览,提升了欧普艺术的关注度。同时,也确立了欧普艺术作品的形式范围。此后,欧普艺术在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极速盛行,其流派中的艺术家无一不被认为与视觉效应息息相关。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排除自身的主观情感和思想,从构图初始到作品完成,期间每一个步骤都在用几何造型构建空间、制造视幻觉。纵观美术史,几何图样的造型方式明显地受到先前的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以及同时期的波普艺术、极简主义的影响。

(二)布里奇特·赖利的生平及创作发展过程

在“易感之眼”中展示了作品的英国艺术家布里奇特·赖利(Bridget Riley)是欧普艺术的创始人之一。在童年时期,布里奇特·赖利对阳光下康沃尔的自然环境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思索,并形成了自己的观念——大自然不是静止的。其后,布里奇特·赖利在绘画练习中受到了印象主义艺术家的影响,其中,以克劳德·莫奈的影响最为突出。克劳德·莫奈以提炼纯色和分隔纯色表现现实世界里空气的透明颤动,他在油画作品中使用纯色、补色和物体的对比色来描绘对象,打破了前人一直以来依照物体具体形象、遵照物体固有色来上色的绘画习惯。克劳德·莫奈在色彩使用上的改变和运用是直觉性的,艺术家凭借直观感受描绘着画面。布里奇特·赖利作品中的纹理以及色彩的使用都受到了莫奈的启发。

另一个同样对布里奇特·赖利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家是新印象主义的乔治·修拉。乔治·修拉对于色彩运用的态度与克劳德·莫奈大相径庭。乔治·修拉科学、严谨、系统地研究以色点为单元的绘画体系——点彩,画面中所有物体亮面和暗面点缀的色点都经过科学、理性的分析,每个色点既独立存在又在整体中起作用。如同报纸上的图片,经由无数很小的小色点组成,若非特意近距离的观察,平时观者的眼睛难以察觉到它们的存在,大脑常常会自动忽略单个的小色点,并将小色点们归类成一个整体,从而只注意到图片的整体效果。乔治·修拉画作上的色点也是如此,在一定距离外,人的眼睛会将它们混合起来,画面中较深颜色的色点在视觉上集中,由此形成的黑色块烘托出浅色空白区域的立体感,使画面得到需要的色彩效果。乔治·修拉的点描画法和理性的色彩理论,将临摹过两年其画作的布里奇特·赖利进一步引向欧普艺术。之后,布里奇特·赖利在作品中研究了光学现象,创作进入黑白两色时期,也为更晚出现的彩色时期奠定了契机。

二、布里奇特·赖利黑白两色时期作品分析——《流》

(一)黑白两色时期

20 世纪60 年代之前,布里奇特·赖利的画风发展缓慢,大多画一些风景和临摹。1960 年,布里奇特·赖利研究了光学现象并将其使用在自己的作品中,画风快速转变。起初,布里奇特·赖利在创作中摈弃了色彩的使用,只使用黑和白两种颜色,通过精心组织的线条或者几何图形按设计过的秩序重复排列,使作品以抽象形式呈现。赖利谈起自己作品时表示自己的作品并不建立在文学性上,也没有叙事目的,形成作品结构的一系列关系都由画布上单独且重要的痕迹所联系。这段表述在1966 年以前布里奇特·赖利黑白两色时期的作品中已明显的体现。在黑白两色时期,布里奇特·赖利的作品主要探索的是组成画面的“形式”。这时段赖利通过圆点、直线条纹、曲线条和几何图形的不同排列组合来构建充满变化的画面。

初看布里奇特·赖利黑白两色画作,首先体会到的是画面中线条与方向的变换破坏平衡稳定感,使观者感到目眩神迷。随后,观者的眼球开始迅速转动,把握不住画面重点。这时每一根线、每一个图案都在呐喊、争夺画面中心地位。观者的目光被迫在画面上移动,身体感到难以控制眼球,原本静止的画面开始产生动感。同时,心理上的晕眩感加深。再看一会儿,会发现画面中藏着一点点微弱的色彩。然而,实际的画面依然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观者的眼睛“看”到的那一点点色彩,是由于眼球高速运转后出现的视幻觉。

(二)简析作品《流》

布里奇特·赖利的创作基于童年时期对大自然中景物和阳光的长时间观察。自然界中的水流、沙丘、屋瓦等等形象都给她一种律动的美感,她在画面中表现这些流动的节奏,如音乐的韵律一样,由心灵至外在身体器官无一不感受到震撼。作品《流》(如图1)是布里奇特·赖利黑白两色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一张画作。《流》的画面由大量重复的曲线条构建出如海浪翻涌的场景,在静止的画面中制造出波动的视觉效果。画面中无数反向延伸的曲线条沿垂直反向构成,曲线条使画面处于运动之中,每一根线条与左右相邻的线条间距相等,线条间蕴含着严格的秩序。当观者第一次面对这张作品,观者的视线将顺着线条方向,流畅地从作品上下两端开始阅读画面,而由边缘向中央延伸的长曲线条柔和且变化缓慢,也给观者的心灵带来一种水流缓缓地宁静惬意之感。越靠近画面中央,长曲线条突转为急弯且极短促的短曲线条,短曲线条不断变换方向,形状编织成激烈、骚动的强音,打破画面原有的宁静惬意。连续的运动着的短曲线条在画面中央凸起凹进,激流奔涌而过的景象跃然出现在眼前,改变大小、形状和位置的短曲线条形成一种空间和视觉上的闪烁光感,画面中全部曲线条都呈垂直状态。现在,在视觉上,画面中央闪烁着的光感竟构成几条水平方向的直线,水平直线强烈的动感使画面看起来以水平方向运动而发光。水平线边缘光感微弱,越近画面中心光感越强。真实的、垂直的曲线条和眼睛高速移动产生的视幻觉中的水平线条在画面中间形成交叉、产生激烈的碰撞。画面中心处两股来自于不同方向的力量快速相撞,眼睛仿佛看到画面中心发生了爆炸。真实存在的垂直曲线条和视幻觉产生的水平直线条化身为强大的能量,从画面边缘隐隐开始形成,通过中间的蓄力累积,能量源源不断地向中心点移动。如果观者想闭上双眼,不再看中心点越来越强烈的白光,却会在脑海中不断产生晕眩感,觉得自己无法忍受,哪怕多看它一秒。然而,当观者真正的移开视线,视觉上刺眼的强光对比形成一种随视觉焦点移动的视觉后象,而心理上又伴随着突如其来的平静而体会到空虚,一些快感从心里消失殆尽,便渴望再看一看它,渴望找回刚才视幻觉带给自己的奇妙体验。在《流》中,黑色和白色两色的碰撞巧妙地表现出光效应效果,这足以说明黑白两色在色彩关系中并非贫乏无趣,反而根据画面中构成形式的不断变化,视觉上能展现出丰富的动态幻觉。布里奇特·赖利掌握了黑白两色的表现方法后,黑白两色时期的绘画技巧、表现方式被拿来用在之后彩色时期的作品中——并非生搬硬套地应用,而是借用黑白两色时期积累的创作经验,并结合色彩理论,创作出柔和与理性并存的作品。

图1 《流》布里奇特·赖利(来源:来自网络)

三、布里奇特·赖利彩色时期作品分析——《安逸》

(一)彩色时期

经历黑白两色时期之后,布里奇特·赖利开始进入创作的彩色时期,她的作品数量呈逐渐稳定上升。1966 年之后,布里奇特·赖利在作品中加入带有节奏和韵律感的色彩。画面中不同色彩的运用虽然减缓了黑白两色时期作品中极强烈的视觉震颤效果,但同类色彩之间的挤压在视觉上形成更温和的流动感。这一时期,布里奇特·赖利的创作中加入了几个明显的特点:彩色的水波纹线条、几何抽象图案和极单纯的垂直直线。对于作品中色彩的介入,最初布里奇特·赖利在作品中使用偏暖或偏冷的灰色组合,之后渐渐变成使用两种色调不同的对比色,紧随其后她又加入了其他色彩,调子变化随之减少,最后回到不带任何调子变化的纯色。布里奇特·赖利的创作进入彩色时期后,她在创作时尽量剔除自身情感和痕迹,在绘画作品大量的使用对比色、补色、调子的对比与变化来构建画面的空间感,使画面呈现更加理性、机械的质感。

(二)简析作品《安逸》

布里奇特·赖利彩色时期作品画面上的几何图形、线条似乎在画面中形成堆叠。由此,几何图形、线条间产生了距离和纵深感,这样构成的空间打破了前人惯常遵循的透视规则,在视觉上形成焦点缺失的效果。因此,当观众在画廊里看着布里奇特·赖利的作品时,通常会感觉画面中存在着无数个远方。而布里奇特·赖利彩色时期的作品《安逸》(如图2),不仅仅呈现出了这样的空间感,还用色相和明度的变化,以及在画面中大面积使用纯色和补色的方式展现出相对柔和的光效应视觉效果。由几何图形构成的画面中没有任何具体的风景、植物形象,却给观众带来色彩明丽,如春夏阳光跳跃,微风吹拂绿植的心理感受。

图2 《安逸》布里奇特·赖利(来源:来自网络)

近距离观看《安逸》画面中的蓝色、绿色、蓝绿色,这三种纯色色块将相邻的橘色、红色衬得更纯净,好像要燃烧起来,发出耀眼的光亮。这是由于橘色、红色与蓝色、绿色、蓝绿色作为补色相邻,这些颜色都兴奋得跳动着,使它们更突出自己原本的色彩,在相互映衬下对比变得更加强烈。而橘色与相邻的红色色块几乎融为一体,需要观者走近画面,近距离仔细查看才能分辨两个色块。橘色与红色色块的衔接,在视觉上的使得红色会偏一点点蓝绿色,看起来纯度降低了不少。同样情况,还有与蓝色、蓝绿色相邻的绿色色块,在一定距离观看时,眼睛几乎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区别。画面最右侧的黄色在淡蓝色色块旁显得没有其他区域中的黄色明亮、干净,看起来最亮的黄色是与橘色、蓝绿相邻的那个色块。直到近距离接近这张作品时,观者才会发现色彩的对比组合非常多。但观者退到远处再次观看时,画面中视觉对比强烈的色块重复出现,却使画面整体产生了一种柔和的韵律。在远距离观看时,观者第一眼感觉画面分了三个层次。如果将视觉上处在中间层次的蓝色、绿色和蓝绿色固定在画面位置,则黄色在视觉上能延伸至无限远处,而橘色和红色则跳出画面到人眼前一般。

凭借色块之间强烈的色彩对比,《安逸》的整个画面都处在发光、雀跃之中。如果在观看过程中,观众不断的移动自身位置,调整自身和作品之间的距离以及角度去观看,则在视觉上将感受到动态的色彩冲击。

四、总结

在美术史上,欧普艺术在20 世纪中期造成短暂的轰动,又快速衰退。但一个艺术流派的衰落不代表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跟着降低,欧普艺术作品对其后的艺术发展却有着广泛的影响,甚至在设计领域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英国欧普艺术家布里奇特·赖利六七十年代的作品至今仍被各大知名美术馆及艺术博物馆收藏、展出,依然吸引着大量观众的目光并为之赞叹。在创作生涯中一直坚持静止的架上绘画形式的布里奇特·赖利创造出了一幅幅打破透视规律、极具动感和光感的视幻觉空间。布里奇特·赖利有秩序的利用简单线条、几何图形和色彩等符号的重复,不断探索画面中的韵律节奏,并结合当时科学技术研究了光学与心理知觉的种种问题。布里奇特·赖利的作品中构建的强烈视幻觉,为欧普艺术添加了浓重的一笔色彩。

猜你喜欢
布里奇两色观者
埃德沃德·迈布里奇 备受争议的高速连拍大师
端午节观龙舟赛
“蛇蝎美人”
爷爷的藏宝图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给讨厌的人许个愿
准确的预言
神奇的不等式
作文开头难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