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虹
摘 要:面对学生日益增加的学习压力,2021年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然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目前仍存在作业量大、作业设置单一的问题。由此,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作业设计,同时采用分层布置作业以及课后结合实践等相关措施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更高层次目的,让教育回归本真。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引言
2021年,国家出台了一项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压力过大现状的政策——“双减”。顾名思义,“双减”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减少作业量,二是减少校外补习。面对当今小学教学作业量过多的现状,提高课堂效率,推动作业改革,减轻学生负担成为了近年来的主要教学目的。现如今要追求的是有深度、广度、“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是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
一、“双减”背景下思维的转变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不少学生为了适应升学考试的现状,不停地进行校外补课来提升自己的实力。而学校也为了同样的目的,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较多的作业,以至于学生的压力巨大,学生们叫苦不迭。面对这样的现状,最终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最直接的要求便是减少学生作业量以及减少校外补课的频率。“双减”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教师不可以再用作业堆压的方法让学生提高成绩,而应当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学校也应当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不再给学生过度内卷的机会。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实现“减负”与“提质”的双赢,让学生减轻负担。
但由于數十年的应试教育的惯性,各方都还未意识到“双减”的重要性。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师在实际的作业布置过程中仍未遵守这一规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压榨了学生的课后休息时间。除此之外,小学阶段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以重复,机械性的为主。在日复一日枯燥的摘抄和阅读当中,学生逐渐失去了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因而教学的效率很难提高。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当考虑如何在“双减”政策下让学生学习的效率最大化。
二、语文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1、以学生兴趣为主
学生刚由玩乐性质的学习步入正规的学习之中,难免会有不适应的情况。加之现如今的应试教育让不少小学语文课堂的目标局限在了“考试”两个字中,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困难。不同于幼儿园以趣味性和教师主导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进入小学后,应当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应当遵循启发性的原则,将学科知识融入进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双减”政策下,教师的教学难度会大幅增加,但教师需要去打破传统教学的界限。教师应当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且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更高层次目的。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便可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第一单元的《古诗三首》以及后面几篇文章提及的燕子,荷花,昆虫等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景物,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身边开始观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完成课业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想象:“春游去哪儿玩?”在学生完成对身边景物的观察之后,很容易写出这样的一篇文章。随后教师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由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得到提高。
2、分层布置作业
进入小学后,学习难度的大幅上涨让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这样的情况雪上加霜。学生吸纳内容的多少无法及时反馈给教师,这就会导致两极分化的严重后果。为了有效解决班级两极分化的现象,学校及教师应当重视分层布置课后作业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判断将学生进行分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外,还应当将学生的个性以及语文基础等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分层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将自己的知识转化率提升到最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不同能力和水平学生的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古诗三首》描述的是传统节日的习俗,后三篇文章是和中国古代的发明相联系的。据此,教师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布不同的学习任务。对于能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并阅读出来的,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外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学习,拓展其视野;对于课文还不太熟悉,阅读起来有磕巴的,教师应当让其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直到将课本的生词和内容完全掌握。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不会出现传统作业中有人觉得轻松而有人觉得困难的情况。
3、结合课后实践
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若想要促进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的活动当中,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学生才能进行自我创新。部分学生进入小学后,会逐渐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对教师产生抵触。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活动,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当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便是证明了他对学习产生了应有的兴趣。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接触到语文元素是怎样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助力。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堂内容可以作为实践的教材。《童年的水墨画》学习完成后,学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幅水墨画,体验一下新的绘画方式;《肥皂泡》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实验如何才能看到肥皂泡;《我不能失信》这一课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制定一个小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去完成。这样的课后作业便是摆脱了传统的机械性抄写,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乐趣,而且还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可谓一石二鸟。
三、结语
国家实行“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成长。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受到前几十年应试教育的思想教育,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都认为“双减”政策带来的弊大于利,小学语文教学也停滞不前。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减少作业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东艳.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22(2):1.
[2]张新兰.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天天爱科学,2022(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