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实践样本

2022-06-10 19:33:11李志
民族文汇 2022年23期
关键词:总分馆制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

李志

摘 要:图书馆总分管制度,具体是指处于县市区层面设置图书馆的“总馆”,并采用垂直管理模式,在乡村两级设置“分馆”。总分管制在加速文化服务群众建设工作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与此同时,总分管制也可有效解决各乡村在基层文化服务工作中,处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存在的欠缺问题。通过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度,在加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方面,具有非常理想的促进效果。

关键词:图书馆  总分馆制  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

一、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作为人们阅读、学习、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而随着我国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猛速发展,越来越多人们选择在阅读知识、获取信息时,以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或开辟其他途径,例如,网站浏览、电子书等。在此背景下,对图书馆读者借阅书籍、阅读书刊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可明显发现,相比于前些年,近几年去图书馆阅读的人数量变少了。图书馆阅读的人员数量降低,除了受到网络时代所带来的影响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例如,去图书馆需要人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在空间上也有着一定的限制,难以符合现阶段我国人民快节奏生活的基本特点。且在昭阳区,仅有主城区才配置图书馆,而一些乡镇缺乏足够的图书室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因此人们便从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模式逐步转换为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在线阅读,公共文化资源的欠缺以及不平衡性,也极易导致人们难以产生较强的阅读与意愿。在2015年1月,提出关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在2016年12月29日,文化部等部门经过联合商议后提出,到2020年,处于全国范围内,均应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条件,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构建县级文化馆。此提议意味着,文化资源将保持高速流動的状态,为人们提供服务供给,增强服务效能,在构建一个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体制后,真正实现文化惠民的目标

二、昭阳区图书馆建设现状

作为市政府、昭通市委的所在地,昭阳区承载文化、经济、政治发展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是全区91.6万群众的“心脏”。

(一)历史沿革

凤池书院藏书楼建成于清光绪26年,民国12年,昭通县通俗图书馆建成。民国20年6月,龙云出资建设昭通民众教育馆,承袭和接受捐赠的藏书总数为20451册。于民国21年,县政府在西城楼处选址,成立济川民众阅览室。1950年,昭通县文化馆承袭民众教育馆的藏书。在1978年,进行整理、统计后发现图书数量为11219册。1981年1月成立昭通县图书馆。1984年5月,在原馆面积基础上扩建为300平方米。

(二)现状

2008年,昭阳图书馆拆除后,图书暂存于昭阳区职业中学。于2009年、2010年、2013年、2017年,政府及区文体局分别决定将图书阅读室临时设置于原区委党校的办公处、元宝山公园办公处、原区二中综合楼二楼、昭阳大道343号办公楼四楼。在2019年8月,由昭通市区委书记江先奎同志主要领导,在进行调研后,决定将图书馆建设在原昭阳区法院办公楼一楼,于2020年3月底完成,4月投入使用,总占地面积为860平米。

昭阳区图书馆馆藏1.2万余册古籍记录了昭阳区的历史变迁、世态沧桑。现已清理出善本古籍三套,在全省名列前茅,正准备申报省级古籍保护单位。2008年前图书馆每年要接待读者近五万人次,为昭通作家群的诞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搬迁,馆内藏书8.2万余册全部打包封存在原区二中教室一隅。

三、昭阳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管理模式

(一)建设内容

结合五部委提出的指导意见以及云南省《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文发〔2018〕8号)要求,我馆明确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等,强化了组织保障,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文化旅游部门副区长为小组的总负责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通过确保多方协作,发挥合作职能,以高素质水平、高综合能力的成员小组作为主要载体,为顺利进行工作、有序推进工作,奠定坚实的根基。

考虑到昭通区的实际情况,对图书馆总分馆制的规划体现为以下方面:具体包含三个街道,分别是龙泉街道、太平街道和凤凰街道;十个镇,分别为永丰镇、旧圃镇、苏家院镇、北闸镇、洒渔镇、乐居镇、炎山镇、靖安镇、盘河镇和大山包镇;三个乡,分别是大寨子乡、苏甲乡和田坝乡;四个民族乡为小龙洞回族彝族乡、守望回族乡、布嘎回族乡和青岭回族彝族乡文化馆作为分馆,由此构建出可覆盖全部乡镇的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

进行调研后发现,苏甲乡属偏远山区,文化站建得很偏僻,在与领导进行协商后,决定将分馆位置选在苏甲村文化活动中心处。因苏甲村文化活动中心是新建的,有着地理位置好、人流量大等多种优势,基于此,方便群众就近阅读。为了帮助易迁群众尽快适应城镇生活,鼓励和吸纳待就业大学生等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员,免费为易迁群众开展日常礼仪、电梯使用知识等培训,在节假日期间和学生的课余时间,开设阅读课堂,免费为易迁群众就学子女辅导家庭作业、讲故事、进行阅读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管理模式

1. 人员队伍。在昭通地区范围内,每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均配置了足够的工作人员,且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个人能力可充分满足工作需求。但经过实践观察后发现,仍需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升管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对工作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我馆每年都对全区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文化站站长、业务骨干进行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至今为止,已开设的各类培训活动数量约为20余次,且在培训活动中,共有600余人曾参与了培训活动。

2.资源建设。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构建数字资源体系,其中包含期刊、电子书、音频、视频等。

四、昭阳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成效

在昭阳区正式展开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后,工作范围包含昭阳区及二十个乡镇。此建设体系可达到全方位、全面覆盖,高效、便捷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构建若干个基层服务点,确保全区上下可推进服务优质、上下连通、有效覆盖的基本制度,以此体系,促使地区范围内的每一名人民群众,均可在闲暇时光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在阅览室中阅读书籍,感受文化带来的精神和力量,在提升地方人民文化水平、素质水平方面,将发挥出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且人民群众也可摆脱传统阅读过程中,因时间、空间协调不到位,产生矛盾性问题后无法顺利展开阅读活动的问题,供人民群众在便捷的阅读条件下获取知识、接受文化的熏陶与灌溉。在此过程中可发现,群众文化服务质量得到明显增强,在区域范围内,人民群众文化的均等化水平也呈现了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由此可见,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际价值不容忽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是值得被肯定的。

一是高度重视和学校这一教育主阵地的联系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实际职能,与社会教育场所加强沟通,了解读者需求与实际特点。深入开展优秀阅读、经典诵读等全民阅读活动,为乡镇文化站、学校、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留守儿童、昭阳区敬老院、昭阳区儿童福利院、溪洛渡电站移民搬迁金江社区、昭通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昭通国际玩具城文体服务中心、及驻地武警官兵开展送书上门服务活动。延伸公共文化服务。二是充分运用各种载体,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继续以“坚定文化自信,推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昭阳”为主题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三是我们总馆结合各分管实际情况,采购可为图书馆及来馆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多种硬件设备,如公共文化服务一体机等,此类设备均可展现极为明显的数字化特点,为服务于人民群众、辅助图书馆的运营作出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此时,总馆也需发挥出其实际职能,带领各分馆构建极具特色的资源平台,将一些专属于当地文化领域内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分类设置文字、照片、视频的特色模块,经由总馆进行整理、归纳后,再发回至各分馆中。四是总分馆制建设为乡村振兴服务。在脱贫攻坚时,我们局挂包的是昭阳区最偏远的乡镇田坝乡,距离昭阳区138公里。在入户调查时我们发现,青壮年外出打工,村里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小孩,老人大部分是文盲半文盲,小孩在上学,小孩想看书但没有那么多书看,乡镇上没有书店,农家书屋的图书基本上不适合小孩阅读。我和局领导汇报了这一现象,领导很关心,扶贫要扶志、扶智!我们开始对西凉山五个乡镇进行认真调研,结果一样,小孩想看书,但缺书!局领导及时和教育局对接,想尽办法争取经费,一定要解决偏远山区小孩看书难的问题。由我们图书馆做方案,我们按照文旅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多家部门推荐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进行整理,政府采购后发到西凉山五个乡镇各小学,由每个班的学生选择2册自己喜欢的图书,学校汇总报给我们,我们为每个班建昭阳区图书馆流动服务点,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五、存在困难

截至目前,在昭阳区范围内,图书馆总分管制已建成一个总馆,20个分馆,且分馆的覆盖率高达100%。在2021年4月26日,于施甸县展开云南省縣级图书馆总分管制建设总结培训会,在培训会议中,朝阳区图书馆受到了云南省图书馆总分馆制优秀单位的表扬。总分管服务体系充分整合了线上和线下这两种不同的形式,构建起完善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促使基层文化服务呈现更加便捷、高效、普及的良好态势,让更多人民群众可因此制度而受益。但是经过实际观察,也可以发现其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分馆方面需展开持续性的数据加工处理工作。经实践调查可以发现,原乡镇文化站的图书总数均为万册以上,且对这类数据并未进行加工。虽然在近些年,关于分馆图书的管理工作备受关注和重视,且针对各分馆也展开了一系列图书数据统计工作,但是因为分馆的图书数量较多,在经费方面较为匮乏,所展开的图书数据统计工作并不是十分理想。基于此,在一些分馆中,依旧存在着部分乡镇分管图书未进行加工的问题,导致此类分馆难以顺利进入通借通还系统。基于此问题,在今后依旧需要持续加大财力、人力等资源的投资力度,针对现有图书进行数据加工。

二是乡镇分馆信息上传积极性不高,信息上传质量良莠不齐;信息资源不足,总分馆内容欠丰富。

三是经费不足,乡村相对薄弱。

六、下一步工作方向

结合我区公共文化服务实际情况,下一步总分馆发展规划优先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投入构建完善队伍。通过针对现有的资金渠道进行调整,充分发挥资金投入的实际职能,购置可支持分管平台建设的各类硬件设施。结合分馆的服务人口、特点、规模以及服务方式等多类信息,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考核工作。

二是用线上直播或线下授课的方式,加强昭阳区总分馆体系下区、乡、村三级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服务人员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并且制定相应的服务管理措施,提高积极性。

三是加强本地特色资源建设,采取建立课程、拍摄微视频等方式增建资源,弘扬昭阳区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比如:1、土特产类:炎山、大寨、田坝主产花椒、魔芋,洒渔、永丰主产昭通丑苹果,大山包、小龙洞主产昭通大洋芋,盘河中药材、板栗享誉国内外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洒渔的昭通唱书、苏甲的昭通四筒鼓等。3、特色民居、特色旅游景点、特色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进行收集整理,后台通过数字化加工整理,向读者展示昭阳区的特色资源,条件成熟后可以和“一部手机游云南”系统对接,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走进、喜欢昭阳。

四是贴近基层,提升服务。在下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工作要围绕乡村振兴服务!各分馆每年配置图书都是订单式的,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图书,每个分馆进行调查汇总,我们统一采购配送。各乡镇分管文化的领导都分管教育,各分馆都在集镇上,离学校最远不超过1000米,与镇上的学校进行积极配合,将阅读课的主阵地转移至各分馆中,以此方式为学生群体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且图书馆总分馆建设需要结合各类实际要求,秉承着填平补齐的基本原则,推进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建设工作。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服务水平,使公共文化设施可以获得全覆盖及有效联通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小云:分馆制的组织形态、模式选择与实施对策[J].图书馆杂志,2004年06期;

2.韦艳芳:总馆分馆制——一种有效的资源共享模式[J].图书馆建设,2006年02期;

3.于良芝,邱冠华,许晓霞:走进普遍均等服务时代: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年03期;

猜你喜欢
总分馆制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论现阶段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深入建设问题
求知导刊(2016年36期)2017-03-03 01:10:18
濮阳市开展全民阅读与建设书香城市探析
飞跃图书馆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00:01:08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发展现状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01:26
香港公共图书馆城市服务述略及其启示
国外社区图书馆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科技资讯(2015年17期)2015-10-09 21: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