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志静
摘 要:体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仅仅是课堂中教师对于体育技能的简单讲解,而且也是学生实践能力水平提升的过程,传统的体育课堂往往也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缺少了学生观察以及模仿这些基本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弊端非常显著,体态语言教学策略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方式,而且也解决了一定的弊端,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趣味性得以增强,从而使得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性得以提升。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际上也是一种偏向于语言教学的方式,也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表现自己的思维想法具体变化的,在小学教学中,体育课堂中应用此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更快对教学内容有所领悟,在此基础上能够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引发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体态,语言,教学运用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得整个体育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也使得学生能够在参与其中学习时更快,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个人的运动素养。
一、表情
面部表情体现出一个人的姿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因此在课堂中会比较看教师的脸色,对于学生来说会比较有尊严。因此如果说教师的面部表情比较严肃的话,就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課堂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心情,通过面部表情的改善从而提高学生的感受。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从而起到教育的作用。
例如,在课堂中当学生顺利完成一个动作时,教师可适当作出吃惊的表情,这会使学生感到鼓舞,而且他们会带动极大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参与的热情。但是如果当学生练习前有点儿恐惧时,教师可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眼神,从而激励学生大胆练习,如果当有学生违反纪律时,教师应对他作出不满的表情,表示对他行为的否定,因此在课堂中教师的表情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表情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在课堂中可以迅速提高表现的欲望。
二、手势
教师的手势主要体现在手指和手臂动作的综合体现,在教学中,手势也是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较多的一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加变化,而且也会有一定的表现力,对于口头语言表达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课堂中教师如果正确而适度的手势,不仅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也能够通过传递情感达到了较高的说服力。
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手臂上摆的手势来强化说话的力度,提高学生运动的强度。这样的手势可以运用到学生在做高抬腿跑步的练习过程中,就可以不断强化以此提高学生练习的效果。那么如果说一些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比较优秀的话,教师就可以给学生竖起大拇指,以表示鼓励,这样的行为可以增进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让学生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那么如果说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从比赛中失败的话,那么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安抚,以此对学生表示同情和理解,这样的行为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非常安慰从而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投入到课堂练习中。
三、目光注视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课堂中的眼神是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出于某种课堂教学需要,可以把视线短暂的停留在某一学生的身上,已起到激励的作用,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认真投入,或者是说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流,从而影响了课堂纪律,这个时候教师并不能够直接开始批评,而是需要用自己的眼神去示意学生,当学生发现教师注视自己时会有警觉,并且会提高自己的动作收敛度,再比如学生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功,教师可以用肯定赞许的眼神,让学生沐浴在表扬的目光中。
当然,在课堂纪律的管理方面,教师的目光扫视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环视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教师维持课堂纪律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良好方式,在课堂练习活动中,教师可以不时的用眼神观察班级学生观察哪个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没有投入,对于练习比较认真的学生,可进一步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到练习的环节中,而对于一些练习并不认真的学生来说,可以起到督促认真练习的效果,对于教学而言,通过环视的方式可以方便教师及时掌握班级中学生的练习情况,掌握好课堂教学进程。
总而言之,在如今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态语言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当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在这个年龄阶段需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练习强度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因此课堂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时间,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结合多方面的体态语言,充分投入其中,帮助学生在学习以及练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在练习的过程中更加投入在当前的体育课堂中,体态语言有一种很好的效果,那么也需要教师提高重视程度,不断采取。
参考文献
[1] 胡君. 小学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的合理应用研究[J]. 文渊(小学版),2020(7):805.
[2] 曾晓强. 体态语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2020(43):100.